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记忆:韩城村史馆建设新模式与新思考*

2018-01-27 22:16闫小斌
图书馆 2018年9期
关键词:史馆韩城建设

田 丽 闫小斌

(1.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 陕西韩城 715400; 2.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 西安 710021)

1 引言

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文明形态,也是中华文明基本的精神特质和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泉。然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在整个现代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式微,农村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感到“遥远”和“陌生”。如何化解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村貌乡愁,就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课题,而村史馆建设就是这一课题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早在1963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报告》中指出“用村史、家史、社史、厂史的方法教育青年群众这件事,是普遍可行的”[1]。随着全国农村大规模“写史”运动的开展,“村史馆”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但因种种原因并未得到持续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不断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村史馆为代表的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再次“异军突起”: 2002年,农民企业家刘铎在河北省安新县刘李庄镇北冯村建立了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村史馆[2],此后位于江苏省东台市的东台村史馆,突破了传统村史馆只记录自然村历史的局限,在展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基本历程的同时,也兼顾了东台农村发展的特殊性,其中与村史馆配套的百果园、百坊园、百草园等游览项目,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被誉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填补了党史宣传的一个空白”[3]。近几年,村史馆建设在全国大有全面普及之势,也初步形成了以村史馆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模式和较为典型的布展结构:即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村史、民俗风情、生产生活用具、乡贤名人、发展成就等。

各地村史馆建设在记录乡村沧桑岁月、还原历史生活场景、传承农耕文明、开展社会教育以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城市化推动下的大拆大建[4]以及人口结构“突变”之后农村传统文化的“断代”危机,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存在片面追求数量、定位不明确、同质化严重甚至强行下达建设指标等建设乱象;二是部分村落本身缺乏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村史馆纯粹沦为老旧物品的陈列馆,无法发挥文化传承作用;三是在没有科学论证、长远规划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建成后又因缺乏资金和运行机制而长期闲置。韩城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高度重视“制度设计先行”,将村史馆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史馆建设道路,带动了韩城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韩城乡村文化振兴。

2 韩城概况与历史文化资源

韩城古称“龙门”,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总面积1 621平方公里,下辖8个乡镇(街办)、301个行政村(社区),人口50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计划单列市。

韩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周初期,周武王封其少子于此,称韩侯国,隋开皇十八年(598)设立韩城县[5]。战国初期,孔子高徒子夏曾来韩城设教,办学之风和重耕读的传统由此兴起,历史上有:一代史圣、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巡抚、兄弟侍郎、南北尚书、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等人才辈出的佳话。据统计,明清两代科举中试者1 396人,其中进士119人,举人550人,贡生727人,官居五品以上者130余人。该时期全县有名的书院多达十多所,至民国十三年(1924)全县仅小学就有216所。

韩城地上地下文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韩城迄今保留下来的唐、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140多处,古遗址27处,元代建筑达20处,其中昝村镇的普照寺被誉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院,为陕西之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祠墓,祠中建有献殿、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有着2 300多年历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魏长城遗址,在韩城总长有21.5公里;韩城周原大禹庙供奉着为华夏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自黄帝之后的第六代先帝——大禹,是全国仅有的两座大禹庙之一。韩城古城是全国六个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建筑格局古朴典雅,大街小巷曲直有序,有王杰“状元楼”、李自成行宫“九间厅”等名人故居,民居四合院和众多历史古迹、人文景观。

韩城享有“小北京”之称,明清四合院民居遍布城乡,格局独特,内涵丰富,三雕俱全,建造精良。尤以党家村最为典型,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村内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风貌古朴典雅,文化底蕴浓厚。现存完好的明清四合院125座,院中有宝塔、祠堂、私塾、节孝碑、看家楼、暗道、哨门等建筑。

韩城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和发展的沃土,已完成的重点文字和电子类档案达908项,涉及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15个大类别,韩城行鼓、韩城秧歌、司马迁民祭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韩城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南司马、中古城和党家村、北龙门的旅游格局。

韩城还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韩城地区就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的支部,开展有组织的革命活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马列主义在韩城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各种游击战争以及支部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芝川镇、芝阳镇、西庄镇、龙门镇、金城街道办事处五个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

