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
包容性要渗透到政府治理的各个角落,要变革执政理念,要排除精英性的思维和主观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体现出生态宜居最重要的理念
什么是生态宜居?长期以来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视觉概念,有很大的空间,在大自然里生活就是生态宜居,其实这是错误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提出的“生态宜居”是这样的:在有限的空間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包括出门能步行、不开车,宜居宜业、高度集约的城市发展模式。
根据我个人的认识,世界上最好的一些生态城市,包括巴黎、纽约等都是这样的紧凑型城市。所以,最重要的是城市的多元功能能不能满足各种生活需求,能不能减少资源浪费,这是生态城市的核心问题。
生态城市的标准应是资源配置效率
我们来看城市人口密度:东京是1.4万人/平方公里,纽约是2.7万人/平方公里,北京东城、西城是2万人/平方公里了,浦西平均3万多人/平方公里,如果从视觉看类似的城市密度的确有压抑感。但是如果让你选择一个城市去生活,大家肯定会选择香港、上海这样的城市,因为便利,发展水平很高。虽然人口似乎是爆炸了,但全世界最发达的一些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基本都如此,说明这种城市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
所以,在高速现代化的城镇化进程中,怎么认识生态城市?我个人认为,要把紧凑型发展、高人口密度和资源配置好作为生态城市最重要的标准,而不是把视觉效果作为标准。我们常常对于生态城市有误解,比如一提纽约就以为中央公园是最好的,其实不是,重点是资源配置效率。
我们可以找出中国的一些相反的案例。河南民权县,一个90万人口的城市,修了近3000公顷的生态公园。看似挺好,但是加大了成本,加大了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和维护费用。在近些年的城市建设中,这种大广场、大公园、宽阔的生态主干道、大院式房地产的模式已经习以为常了。其实这种粗犷的发展模式形成固化的城市格局,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使得城市越来越不方便。
比如说,这么宽的城市街道和大院对城市形成了切割,造成微循环交通系统的堵塞。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曾经做过统计,巴塞罗那每平方公里有103个路口,北京每平方公里只有14个,我们的路网密度太低了,所以导致北京交通严重堵塞,碳排放增加。
因此,城市不是要仅仅满足所谓的视觉功能,也要满足城市居住人口的多元化功能,例如就业、消费,以及社会和政府提供的服务功能。这有点像家庭装修,要不要解决吃饭的问题?要不要解决孩子生活的问题?卫生间的设计?还要考虑成本,更要考虑夫妻之间认知的不同和相互的包容。
市场自动补齐城市短板
生态城市有它的发展规律和范例。中国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形成了一部分粗放模式的存在。但是无论城市发展成什么样,市场经济会逐渐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曾经的大院式经济使得居民生活非常不方便,如何来补齐的呢?是通过市场的自发效应来补齐。举例来说,北京的生活便利性和上海相比差很多。但是近些年北京的快递业比上海发达很多,快递的兴起正是因为过去的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模式过于粗放,使得市场通过互联网快速地进入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支付宝、微信、网购以及各种互联网家政服务补齐了城市发展的短板,这和中国过去的城市发展误区有直接的关系。
市场也对城市景观和城市的资源配置形成新的校正。过去我们认为粗放型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的成本很高,但是现在通过市场化的网络经济可以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过去我们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出行上,为不方便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现在网络经济却可以实现时间的置换,不出门就可以享受到各种服务。举例来说,为什么互联网从业人数方面,北京是上海的近3倍,市值排名互联网公司前10名中北京占了5个,上海占了1个。这说明在这种城市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不得不通过互联网对城市的经济生态进行有效的补充。
共享经济也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过去很多政府思维模式远远滞后于市场的运行方式。例如许多城市政府配置了共享自行车,但是由于政府的思维模式,自行车停放地点固定,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因此一直得不到广泛推广。互联网共享自行车兴起以后,真正地实现了环保低碳的出行,大大减小了公共交通的压力。这说明市场自动进入城市的服务领域改变了城市空间的利用状态,市场的方式也把过去政府不能提供的资源或者短板自动补齐,使这个城市变得越来越生态,越来越节省资源。
包容性是生态宜居最重要的理念
我们经常以城市洁癖的方式看待某些城市的现象,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如何解决呢?它不应该通过一阵风运动式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只会丧失政府的公信力。而是要通过细致的服务去解决。例如能不能用补贴的方式解决共享自行车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能不能通过PPP的方式购买公司的服务来解决自行车乱停放的问题?能不能把有安全隐患的门脸和违法建筑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管理范畴?对广告牌的摆放在不涉及安全的大前提下能否以更宽容的姿态来面对呢?对于外来人口我们是否能够采取更包容的方式来提供服务?
过去三十年的城镇化,在一些城市的建设方面通过运动的方式大拆大迁,形成了千城一面的结果,也曾经引发过无数社会矛盾,也造成了许多城市发展的误区甚至是尾大不掉的烂尾。我们不能再通过运动的方式把市场对城市补齐的短板打掉。这对政府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通过市场补足短板一定会有利和弊,我们要看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要看哪些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哪些是和人民的利益最相关?要把最多的人民,包括城市户籍居民和外来人口的“利”放在政府执政的最前端,才有可能处理好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矛盾。政府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服务,从“管理型政府”变成“服务和管理并存的政府”,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低碳生态和好的社会民心生态,这才是最重要的生态城市观。
我们要增加包容性,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对城市视觉的包容性、对城市问题的包容性。城市有这么多的问题,就能把它清掉吗?不可能的。这种包容性要渗透到政府治理的各个角落,要变革执政理念,要排除精英性的思维和主观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体现出生态宜居最重要的理念。(作者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本文是作者2017年12月12日在“2017未来城市峰会”上的发言实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