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A县自来水公司是唯一承担县城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极大,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业务量逐年增长,全年供水总量达到600多万吨。虽然供水量逐年增长、水价不断上涨、财政资金不断投入,但从近几年来该单位效益情况看,却出现了亏损不断增加的趋势。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文对该公司X年度资产负债情况、经济效益情况、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及水费征缴、内控制度管网改造等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一是通过审前调查了解该公司的基本情况,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了解用水水费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评估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通过公司财务数据记录资产负债利润情况,掌握公司经营及运行情况。运用访谈、数据分析、现场勘查等方式,确定水费征收、供水产销差和管网漏损三个环节为审计重点,制定审计实施方案。运用AO软件,采集自来水公司X年度纳入计算机管理的业务数据,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查询,获取有关水费收费管理环节的重要业务数据(如用户基本信息表、抄表及水费征收历史记录表、水价表、历史水价记录表、水费欠交表和各用水单位不同水价用水量比例表)。
二是水费征收环节。审查水费征收真实性、完整性,分析影响供水效益的漏损因素。通过县自来水公司X年度财务、业务数据等相关指标比对发现自来水公司漏损是主要原因之一,从征收环节的用水量和水价执行两方面入手,结合抄表记录的抽查,查找人为漏损因素。(1)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比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总售水量与财务数据的总售水量、总售水金额是否相符。(2)查询个人缴费户和集体交费户中未按照本月示数之差来计量水量的情况,查找审计截止日的预收款余额、欠款金额,根据系统勾稽关系(应收金额-欠款金额+预收款+实收滞纳金=开票实收金额)核实实收金额的正确性。(3)审查少计水费情况。核对抄表计算水量与缴费水量是否相符,有无已抄表无缴费情况;查找加减水量不为零的记录,对加减水量进行筛选,关注加减水量较大的用户是否存在漏缴少交的情况。经与抄表员核实了解,排查出非正常计量的几种原因:抄表人员未经批准自行减免,输入电脑的抄表数和抄表记录不符,安装审批不严带来的小用户大表使计量不准,大表使用起点吨位执行不到位,用户自调基数,表坏、漏水和未安表用水户估收费,消防和园林绿化等公用事业用水未计费等等。(4)结合自来水公司收费管理系统查明有X年度未交水费用户13128户,水户户状态有不用水、停业、合并收费、自用井、未接水表、消防用表、收费员漏收、拒交新上户等等。通过SQL语句查询结果表明由抄表员人为因素漏收、未收费和拒交状态用水户有187户;未按用水户实际用水量而是按其人数收取水费涉及659户;未执行阶梯水价向用水户收取水费涉及173户。
三是比对售水量与生产水量,计算产销差率(漏水率)和单位水成本。(1)查询出自来水公司X年度的售水量和售水金额,加上营业收费管理系统之外有依据的用水量,得出总售水量。将总售水量与生产部门的产值报表进行比对。(2)计算产销差率=1-有效供水率=(总供水量-总售水量)/总供水量*100%。单位水成本=售水金额/售水量。
四是调查城区供水管网情况,分析管网漏损因素,并计算管网漏损率。(1)通过走访自来水管道安装处调查了解A县自来水管网投建维修情况。供水管网情况从供水管网的管材、管径和管龄三方面进行分析。(2)由于未建立完整的供水管网技术档案,以前年度铺设供水管网根据A县供水管线图及档案原有图综合所得(数据相对存在一定误差)。(3)分析由于水表精度误差损失的水量,为计算管网漏损率做准备。依据A县自来水公司提供数据,截至X年底县用户实际使用水表约3.7万块,超期使用(使用年限在6年以上)约有2.5万块。由于水表的超期使用致使水表机械磨损、表体生锈等原因造成水表计量的准确性。参照《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6.2.1的规定“当居民用水按户抄表的水量大于70%时,漏损率应增加1%”,故此部分损失水量按县自来水公司X年供水总量的1%计算约62000吨。(4)管网漏损水量及管网漏损率。管网漏水量=产销差水量-未计费水量-由于水表精度误差损失水量管网漏损率=管网漏损水量÷供水总量×100%。此漏损率是审计人员依据相关数据客观计算得出,该数据与县自来水公司的真实管网漏损率存有误差。
1.供水产销差率和单位水成本较高。按总售水量计算单位水成本为5.78元/吨,其中:单位制水成本为4.75元/吨(不含二次加压电费的原水成本为4.68元/吨),单位期间费用成本1.03元/吨。2013年产销差水量=供水总量-售水量=2347508吨。2013年供水产销差率=产销差水量÷供水总量×100%=37.83%。
2.管网漏损偏高。X年A县自来水公司管网漏损率高达32.47%,损失水量为2014536吨。按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管网实际漏损率的修正指标17%计算损失水量1054850吨,县自来水公司超过修正指标损失水量为959686吨。根据建设部2002年9月16日发布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59号公告)第六条第一款“城市供水企业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及第二款“评定标准的修正”的具体规定,结合A县实际,自来水公司管网实际漏损率的修正指标不应大于17%。按X年平均水价2.65元/吨(总收费金额/总售水量=10235693.43元/3857492吨)计算,若漏损率能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收入约160000元。若降到修正值17%,公司当年可增加收入约2540000元。
3.水费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未按实际用水量计价收费导致未计费水量。X年A县自来水公司未按实际用水量计价收费导致未计费水量约156351吨,其中:免收用水户水费导致未计费水量32255吨;按用水户的用水人数收取水费导致未计费水量19875吨;按定额收取单位职工水费导致未计费水量6601吨;按协商用水量收取水费导致未计费水量97620吨。(2)未执行阶梯水价少收水费19380元问题。X年度县自来水公司未按阶梯水价向173户用水户收取水费,涉及用水量6335吨,少收阶梯水费合计19380元。
4.存在水表超期服役所占比重较大,致使水表精度误差损失水量,影响管网漏损率。
5.基建用水收费尚未形成一套完备有效的机制。A县自来水公司X年全年共收取基建用水费1206752元,计费水量247849吨。由于收费标准(按建筑面积或按用水量)的更换,基建用水水费在收取跨度时间内无法有效计量(基建用水收费期间为工程开工至竣工,致使X年竣工的工程项目,其用水高峰期可能在X年前,而X年开工的工程项目也可能在X年后交纳水费,当年用水量不能据实计量),如没有具体的科学有效的收费及监管机制,很难准确衡量及合理均摊当年用水量,极易造成基建用水的损失浪费。
通过开展X年度自来水水费征收管理情况的专项调查,发现该公司X年度亏损经营,当年亏损额高达890余万元,水损率高达32.47%。追其原因既有投入机制不完善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不理顺的原因,还有内部管理不到位原因。对此审计提出了加大财政资金投资力度、全方位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和制定基建用水、公共用水管理制度等6条整改措施及建议。
本次审计过程中选择功能强大的AO软件,采集了该公司X年来的纳入计算机管理的业务数据,重点关注和分析了水费欠费情况,水表抄表情况,执行水费收费价格情况,减免情况以及与水费管理系统有关的其他信息,巧用AO的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查询,获取了有关水费收费管理环节的重要数据,发现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将“审、帮、促”的审计理念贯彻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