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美术学院110003)
由于种种问题,许多体育场馆在体育赛事过后惨遭抛弃,这无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但很多体育场在整体设计新功能后又焕发了其场地属性。
例如“遗忘之场”泛雅典娜体育场;泛雅典娜体育场为奥运会历史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主场的绝大部分区域都对游人开放,人们可以在观众席上坐坐,在运动场上跑跑,甚至站上领奖台,一些房间用于展示,展品主要是历代奥运会的圣火火炬以及石碑等。泛雅典娜体育场在外观上基本没有变化,只是将一些房间作为展馆,保持了体育场的原貌。
同样,国内也有很多利用弃置体育馆的优秀案例。北京国家体育馆由于建造之前高瞻远瞩的规划也在奥运会后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主要用于举办体育赛事、供人参观、举办演唱会等等。这些成功的案例都为我们在对重构这些“遗忘之场“上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皮埃尔 诺拉(Pierre Nora)的《记忆场所》理论是对遗忘、记忆两者关系的方法论层面的阐述。在诺拉看来,历史学家的工作就是去寻找记忆的“残迹”,确定“记忆的场所”的位置,建构这一“场所”,赋予它从未被阐述过的意义,最终,“说出比它们本身更多的东西”,寻找记忆之场的痕迹,建构记忆之场。
体育馆位于东北大学校园北端,1928年由杨延宝先生主持设计,同年完工。是中国第一座现代体育场。因由张学良校长捐资兴建,故又称“汉卿体育场”,又由于其主席台为罗马建筑风格、看台为朝南开口的马蹄形,又有“罗马式马蹄形体育场”之称。整个设计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风格。体育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一层,地下一层,东、西入口看台部分为三层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看台中间设有司令台。正门为砖砌城楼箭雉式造型,三个大型拱券门洞,两侧各有一个中式传统的玻璃披檐方窗,坐席的栏杆一水泥做成中国仿清式样。2001年,东北大学校园及历史建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走在北陵大路上,能看见路边那座被蓝色围挡严严实实挡住,这座目睹了沈阳近百年风风雨雨的建筑,在2017年被遗弃。人们将不再记得有这样一个体育场记载了中国体育起步之时的艰难或成就。也不再记得炮弹轰炸下的大学校园,这座建筑被政府宣告了“死刑,缓期执行”的宣判。从此汉卿体育场经历了一段异常混乱的时期,人们在体育场里散步遛狗、老年人在这跳广场舞、甚至有的驾校把此地作圈为场地自用。再后来,政府将体育场用围挡与外面阻隔,一纸规章宣布非无关人员不准入内,从此,汉卿体育场真正的静了下来,等待时代对她的审判。
历史遗存与遗存的展示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一方面历史遗存需要展示来将它的外貌与内涵示与世人,充分发挥自身的实用价值与历史意义;另一方面历史遗存又是展示必不可少的基础,想要做一个优质的展示,展示的本体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展示既要充分表现遗存的特点与意义,又要保护遗存本身,不能破坏其原本的历史风貌。在新的时代,展示又多了其他要求。既稳中求变,在保护历史遗存原貌与气质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手法进行展示。
(1)风格及外貌展示:汉卿体育场充满异域风情的罗马式建筑风格,以及罗马式建筑特色的外貌是其展示特点。
(2)结构展示:展示体育场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二层的看台、阶梯状观众席以及场地的排水系统和残存的升旗杆可设计展示。
(3)室内空间展示:看台下设有浴池、休息室、仓库、贵宾休息室、检录处、器械室等13个房间,可以展示还原重点空间的陈设,将其他空间改为汉卿体育场的历史展厅。
(4)细节展示:建筑向外一侧观众席入场区为具有罗马特色的拱形门,司令台上也有拱形镂空装饰。周边入口各门以《千字文》的头两句(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分别镶嵌在各门的上方,作为标记和序号,以誉体育场的气势宏大,十分典雅。
(5)观众席的展示:罗马角斗场设有一些栈道位于坑道之上,链接了破损部分的路,便于参观者行动。对于汉卿体育场的观众席也借鉴这种手法,建立一些通道在观众席之上使整个展馆内外、上下、前后得以沟通。
(6)室内空间的展示:汉卿体育场也像泛雅典娜体育场一样,将整体建筑保留,将一些室内空间设为小展厅。汉卿体育场共有15个小房子,拟从其中开辟,将内部房屋作为展厅,并将四至五个作为展馆以“通道”相连,更加方便参观。利用原有的建筑,赋予新的意义。
(1)保存遗存原貌,通过加入构件的方式展示。对于汉卿体育场,我想建立一种绝大部分保留,一小部分改变的原则,在改变中保留,旧址展示与新功能并存。
(2)“新”与“旧”并存,展示更具趣味性。作为整体展示,场地就变得尤为重要,展示要从场地中来,并融于场地之中。整个场地本身就是展品,也承载着其它展品,汉卿体育场本身作为国家保护单位,有着历史意义,无法进行大规模拆建。所以就要求在再次设计中削弱场地的改变,改“拆”为“增”,而这种“增”,也必须在不改变场地整体外观与‘味道’之上。在不过于改变原场地基础上,对其赋予新的意义。同时我认为,一味的保留也会使再设计失去意义。这样一来,“新”与“旧”的尺度,变得尤为重要。如何使新旧平衡,从而使展示的意义更为突出。
在一个建筑的职能发生转变时,它所提供服务的人一定也发生了变化。当它所服务的人发生转变时表示它的性质完全变化。大多数遗址类博物馆都发生过此类转变,他们由原来的使用者转变为现在的参与者,由原来的职能转变为展示的职能。