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韩城村史馆建设而言,既是独特优势,又是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如何创新发展方面,压力更加巨大。

3 村史馆建设理念、模式与流程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源远流长的历史、厚重多彩的文化成为韩城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而如何将这些飘零的民间记忆和散落于村落、祖祠以及家谱中的文化碎片永远珍藏,并转化为城市独特的魅力和发展优势,成为韩城市政府和所有韩城人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认知要超越简单的保护思维,要从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振兴乡村文化的高度统揽和规划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把村史馆建设作为复兴农村传统文化、带动现代文化、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驱动与需求引导[6]的重要载体,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形成可复制、富有特色的村史馆建设模式。2016年韩城市政府结合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战略,下发了《关于印发〈韩城市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韩政办发[2016] 74号),正式启动了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韩城市在村史馆建设中逐步确立了三阶段建设流程,凝练出一个共识、二套机制、三种主题模式、四条原则、五大标准,形成涵盖村史馆建设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建设流程、主题模式、运行管理、原则标准的制度框架。

村史馆建设的三阶段流程包括:一是前期筹备阶段。村史馆建设采取申请制,全市各镇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和建设意向提出申请,内容包括场馆选址、规划方案、项目设计、工程预算等,经市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调研、论证和研究后确定示范点建设名单。二是建设布展阶段。村史馆建设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尽可能利用老旧建筑,建成之后通过募捐、收购、复制等方式,收集整理散落民间的器物、资料等,组织专家撰写有关介绍、制作视频、图片说明、绘制展板等,按照简约不简单的要求实现保护与展示相结合。三是检查验收阶段。已建成的村史馆要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保障措施,经市领导小组验收后,颁发“韩城市村史馆示范点”牌匾,由市财政兑现奖补资金,并按照计划接待参观、开展文化活动。

一个共识是凝聚并激励全市上下积极投身村史馆建设的精神动力和坚定信念。美丽乡村的底色是乡村文化,要以村史馆建设为载体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提升乡村的文化品味,增强美丽乡村的神韵;乡村振兴的动能是乡村文化,要通过村史馆建设保护和传承中华优良传统,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二套机制是村民自主机制和统一领导机制。村民自主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民在村史馆建设中的积极性、自主性,让村民参与决策、调研论证、方案设计、展品征集、空间布局、服务管理等重要环节;统一领导机制就是成立由文广旅游局牵头,市创建办、旅发委、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住建局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村史馆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村史馆建设。

三种主题模式,包括田园风光模式、民俗风情模式、文化产业模式。各村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主题模式,每一种主题模式又可以细分为若干种具体形式,最终形成“一村一品”体系化村史馆群。

四条原则包括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民为本。统筹规划就是通过科学的调研、论证、规划,使村史馆建设符合科学规律,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就是结合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经济基础等实际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祠堂、庙宇等历史建筑、特色建筑或闲置民居、公共用房,不搞大拆大建,不强行摊派,不搞一刀切;突出特色就是充分挖掘本村独具特色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视频影像等资源,不照搬、不复制;以民为本就是尊重群众意见,取之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五大标准即审核标准、设置标准、功能标准、布展标准、开放标准。审核标准就是建立一套积分制量化指标体系,要求选择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鲜明文化特色、有明确发展定位、有成熟建设方案、能确保有效运行的村落作为优先考虑对象;设置标准就是以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乡贤名人、发展历程等为主线,形成本村特色文化展区,利用古建筑建馆的,还要实现建筑保护和利用相统一;功能标准就是要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功能、展示功能、传承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文化创新功能,特别是要积极探索村史馆与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合作模式,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布展标准就是要结合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通过声情并茂、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示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传统元素,特别要注意阐发文化渊源、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达到铭记历史、启迪人生、昭示未来的目的;开放标准就是村史馆建成后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开放时间,配置管理人员和讲解员。

4 “一村一品”建设实践

截至2017年底,韩城在全市共遴选出20个村作为示范点建设项目,已建成金城街道坡头村、芝川镇马陵村、新城街道五星村等10个村史馆示范点,初步形成特色鲜明、“一村一品”的建设格局。

