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锋,郑晓培,江舜武,刘华山,李 沛
(1.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210096; 2.江苏新苏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222042;3.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222100)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造成结构失效或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基不均匀问题[1-2](排除上部荷载不均匀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为此,地基均匀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工程都是直接以不均匀系数β进行地基均匀性的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实用性,但不均匀系数β考虑的只是地基不均匀性的极端情况,忽略了数据系列分布的特征。因此如果要对地基均匀程度进行更深入评价,则还需借助其他方法。
一些学者在考虑到该方法的不足后,也提出了各自改良的评价方法。有学者从试验出发进行改良,谢剑峰等[3]从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两方面对分层回填杂填土地基强夯法处理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郑少河等[4]基于现场试验,对高真空击密法处理吹填饱和粉土地基的含水率、静力触探结果和地基承载力等进行了效果检测,并认为该处理方法能提高吹填土地基的整体力学性能;吴立春等[5]结合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载荷试验结果对不同强夯能量下吹填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董倩等[6]结合现场实际工况,采用综合检测评价,对比分析和综合互补,对强夯后的地基进行加固评价;此外,还有学者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地基均匀性进行分析,田水等[7]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同能级下不同夯击方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价;郑红娟等[8]利用数值模拟确定了饱和地基土强夯的施工参数方法,为加固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依据;周行春[9]利用八节点等参有限元法分析了由于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附加应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指标限值。
鉴于上述传统地基均匀性评价方法的不足,笔者在该评价方法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数据分布特征,提出了利用不均匀系数和变异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地基均匀性。并结合连云港赣榆港区一期吹填工程,通过分析各种原位试验结果,研究了强夯前后吹填土地基的均匀性变化,对比分析了均匀性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综合传统单一的“地基不均匀性系数”(表1)评价指标不足,笔者提出了地基不均匀系数和场地参数变异系数双指标的地基均匀性评价方法。
表1 地基土不均匀系数Table 1 Uneven coefficient of foundation soil
注:该地基土压缩模量由现场原位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动探试验)得到。
1) 通过计算地基不均匀系数β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定量评价。
(1)
2) 根据地基土强度指标(锥尖阻力、平均贯入数)换算成地基压缩模量,然后分别从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比较该指标的离散程度(变异系数),并据此分析地基土不均匀性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变异系数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变异系数越小,则说明集合内个体间的差异性越小。
赣榆港区在连云港区北侧海州湾内,该一期工程采用吹填造地形成陆域。经吹填后的场地土层变化剧烈,其吹填方式、吹填原土层、吹泥口位置和水力分选等导致了场地不均匀;场地中砂层以松散状态为主,黏土层以软塑为主,黏土层含砂量较大。
鉴于吹填场地复杂性,笔者先对夯前场地进行场地均匀性评价。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1个试验区(56 m×28 m)进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试验。其孔位布置见图1。由于工程现场0~2 m深度范围内都填筑着碎石土,在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试验前都是先将这部分碎石土挖除,重新用填土填平后再进行试验,因此笔者只对2~10 m深度内土体的锥尖阻力和平均贯入数进行分析。
图1 试验孔位布置(单位:m)Fig. 1 Position arrangement of test holes
2.2.1 静力触探
为直观地呈现出地基在水平范围和深度范围的特性,将静力触探试验结果经换算成地基压缩模量[6],如表2。
表2 夯前地基压缩模量分析统计(静力触探)Table 2 Compression modulus before dynamic compaction
2.2.2 动力触探
对该试验区域进行动力触探试验,为直观地呈现出地基在水平范围和深度范围特征,将动力触探试验结果换算成地基压缩模量[10],结果如表3。
表3 夯前地基压缩模量分析统计(动力触探)Table 3 Compression modulus before dynamic compaction
通过静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可知:若仅考虑不均匀系数β,那么两者判断的地基均匀性结果不一,这说明仅通过不均匀系数判断地基均匀性是不够充分的,表明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但从变异系数来看,部分点位数值较大,且大小不均,说明了场地相对不均匀。
为提高场地均匀性,采用强夯工艺对地基进行处理。该场地的强夯施工方案为:4遍主夯,单点夯击能为2 000 kN·m,夯点间距为3.5 m,呈正方形布置;夯击次数为12击,且最后两击夯沉量小于5 cm。4遍主夯结束后,采用800、600 kN·m夯击能进行两遍的普夯,整平场地。夯击过程中,如单点夯击次数未达收锤标准(及大于12击且最后两击夯沉量小于5 cm),当夯锤击穿地面致使夯锤提升困难时,往夯坑内填入碎石,继续进行夯击。
根据笔者提出改进的均匀性评价方法,利用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对处理后的场地进行测试,并与夯前地基进行对比,分析夯后地基均匀性改善效果,并进行载荷试验。
在夯前场地上的同样的钻孔进行静力触探试验(CH1~CH9),通过经验公式换算得到对应的压缩模量,如表4。
表4 夯后地基压缩模量分析统计(静力触探)Table 4 Compression modulus after dynamic compaction
绘制出场地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内夯前夯后的压缩模量变异系数图,如图2。
图2 夯前和夯后压缩模量变异系数变化(静力触探)Fig. 2 Variation coefficient variation of compression modulus before and after ramming
笔者对夯后场地进行动力触探试验(DH1~DH10),并分析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如表5。
表5 夯后地基压缩模量分析统计(动力触探)Table 5 Compression modulus after dynamic compaction
场地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内夯前夯后的压缩模量变异系数如图3。
图3 夯前和夯后压缩模量的变异系数(动力触探)Fig. 3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compression modulus before and after ramming (by dynamic penetration)
