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与风景园林学的使命
——关于风景园林学发展的政治学思考

2018-01-27 19:35杨滨章
中国园林 2018年10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空间生态

杨滨章

改革开放以来,风景园林学在继承传统、借鉴外来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为改变中国城乡面貌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通过不断的理论积累与实践探索使学科和学术自身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如果说2011年风景园林学被评为与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比肩的一级学科,实现了学科发展新的跨越,并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确定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则又进一步为风景园林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其中新增“美丽”一词则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应该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不仅仅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过程,而且是恢复秀美河山、恢复和谐自然的物质空间环境和国人生存环境的过程,更是推动和谐社会形成与完善、民族文化更新与再造、国家强盛与复兴的过程,即实现“中国梦”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实现这一目标和推动这一过程是全国各民族、各社会阶层的共同责任与使命,也是高校各类学科、各门科学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人居环境科学”重要学科之一的风景园林学,更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

站在全球巨变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审视这一使命,我们就会清醒地意识到,这一使命不仅仅局限于学术与技术的层面,更涉及政治与社会的层面。因此,我们不仅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担当这一使命,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审视和践行这一使命。本文仅就政治和社会层面来探讨这一使命的基本要义,即风景园林学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文化发展和未来城乡环境塑造等方面的关系,以使风景园林学能够在视野上高瞻远瞩、洞察未来;在理论上兼收并蓄、推陈创新;在实践上勇于探索、除旧布新,进而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代中,贡献风景园林人的聪明才智,谱写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新篇章,开辟风景园林学发展的新境界。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称的“风景园林学”是一个宏观而宽泛的概念,既包含风景园林学自身具体的科学研究与教育领域——科学、学科及专业,也包含了风景园林行业与产业的实践范围,强调以学科研究领域和行业实践范围为基础,以协调国人、国土及自然之间关系为着眼点,以“大风景园林学”的姿态来回应新时代的挑战。

1 风景园林学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从本质上说,在不同国家、种族、文化背景下,“和谐社会”都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在我国现阶段,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和谐社会”目标,既是党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的总体目标,是当今建设中国版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在这一目标里,风景园林学的价值与作用除了体现在为人们创造优美、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外,还体现在为城乡塑造富有社会经济活力、充满文化艺术魅力、增强经济发展潜力的空间,更体现在为推进民主与法制,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消除公民之间因职业分工、教育程度、财富差异、社会地位、户籍界限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宏观层面上看,风景园林学有责任协助相关部门确立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空间形态与模式。过去我们曾分别提出过建设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等目标,现在又倡导低碳城市、海绵城市等新的理念,但由于这些目标政出多门,各有侧重,相互之间缺少衔接,使得不少城市顾此失彼,疲于应对,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城乡物质环境空间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规范和技术体系。以风景园林学特有的视角将这些目标及导向加以统一和整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和协调、各有特色的有机整体,从而使我国的城乡建设走向理性、良性和绿性相结合之路,实现城乡各类物质空间经济业态合理、自然生态平衡、管理状态良好、发展动态可控,以及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等多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市民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作为国家主人的自豪感与幸福感,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蓝天、碧水、青山和清新空气的环境。

从微观层面上看,据《2016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m2。城市建成区绿地达197.1万hm2,城市公园绿地达64.1万hm2[3]。尽管经过多年的建设,城市内部的绿色空间(公园、绿地、广场、滨水等人工绿色空间;湿地、林地、河流、湖泊、农田等自然绿色空间)已经有了显著的增加或改善,不同社会阶层的市民都有条件、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绿色空间带来的社会、环境、生态、审美及健康等方面的效益,享受绿色空间提供的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活动的便利,但是这种效益与便利对大多数市民而言仍然非均衡、非平等,存在着不同区域和特定阶层的差异性。在一些城市,这种差异性甚至在扩大。一方面,不少城市的新城区、高档居住区,绿树繁华随处可见;而在老城区,特别是一些人口稠密的普通居住区则“难觅一绿”。另一方面,不同社会群体对于绿色空间的合理需求还远未得到满足,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青壮年的运动健身、少年儿童的游戏玩耍等对绿色空间的形态和功能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在现有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与此同时,一部分风景园林设计者和建设者也在利益的驱使下,热衷于为富裕阶层和高档住区锦上添花,而非为普通市民和老旧小区雪中送炭。这种状况的改变,一方面离不开城市管理者、建设者认识与理念的提升和转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风景园林工作者观念的转变。因此,风景园林学应确立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导向,特别是以服务普通公民福祉为核心的导向,同时积极鼓励普通民众参与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项目的各个环节,听取他们的呼声与建议,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为实现“绿色公平”而持续不懈地努力。争取“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4]的愿景,早日变为现实。这既是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者需要完成的答卷,也是风景园林工作者必须交出的一份答卷,而且还必须是一份不负新时代要求、不负百姓期待的满意答卷。

2 风景园林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历史上,中华文化曾为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中许多思想形态、艺术形态、科学形态和技术形态的成果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进入近代社会之后,中华文化逐渐失去了活力和影响力,且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胁迫和西学东渐的影响,国人甚至还出现了文化自信的缺失、丧失现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进步,这种情形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在物质资料、生产资料和日用商品的生产上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国民生产总值荣升世界第二,但在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等方面却与我国大国和文明古国的地位不相适应,也与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大国、强国差距巨大。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传承和发展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将是一项比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更为艰巨的任务。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既要有坚守的自信与创新的勇气,也要有开放的胸怀与选择的睿智。正因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所以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使命。