4.1 宜居宜游第一村——五星村

五星村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曾是历史上谢村城的所在地。在老辈人的记忆中,五星村一直都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村上办学从未间断,最多时同时有两三个私学。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谢村城,耕读兴盛、人才辈出、文化活跃、村庄繁荣。解放前五星村还是我地下党活动的重要地区,“王家骥智送情报”“黄河渡口建奇功”“文省三弃家报国”等革命故事流传至今。

近年来,文化底蕴深厚的谢村城却面临日益衰败的境况。2016年村委会决定筹建村史馆,以便留住谢村城的记忆,传承五星村的历史文化传统。

村史馆选址于该村中心位置,紧邻村委会、幼儿园、文体广场,建筑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展馆分为百年沧桑、农家夜话、田园风光、乡村味道、农具博览、多彩五星六个板块,通过村史碑文、历史名人、村情发展、实景展示、图文资料等,全方位呈现了五星村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该村还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淳朴的乡风民俗集中发展包括手工技艺、农家乐、民宿、民俗展示、教学培训等相关产业,以文化传承带动村民致富,着力打造出一个鸟语花香、人文和谐、生态文明的宜居宜游第一村。

在村史馆建设中,村委会力求用艺术浓缩五星村的历史,留住五星村的“根”,对外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重塑五星村的形象,对内教育百姓,激发他们投身家乡建设的积极性。为了建好村史馆,五星村支部书记刘喜丽带领村里一班人外出考察,走访村民前辈,并邀请部分乡贤组成设计团队,多次召开两委会(村支部、村委会)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建设方案,不仅注重人、物、情、景的展示,更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终于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村史馆。

4.2 民俗古村——坡头村

位于韩城市金城街道西南的坡头村,因地处夏阳至英山段坡道顶,古称“坡头村”,2015年被韩城市委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坡头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进村公路边的古城门洞已有数百年历史,由古砖和石条砌成。位于村西的关帝庙始建于明清年间,每逢节庆村民们都聚集庙内,闹社火、行祭典,曾因年久失修而显破旧不堪。始创于上世纪30年代的手工“火香”工艺远近闻名,但由于现代机器制香的出现,手工制香慢慢没落。

根据村情实际,村主任和村两委会多次商议,决定把村史馆选址定在关帝庙内,一方面可以修复保护古建筑关帝庙,弘扬中华之忠义精神;另一方面村民们经常来关帝庙上香火,既可以带来人气,又为百姓增加了体验乡风民俗、传承文化记忆的机会。关帝庙的维修和村史馆的布陈,先后花费30余万元,由于村上资金紧张,而村史馆的建设又迫在眉睫,村主任率先带头垫付部分建设经费,确保了村史馆按期完工,成为韩城建成的首家村史馆,吸引了韩城众多村干部和群众前来观摩学习。该村史馆将美丽富饶的坡头村与古朴醇厚的民俗风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步一风景,一景一特色,巷道纵横贯通,主次分明,古香古色中不乏现代气息。

4.3 司马古道第一村——马陵村

马陵村历史悠久,村中的思敬堂与照壁兴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距今280年。区域内的魏长城是我国最早的长城,比秦长城早130年,距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

马陵村古时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因直通夏阳古渡而成为秦晋通行要道,素有“司马古道第一村”的美誉。1975年,为了响应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马陵村利用农闲排练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样板戏,唱红南塬大地。为了巩固文艺阵地,当时村上自筹资金建起了戏台,由村内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历时三个月建成,戏台长15米、宽16米、高18米,气势雄伟,古朴典雅,是村民文化娱乐的重要阵地,一时之间马陵戏台名震韩城。由于建筑时间久远,加之风吹雨淋、年久失修等原因,戏台难免风雨飘摇。2016年在村两委会的组织下对戏台进行了修缮改造,还原了戏台古色古香、大气高雅的建筑风貌。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2016年村两委决定利用村幸福苑的部分空间建设村史馆,以记录村史沿革、村落文化、历史名人、民俗风情等。村史馆面积120平方米,由村上筹资24万余元历时两个多月建成。在筹建初期村上推选了五名乡贤,组成设计团队,为了完整复原展示马陵村原貌的沙盘,他们多次走访村里年纪大的村民,了解马陵村原来的村貌布局。陈列物件主要通过村民收集而来,部分物品无偿捐赠,对于价值较高的物品付一定的费用。犁、耙、笼、石磨等农用工具再现了昔日的农耕文化,旧式衣物、木柜、手摇式粗布纺织机、斑驳锈迹的煤油灯等,这些满布生活印记的器具让许多人找回了儿时的记忆;用沙盘恢复的老村庄形貌、私塾教育以及人物生活等场景,生动展示了马陵人的生活;另外还展示了村里生产的特色产品、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以及新农村建设中收获的各项荣誉等。村史馆真实记录了马陵村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变迁,成为韩城乡村文化的缩影。

