(浙江师范大学 321000)
《航拍中国》是一部以航拍为唯一拍摄手法的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此片共34集,分五季播出,涉及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第一季推出了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六个分属中国东、西、南、北、中,且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各不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域,融入美学理念来进行思想教育、展现国情现况、传递历史使命等。
制作团体选择以航拍这种上帝视角为唯一的方式进行记录,不仅是对拍摄手法与方式的尝试和创新,更解放了以往拍摄的空间局限,给人一种无限之美的感受。对拍摄主体的影像纪实不仅可以直接表现眼见为实的客观美,还能够间接传递着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在给予观看者美的感受的同时也赋予作品非凡的解读意义。在每集50分钟的时间里,纪录片让观众感受到了广袤土地的自然之美,也更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坚韧力量而震撼,凭借着绝美风景与风土人情实现了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完美结合。
德国电影理论家克莱梅尔曾经说过: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1美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实践活动,笔者将《航拍中国》中的美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美,大自然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二是社会美,是人类是的实践对于自然的改造。本文将从《航拍中国》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两方面入手,浅析此片是如何通过视觉盛宴传达美学思想。
自然美即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可以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经过社会活动参与后给予的视觉美。因此可以将自然美的审美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的,未经人类改造和利用的大自然,如山、海、天空等;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利用的对象,如土地农田、园林建筑等。
前一种的自然美作为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与审美需求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美感。它的美可以令人心旷神怡也可以大气磅礴、气壮山河,如丛林中的老虎、湿地中的天鹅、空中飞翔的百合;《江西》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新疆海上魔鬼城中的雅丹地貌等。后一种自然美蕴含着人类劳动,是自然与智慧的结合,作用于人们的感性和理性,唤起人美的审美愉悦,如江西婺源金黄的油菜花田与蓝天想映衬、新疆伊犁粉色的杏花沟随着山脉绵延、吐鲁番的翠绿葡萄沟卧在黄色的火焰山中、游牧民族驱赶的白色羊群随着牧场迁徙等。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在论述这类自然美时说:“打动我的并非山野风景中所形成的一堆堆的东西,而是人类想象力赋予它们的壮观。令我赞赏的是人如何轻易地与如何伟大地改变了自然”。2创作者通过色彩的鲜明对比和光影的明暗交错,将专属高空的奇观美景呈现在观众眼前,用一山一水一花一木诠释出最原始最绝美的画面。最终形成一种众美,一种无言之美,多元之美,天籁之美。
总之,《航拍中国》中的自然可分为四美,一美为永恒,大自然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幻莫测,与自然相比,人类的历史使短暂的;二美为壮美,浩瀚的大海,广袤的草原,壮丽的山峰,所有的自然之物都开阔着人类的胸襟;三美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人类从日月山川、鸟兽鱼虫中悟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四美为力量,最美的不是“人定胜天”对自然的改造,而是对自然的顺从,对力量的克制。
宗白华说,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3片中的自然美景唤起了观众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陶冶情操的同时开阔了眼界。《航拍中国》通过对自然风光的视觉化呈现,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觉理念传达给观众,使观众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产生生态自觉意识。
社会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的美,它与自然美有着明显的区别,自然美是天然的、不假人为的,社会美是由人构成的,寄托着人的社会理想与生存理念,印着社会实践的烙印,是人的实践活动成果。因此社会美可谓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社会美是《航拍中国》的核心与精髓,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打造出属于自己地域的文化和历史。例如第三集《新疆》中,从其地域特质来看,除了表现了富饶的自然地理景色(冰川、沙漠、 河谷、湖泊等)外,还有多元的民族文化(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筑的异域风格、宗教文化、丝绸之路古城遗址等)。
《航拍中国》所描绘的社会美反映的是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生活将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哲学等的交融交织。首先表现在不同地域的居民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对地区历史发展的影响。乌鲁木齐是全世界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同时也是距离冰川最近的城市,冰川为它提供水源;克拉玛依虽坐落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中,但却拥有如黄金般珍贵的资源——石油。这都是新疆人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实践中迸发的力量,这种力量蕴含着劳动人命智慧和品性,因而是崇高、神圣的,这也使实践活动本身更具审美价值。其次,社会美还体现于静态的人类劳动产品上,如两千年前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为了减少蒸发,劳动人民将雪山融水引入地下沟渠,送往农田和村庄,在干旱地带创造出农业奇迹;陕西兵马俑矿坑中,近八千只兵马桶承载着人们对秦帝国的想象;庐山上占地三千亩的白鹿洞书院,让人们畅想着老师在山环水抱中讲学。这些劳动成果凝结了人的智慧和汗水,是劳动人民利用规律美的规律创造与发展的证明。
此外还包括各个地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习俗。海南的海口市,从清代开始就有下南洋的热潮,小到咖啡大到骑楼的建筑样式都被原住民从远方带回此地。而澄迈县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水上盛会;黑龙江的冰雪大世界和冬捕;在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新疆喀什有流传已久的商业传统牛羊巴扎,草原世世代代居住的哈萨克牧民会随着季节迁徙,失落的古城是那个时期为丝绸之路商队提供补给的歇脚点;在“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江西徽州,有菊径村的板凳龙,婺源篁岭村的“晒秋”,石邮村的搜傩节,千年不腐的连四纸,龙虎山的“悬棺”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墓葬方式……与自然美不同,这些对社会美的描绘更注重人文刻画,因为社会美与人是无法分割的。
“天人合一”一词源于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等语句,将天与人的关系纳入一个系统,其中不乏有牵强附会之意和神秘主义的成分,但却使天人合一从此形成了一个理论系统。宋代张载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子正蒙·乾称》),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万物都处在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中,即“天与人,不相胜”。在认知范畴里,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说;在思想伦理中,它反映了人类善待自然的态度与行为,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万物共生的精神境界;而在审美观念上,它又体现了人们以人情看物态、以物态度人情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观念和处世理念,“天人合一”首先关注的是自然界,即天地生万物,人处其后,人在进行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时总是要以“天地”为参照物。但是不能忽视“人”的主动性,而“人”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实践,在美学中便表现出对社会美的塑造。
一方水土养育万物之美,《航拍中国》通过微观、中观、宏观叙事的结合,将“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一个个绝美的镜头中,书写着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美的状态。
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美学价值在于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艺术化”纪录,激发人类对所生存土地的深情。它利用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相结合的镜头语言勾起了中国观众的乡土情思,以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历史古迹、宗教民俗以及城市建筑为主体,将其生命状态、存在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关系等一一呈现,唤醒观众心中的美感体验,引发了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体悟。
注释:
1.克劳斯·克莱梅尔.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惑[M].转自: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03).
2. 周忠厚,蒋培坤,丁子林. 美学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宗白华. 生如蚁美如神 怎样平凡而又诗意地过一生[M].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