第一阶段,作为东北大学体育场的身份,主要为东北大学的教职员工所服务。第二阶段,作为全国最大体育场馆,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服务,为其提供举行比赛的场所。第三阶段,作为沈阳体育学院的体育场,继续为学生所服务。第四阶段,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地,但也对体育场造成了一些破坏。第五阶段,现阶段汉卿体育场要进行新的场地职能转换,他的职能也从一个提供运动与观看的场地转变为诉说一段历史的展示空间。
参观者与遗存的关系:参观者与遗存最好的关系应是完全包容的关系。参观者可以在历史遗存内任意走动感受历史遗存的每一块砖的肌理。深入了解每一处结构与历史。但是,由于遗存客观上的易损坏性与年代久远,并不能承担这样的损耗,所以设立引导参观者参观的展示系统。既能保护历史遗存本身,参观者在深入了解历史遗存的同时也是对历史遗存的保护。
参观者与新构件的关系:新构件成为参观者与历史遗存之间的润滑剂。对参观者来说,新构件连通了场地内外上下,将零散的展示区连接起来,节省参观者时间体力,使参观过程更加流畅整体。对历史遗存来说它保护了遗存免受损耗
参观者与展示方式的关系:一直以来人们对大多数博物馆都是单调严肃的。参观者与展品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建筑展示的职能,这种人与展品相互动的展出形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展出形式。将一些常规的展板更换为电子屏幕是一种常见的新型展示形式,参观者可以在交互型的电子屏更加全面地了解展品,还可以通过触屏与展品进行互动。V r技术的成熟使用也使得人与展品的互动关系加强。
汉卿体育场整体展示采用的“一部分展示、一部分利用”的展示关系,在完成好展示作用的基础上对空地加以利用。汉卿体育场具有多面属性,一方面它是东北大学遗址的一部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一方面它又曾经作为全民健身的体育场,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所以此次汉卿体育场的整体展示将两种属性揉捏为一体,新旧并存、展示与利用并存,形成一个所谓“可以玩儿的博物馆”,让遗址“活”起来。
(一)在场地展示中增加新通道
加入了一个通道,这个通道的主要有二,其一、沟通,通道是场地内外的沟通,也是场地之内各个展馆的沟通、各个展馆与中间场地的沟通。利用通道缩短了参观者的步行距离;其二:分隔、隔开了场地中间部位的活动区于展示区,使“展”与“动”并存又不互相影响。在另一种维度中,通道,既是场地新与旧的沟通,也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传承、新观念与旧观念的传承。
同时,这个通道同时具备两个活动区:人们可以在其内部步行通过,也可在它的上面使用平衡车或自行车通过。通道外部可以直接连接观众席的参观部分。
(二)增加市民运动场所
在建筑中间空的的位置展加入一市民运动场所的功能。加入运动器械,配合绿化和座椅,形成一个小公园,供市民来此休闲健身。这也呼应了汉卿体育场司令楼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标语。
(三)加强场地展品与人的互动关系,使人不再只是“参观者”而是“参与者”。由于汉卿体育场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小方块”成为它的重要建筑特点之一,尤其是展馆的主体建筑——司令台,这一特点更加明显,我希望将“小方块”的特点融入观众席中,使小正方体层层相叠,形成类似乐高玩具一样的形态。每个小正方体有三个面可见,一个面使用玻璃这种透明材质,让人伸出观众席位置也可以看到下面的展馆,还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建筑的内部结构。第二个面作为展板,用文字介绍展品,第三个面就可以供参观者休息,人们可以在上面坐着聊天,家长可以坐在上面等待还在玩耍的孩子。
基于汉卿体育场本身运动健身的属性以及占地面积大的特点,拟将人们日常的出行手段,例如平衡车、自行车、滑板、轮滑等,加入展馆之中,参观过程更加富有趣味,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此参观。这种注入了新事物的博物馆将变得更加生机勃勃。此外,展厅中也会加入出行工具的停放区,使参观更加方便快捷。
汉卿体育场整体展示设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设计伦理。
当今社会城市化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密度加大,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建筑也需要可持续发展。汉卿体育场的展示工程就是一种对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再设计。一方面对有历史意义的遗存进行了保护与展示,丰富了城市的历史内涵。另一方面赋予其功能,让其能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活动场地,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再设计发挥了场地的最大作用,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平日里我就对古老建筑有着一种特别的爱好和好奇,偶然中发现自己每天生活的城市还有这样一座被人遗忘的体育场,于是选择了汉卿体育场作为研究课题,无论是它独特的外形、装饰还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也为它如今的命运感到惋惜,也希望这座见证沈阳历史的古老建筑可以早日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