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

2018-01-27 19:30解成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3期
关键词:美丽农民农村

解成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省委书记王宪魁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用三年时间,把龙江乡村规划好、建设好、美化好,为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林口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

一、充分认识美丽乡村提出的意义及内涵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

美丽乡村提出的意义重大。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举措、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对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也有着重要意义。“美丽乡村”更加注重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也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可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符合国家总体构想,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广大民众期盼,意义极为重大。

美丽乡村的内涵。开展新农村建设这些年,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比起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的发展依然滞后,其中最直观的体现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城乡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目标是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让农村人乐享其中,让城市人心驰神往。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对乡村文化历史的尊重,对可持续发展的尊重。

二、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任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建设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安排。

1、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家乐、乡村游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壮大农村经济,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由简单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三是由提升品质向创建品牌转变。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2、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一是提升村庄建设品位。干净的生活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二是提升农村垃圾处理水平。积极整治农村垃圾乱倒、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现象,搞好村旁、宅旁、闲置地块绿化美化;还要尽力实施路通畅、水安全、厕达标、圈清洁等重点工作,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使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美丽乡村,从家美起。如何提高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中央一号文件就特别强调“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可以探索创建“美丽家庭”活动。星级家庭的村民要对家禽实行圈养,垃圾要定点倾倒,无乱搭乱盖现象等;三星、四星以上的家庭还必须带头致富。要通过好人好事,展示善行义举,在农民群众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评选身边好人活动,发挥示范和感召作用,凝聚起积极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

3、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二是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

4、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建设美丽乡村,农民才是建设的主体。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干劲和热情。建立多元稳定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建立财政投入机制,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及林地、矿山使用权等抵押贷款。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如何抓住机遇,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建设,无疑是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考验。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突出历史、文化、生态等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不断努力,打造山青、水绿、村美、民富的幸福新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丽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