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东[江苏省高邮中学, 江苏 扬州 225600]
特级教师培训结束之后,要上一节示范课,选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一板块中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起初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板块,检测预习;第二板块,研习文本;第三板块,总结教学。教学重点是第二板块,与作者和文本对话,写在对话栏并交流。
第一板块,我借助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家园与故乡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检查预习,主要安排学生个别读字音,口头表述近义词辨析。第二板块,研习文本。重点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什么是证据?对“证据”完整的理解应该是:能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事实和材料。2.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学生课前板演,课上交流。3.为什么要留证据?(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3.当证据消失了的时候,结果怎样?第三板块,课堂小结,一起背诵崔颢的诗歌《黄鹤楼》。
这个设计,明显的不足是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基本上来自于我的阅读感受,而对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学生哪些地方不需要老师讲,也能懂;哪些地方会形成障碍,需要老师讲才能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句话表明,教学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展开。只有了解学情,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如果对学情不了解,课上只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犹如盲人摸象,纵然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只是充当听众角色,懂的还是懂,不懂的依然不懂。
于是,我提前几天赶到上课的那所学校,布置学生深度预习课文。每组学生发了一张纸条,要求他们把阅读过程中不太清楚的问题写出来。课代表收回纸条后,我对他们的问题做了梳理并按照课文思路进行了整合,归纳为六点:
1.文章前三个自然段都用“我走的时候”领起,作者借此想表达什么?
2.第二自然段的问号,作者表达什么情感?连用几个“真的”又有什么用意?
3.第六自然段,破折号后面“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如何理解?
4.第七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说说“是什么”的内涵。
5.第八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刻意提到“大红公鸡”“老死窝中的黑狗”“门框上的一缕夕阳”和“一粒土”这些意象呢?
6.最后一个自然段,“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这句话怎样理解?
鉴于此,我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设计。既然本专题的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因此,教学重点当然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既要鼓励他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并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又要鼓励他们学会合作,倾听别人对文本的见解,在讨论、交流、相互补充与启发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简要介绍了作者有关情况后,我把学生阅读中感到困惑的六个问题分为三组,每组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规定的讨论时间结束之后,要求每组推荐两名学生代表回答,小组代表走上讲台,面对所有同学交流讨论形成的大体一致的看法。我把学生的答案做了些整理:
第一个问题:文章前三个自然段都用“我走的时候”领起,作者借此想表达什么?
学生讨论后认为,前三个自然段都是用“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这样的句式作为段落的领起句,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一、二自然段,“我走的时候”分别领起本段内容,而第三自然段“我走的时候”领起的是第四、五、六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强调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第二自然段强调不知道告别过去熟悉的东西;第三自然段领起的三个段落,都在强调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无论是怜惜,告别,还是证明,其实都在告诉我们过去的生活对今天的重要意义。“还不懂得”“还不知道”中的“还”,指出了当时的懵懂、幼稚和无知。
第二个问题:第二自然段的七个问号,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连用六个“真的”,又有什么用意?
学生通过交流,认为,第二自然段七个问句,连珠而下,气势磅礴,主要表达再没有人相信过去,对以往的一切会产生怀疑,用问句比简单地用陈述句更能强烈地加深读者的印象;而六个“真的”,一方面是对过去是否拥有风、鸟、大榆树、榆木桩等的强烈质疑,一方面是对我过去经历的强烈质疑:有过被瘸腿男人紧追不舍仓皇逃向黑寂的村巷的经历吗?有过沐浴过照透墙、树木和道路并把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的恒久明亮的月光的经历吗?这些都表达作者了对现在已经逐渐从眼前逝去的人和事物的伤感与留恋,也表达了一种因为证据缺少或者消失对过去生活极不自信的怀疑与无奈。
第三个问题:第六自然段,破折号后面,“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这句话如何理解?
学生经过讨论认为:你在哪个地方生活过,是需要证明的,比方说旧房子、路、尘土、牲畜、风等,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相较于这些稍纵即逝的外在的事物,内心的印记才是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挥之不去的永久纪念,因此,过去的生活,不仅要有物质的证明,还要有精神的证明,亦即作者强调的内心生存。
第四个问题:第七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说说“是什么”的内涵。
学生认为,“坑”是因为打墙留下的,留下的坑,除了几棵树,那还是空洞洞的,一无所有,这里象征着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是别人的村庄基本已经没有可以证明我曾经生存过的物证或者人证了。
第五个问题:第八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刻意提到“大红公鸡”“老死窝中的黑狗”“门框上的一缕夕阳”和“一粒土”这些意象呢?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很多解读性的文章没有提及的,学生经过讨论,认为之所以选择大红公鸡、黑狗和夕阳,正如前文作者一再提及的草、土墙、房子、破瓦片、泥皮等一样,是因为这些符合乡村特定的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这些也都如一粒土一般沉寂了,不再成为曾经在这儿生活的证据,尤其是对于曾经在这儿从童年生活到青年的“我”,因为没有了证据,一切也终将没有任何意义。
第六个问题:最后一个自然段“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句话怎样理解?
这最后一个问题所在的小组学生讨论得最为热烈,也最为动情。他们说,每个人都有家园,家园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亲人,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等,都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现在家园废失,什么都没有了,再回家,双脚迈上的路途,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
以上这些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六个代表在发言过程中,其他小组的同学积极互动,我也在关键的地方启发大家,问题一步步走向明朗。比如在研讨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援引了这样一段话:“在我们越来越多地获得了人类比之于自然的独立的同时,个体精神的破碎与虚无随之而来。日渐远去的自然终于只能成为我们心中的遥不可及的故乡,我们终于只能生存在破碎之中。”用刘亮程《村庄的事情》一文中的话说,“自古以来,人们都乐于把心灵留在乡村。我构建的是乡村精神。或者说,我只是借用了乡村场景。这是我熟悉的。我对具体的乡村生活没有兴趣。我关注的是人,人的感知、梦想和存在,我从来没把我笔下的人当成农村人和农民”。我们似乎能够发现,刘亮程的内心存在构成了他的“乡村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每个人留恋过去,留恋故土,实质上就是对精神家园的迷恋与探求。在学生热烈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引用了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中的话启发学生:“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我们的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的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在我们漫长一生不经意的某一时期,心灵停留住不走了,定居了,往前走的只是躯体。”
这节课,最终获得了黄正尧、夏坚等教授的肯定。我不禁有感于我们现今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老师课前花了很多工夫研读文本,设计出很多问题,应该说这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对文本越是研究得深,课堂上越是游刃有余。但如果忽视了基本的学情这一立足点,课上只是围绕课前设计的问题,一厢情愿向学生“炫耀”自己的理解力,“兜售”自己的解读结果,这样的教学,学生到底有多大兴趣,学生到底有多少收获,真的是不得而知。而带着学生的问题走进课堂,引领学生去探讨、碰撞,在他们遇到盲区的时候,适当做些点拨,这样的课堂,就赢得了学生的参与,就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他们自然就会想学,愿学,乐学,课堂才能其乐融融,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