5 结语

民族有自己的血脉,国家有自己的精神,乡村有自己的文化。当人类的力量足以改变任何亘古不变的事物时,我们不禁要问到底需要怎样的现代化,需要怎样的发展?又该如何对待过往,如何走向未来?那些代表国家与民族之魂的“旧习”“旧物”“民俗”“风情”又将如何“活在当下”?

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文化,美丽乡村的根本在于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柢的乡村,绝不可以无视传统消失、记忆消散的“巨变”。村史馆建设为保护、挖掘、展示、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留住乡愁提供了一种有效模式,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

其一是明确村史馆的功能定位。首先是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方式,记录和展示村民衣、食、住、行和当地生产发展、生活习惯的演变,以留住乡愁,保存记忆。其次是留史与融合发展相结合。村史馆建设不仅要留住乡村历史,更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发展,作为农村社会生活、伦理重构的积极途径[7],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发挥其文化阵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村民、游客通过参观、体验感受乡土文化魅力,倡导优秀的家风、村风和民风,增强全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次是实现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通过村史馆建设推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其二是完善村史馆建设的制度设计。村史馆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亦不能一哄而上,千篇一律。要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与传承当地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紧密结合。要坚持政府主导,镇办监管,村级自建,村民自治的原则,突出“一村一品”,统筹安排,科学制定本地区的村史馆建设规划和奖补政策,推进区域内村落各种信息的记录、收集和整理,分期分批开展村史馆建设工作。建设初期,应该成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前期的建设论证,提出规划设计,采取先申报后审批,确保建设项目有内容、有价值,变自主性建设为审核制建设。在审核环节,要坚持许可制标准,把握建设相关要素的维度,在历史文化名村、传统古村落中选择。例如可采取积分制的标准,从地域特色、历史名人、独特文化、特殊贡献、村民指数等方面,通过民意调查、网络投票等形式进行综合打分,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建,不跟风、不追潮,避免一哄而上,真正在本地区乃至全国起示范带动作用。

其三是避免村史馆建设的误区。首先是防止村史馆局限于一个村落发展的简单记录,特别是物件的记录。村史馆是对接传统精神和现代文化的独特空间,好的民风民俗需要传承,好的家风家训需要发扬,只有进行深入的整理挖掘,体现出独特性和潜在价值,才能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励后代砥砺前行。其次是不能一味只强调“史”的作用,而忽视社会教育功能。村史馆保存着村民朴素真诚的历史记忆,承载着爱国爱家的光荣传统。我们在强调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同时,更要推动农村现代文化发展,要将传承传统文化和发展现代文化相结合,满足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再次是要根据价值大小来决定政府投入力度。村史馆的建设,要由政府主导,在财政保障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地方投不投入、投入多少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而是建成一个给予一定的补助,造成一哄而上的局面,降低了村史馆的文化内涵。应该根据村史馆的内容丰富程度、规模大小、价值含量等来决定政府投入资金的多少,这样既有竞争又有激励,真正发挥村史馆的优秀文化传承功能,成为农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载体和农村文明的生长点[8]。

(来稿时间:2018年7月)

猜你喜欢
史馆韩城建设
要不得 千篇一律的村史馆
关于成立少先队队史馆的调查与思考
陕西韩城:种好花椒奔上小康路
“黄河边”的韩城现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凝聚七十载风云 镌刻永不磨灭的追求——浙江日报报史馆侧记
陕西省首届乡村振兴运动会在韩城举办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