为评定夯后地基土承载力以及进一步确认夯后吹填土地基均匀性,笔者增加了载荷试验。根据港区设计要求,吹填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120~150 kPa,地基极限荷载不应小于240~300 kPa。本次载荷试验共做2组,一组(4~6#试验点)在挖除碎石场地上(碎石垫层厚度约为0.2 m)进行;另一组(1~3#试验点)在群夯后的碎石地面(碎石垫层厚度约为1.3 m)上进行。由于碎石垫层会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刚度,因而此处只分析4~6#试验点的试验结果。试验布置点见图4。
图4 载荷试验点位布置(单位:m)Fig. 4 Arrangement of PLT
根据载荷试验结果绘制p-s曲线,并计算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模量和压缩模量,如图5。
图5 4~6#试验点p-s曲线Fig. 5 p-s curve of 4~6# test points
对3种现场原位测试技术都进行夯前后地基均匀性的评价,双指标评价方法不仅表现出可靠性,也表明变异系数的引入能更详尽体现夯后地基均匀性提高效果,更能从平面和深度两个维度上阐述均匀性变化特征,比原来传统单一指标方法更加系统。需要指出的是,比对静力触探和动探的评价结果,笔者发现静探手段较重型动探更适合于该类地基,因为静力触探数据精度较高。
表6 载荷试验结果Table 6 Results of plate loading test MPa
笔者根据传统地基均匀性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从地基不均匀系数与变异系数相结合的双指标综合评价地基均匀性方法;并结合赣榆港区吹填土地基加固的工程实践,明确所提方法的实用性。主要结论如下:
1) 双指标评价法能从平面和深度两个维度上阐述地基均匀性变化特征,比原来传统单一指标方法更加系统;
2) 对比笔者选用的原位测试法可发现:相对于载荷试验,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试验不仅能从平面范围对场地进行均匀性评价,还能从深度范围内进行评价。静力触探试验又比动力触探具有更高的精度,为此若实际条件允许,建议将静力触探作为原位测试手段,再结合其他原位测试方法(动力触探、标准贯入等)对场地进行综合测评。
3) 笔者中所提的评价方法可为日后吹填土地基均匀性评价提供了借鉴方法,但其是否可用于其他加固地基均匀性评价还需进一步验证。
[1] 何晓阳,项贻强,邢骋.混凝土桥梁下部结构病害分析与加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增刊1):807-812.
HE Xiaoyang,XIANG Yiqiang,XING Cheng.Disease analysis and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bridge substructure[J].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13,32(Sup1):807-812.
[2] 向中富,刘祥宇,徐礼阁.滨海地区地基沉降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及处治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4):1-6.
XIANG Zhongfu,LIU Xiangyu,XU Lige.Influence of foundation settlement on bridge structure in coastal area and processing method[J].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15,34(4):1-6.
[3] 谢剑峰,周先荣.深厚分层夯填杂填土地基强夯法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加固效果评价[J].岩土工程界,2004,8(3):55-59.
XIE Jianfeng,ZHOU Xianrong.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dynamic compaction technology for deep layered tamping and miscellaneous fill ground[J].GeotechnicalEngineeringWorld,2004,8(3):55-59.
[4] 郑少河,蒲晓芳.深厚饱和吹填粉土地基加固方法及效果研究[J].路基工程,2012(5):27-31.
ZHENG Shaohe,PU Xiaofang.Study on reinforcement of deep saturated dredger silt foundation and the effect[J].SubgradeEngineering,2012(5):27-31.
[5] 吴立春,王厚星,殷青芳.强夯能量对饱和吹填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2,42(1):128-132.
WU Lichun,WANG Houxing,YIN Qingfang.Effect of ramming energy of dynamic consolida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saturated hydraulic fill[J].IndustrialConstruction,2012,42(1):128-132.
[6] 董倩,况龙川,孔凡林.碎石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与工程实践[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增刊1):330-334.
DONG Qian,KUANG Longchuan,KONG Fanlin.Reinforcement assessment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dynamic compaction for crushed rock soil fill found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J].ChineseJournal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2011,33(Sup1):330-334.
[8] 郑红娟,周世良.数值模拟法确定饱和土强夯施工参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6):938-941.
ZHENG Hongjuan,ZHOU Shiliang.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of dynamic compaction in saturated soil by numerical simulation[J].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10,29(6):938-941.
[9] 周行春.软土地基上沥清路面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17(2):56-63.
ZHOU Xingchun.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tress of pavement in soft soil foundation[J].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Institute,1998,17(2):56-63.
[10] 徐海波,宋新江,钱财富.静力触探法研究综述[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5):78-81.
XU Haibo,SONG Xinjiang,QIAN Caifu.Research review on static cone penetration test[J].South-to-NorthWaterTransfersandWaterScience&Technology,2013,11(5):78-81.
[11] 周兴勇.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变形模量E0与重型动力触探试验N63.5的关系研究[J].工程勘察,2006(增刊):283-291.
ZHOU Xingyong.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value,deformation modulus and heavy dynamic penetration test of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J].Journalof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Surveying,2006(Sup):28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