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峰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人们重新对种植大豆产生了爱好。但是,由于很多农民没有把握大豆的生养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错误地以为大豆自身有固氮作用,不需再施肥,因而种植大豆治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很低。现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将大豆如何科学施肥,夺取大豆丰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大豆的需肥特点
1、大豆自身有固氮作用。大豆生长发育所需肥料由根瘤菌供给和从土壤中吸收。
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为大豆利用,固氮作用高峰集中于开花至鼓粒期,开花前和鼓粒后期固氮能力均较弱。
2、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用。据研究,每生产100千克大豆种子,需吸收纯氮6.5千克、有效磷1.5千克、有效钾3.2千克,三者比例大致为4:1:2,比水稻、小麦、玉米等都高。而根瘤菌只能固定氮素,旦供给大豆的氮也仅占大豆需氮总量的50%~60%。因此,还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磷和钾肥,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3、大豆不同生育阶段需肥量有差异。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开花前和鼓粒后吸收养分较少。
二、大豆高产施肥技术
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施肥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纠正那种“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的错误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钾肥大量元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迟效、速效肥并用。
1、基肥
施基肥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尤其是春播大豆,生育期较长。基肥应该包括全部有机肥、磷肥及部分氮肥,缺钾地块应施用钾肥。有机肥充足,可满足大豆对多种元素需要,尤其是钾及微量元素。有机肥每亩用量为2-3m3,磷肥可用普钙与磷矿粉结合。磷矿粉开沟施于深层,供大豆全生育期生长需要。
2、种肥
种肥要满足于苗期对养分的需要。由于苗期根少根小,对养分吸收能力弱,应供应足够的养分。种肥以速效性磷肥为主,配合少量微肥及氮肥。地力高的地块可不施氮肥;磷肥每亩用普钙10-20 Kg,开沟施于种子附近;微肥可采用钼酸铵拌种。为促进大豆根瘤菌的形成,提高根瘤数量,早固氮多固氮,可采用根瘤菌剂拌种,每亩用根瘤菌剂200-250g,增产效果显著。
3、追肥
(1)追肥时期及用量
根据豆田土壤肥力状况及种肥的施用种类、数量及大豆长势而定。一般肥力的地块,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追施尿素45~75千克或硫酸铵90~150千克。将肥料撒施于大豆植株一侧,随后结合中耕培土及时将其掩埋。肥力较高、种肥充足的地块,如大豆长势繁茂,可不追施氮肥,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促熟、抗倒伏;地力瘠薄、种肥施量少、豆苗细弱的地块,应进行苗期追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20~150千克。
(2)叶面追肥
大豆叶片吸收养分能力较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均能吸收。大豆开花、结荚、鼓粒初期需吸收大量养分。在土壤養分供给不足,根部追肥又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叶面追肥。叶面追肥用量少、肥效快,能克服天旱时根部追肥不易见效的缺点,还可避免根部追肥不方便及伤苗等问题。
叶面肥种类及用量大豆叶面可追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三料磷、硫酸钾、钼酸铵、硼砂、硫酸锰、硫酸锌等。叶面追肥的溶液浓度应近似或稍低于大豆体内液体浓度的比例。一般公顷用尿素7.5~11.2千克、磷酸二氢钾1.12~2.25千克、三料磷150克、硫酸钾7 5克、钼酸铵150~225克、硼砂1.5千克。叶面追肥时期大豆初花期至鼓粒初期喷2~3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下午2~3时喷施,使肥液在叶面停留较长时间,有利于吸收。
4、施用钼肥
钼能促进根瘤的形成与生长,使根瘤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固氮量提高;对大豆氮素代谢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加大豆各组织的含氮量,提高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大豆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大豆植株对磷的吸收、分配和转化;增强大豆种子的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力。在酸性土壤上,由于有效态钼与游离铁铝作用而沉淀,种豆科作物特别容易发生缺钼现象,而影响产量。因此应适量施用钼肥。施钼的方法有两种:拌种:用钼酸铵20~30克,先加少量温水,使之溶解后,再加水2.5~1.0千克,制成1%~2%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在50千克种子上,边喷雾边搅拌,待搅拌均匀溶液全被种子吸收阴干后即可播种。注意拌种后不要晒种,以免种皮破裂,影响种子发芽。喷洒:在大豆开花期进行喷洒,一般50千克水加钼酸铵20~25克,制成溶液,每亩喷溶液25~30千克。钼肥和磷肥配合喷洒,效果更好。磷肥最好用磷酸铵,在每亩喷钼酸铵溶液中加30克磷酸铵,搅拌均匀即可使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