就风景园林学而言,首先,它具有该学科的一般属性、基本内涵和共有范畴,与世界上“Landscape Architecture”所包含的学科、专业、职业和行业相接轨,但同时又具有中国的特质及特色。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风景园林学在引进、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理论、技术方法、表现形式、研究范式、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我国现代风景园林文化与艺术的丰富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中国学科特质与特色方面则进展不大,特别是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方面裹足不前,在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理论与技术上创新不足,在破解人居环境建设所遇挑战和难点、关键技术方面缺乏重大突破。不仅如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不自觉地助长了偏离本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欧洲风情”“北美风格”等异域文化的泛滥失去应有的警觉和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其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应用科学,而是集科学、技术、文化及艺术为一体的应用科学,既涉及哲学、社会、心理、艺术、审美等社会科学的范畴,又涉及地理、生态、环境、植物等自然科学的领域。面向新时代,风景园林学既要在发展以科学和技术为重要属性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扎实而富有成效的进步,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与生态、环境、居住及健康等方面有关的难题;更要在发展以文化和艺术为核心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质与特色的“新中式”风景园林上取得突破。这种蕴含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中式”风格,应能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引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提升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增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种传承古代园林文化基因的“新中式”风格,应能反映传统园林中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哲学思想,汲取其中的文化与艺术精华,再现适于当代需要的形式与内容。这种体现出现代风景园林文化发展趋势的“新中式”风格,应是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生态性、艺术性、技术性及创新性的集合体,应是场地条件、场所精神、功能要求、形式内容及百姓喜爱的综合体,应是与世界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发展潮流及艺术发展趋势相一致的统一体。

再次,在承担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中,一方面应全面地传承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为协调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智慧;传承中国传统政治学中“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思想,为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使全体公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能充分享有平等使用“绿色空间”和“休闲空间”的权利;传承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中“仁爱万物”“取之有度”的思想,为维护生态、环境、景观及资源的可持续性,特别是为广大人民享受蓝天、碧水和清洁空气提供助力。另一方面,要充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指导风景园林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适应新时代中不断得到创造性转化与升华、创新性发展与融合。

3 风景园林学与国土景观的塑造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就是要“从过去高度依赖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的要素驱动及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从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转向协调发展;从高污染、单纯追求GDP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向遵循自然规律的绿色发展;从低水平的开放转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从不公平、收入差距过大非均衡发展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5]。十九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新发展理念”和“金山银山论”为风景园林学融入国家两步走发展战略,特别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指明了方向,也为发挥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提供了舞台,为职业和行业的拓展带来了机遇。

国土资源与景观资源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祖国的山川河流、森林草原、农田牧场等矿藏、水源及丰富的物产,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和空间形态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善加保护,善加利用。国土景观重塑包含双重含义:其一是指要下大力气恢复已经被污染土地与河流、被破坏山川与森林,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矿还地、退湖还水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方式,恢复植被,绿化国土,保护水源,遏制石漠化和沙漠化蔓延的态势,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与恢复;其二是指按照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和生活方式,治理和消除各类污染,修复各类棕地,在合理规划国土空间、合理利用景观资源、确保国土生态安全的基础上,使国土更美、景观更佳、风景更秀,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的美好生活环境。

在这方面,风景园林学可以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积极行动起来。就宏观层面来说,首先,应积极参与“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创立与建设。2016年中央政府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构想,意在解决多年来“空间资源保护、要素统筹、结构优化、效率提升、权利公平”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建立“多规结合”模式下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机制,更好地推进国土空间安全、生态环境改善和各类自然地理景观及人文历史景观的保护。对此,风景园林学要依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按照“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的路径,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为指导,借鉴欧盟国家实施“空间规划”的经验,开展相关研究与论证工作,并与法律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者一道推进这项事业。

其次,应积极参与国家公园体系建设。2017年国家提出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是风景园林学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个切入点。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国土保护与利用,特别是那些具有独特自然地理价值和人文历史价值的国土资源及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措施,是对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绿色空间的整合,将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塑造国土空间和景观起到重要作用。风景园林学可以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这一新体系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规范起草、科学论证、经验总结等工作之中,与其他学科一起完成好这项建设。

再次,参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它既包含了要解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也包括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问题。而广大乡村既是国土景观的主体,又是生态文明建设落脚的物质空间。因此,风景园林学在对山水林田路网、村镇聚落布局、基础设施选址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上都可以大有作为。无论是制定可持续的有序开发规划,还是实施生态恢复和资源保护计划,风景园林工作者都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一起努力,使农村摆脱颓势、恢复生机。

就微观层面而言,风景园林学可在人居环境建设的领域大显身手。这里,本文关注的是,风景园林学应在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领域及项目方面积极介入。目前,首先应积极参与“城市双修”的工程建设。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是解决我国在前一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的具体措施。其目标就是要解决好空间要素布局不合理、绿色基础设施不到位、文脉保护传承不得力、城市风貌缺乏个性等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此,风景园林学应将“城市双修”作为建设宜居城市、可持续城市的重要契机,按照“五大统筹”[6]的要求——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以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处理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历史遗留和发展积累下来的绿色空间、休闲空间数量不足、布局不均衡、可达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7],为各年龄组的市民创造舒心、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获得感,提升满意度。

其次应积极参与特色村落保护工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城市,而忽视了对乡村景观的关注与保护。特别是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过于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相关政策,采取无区别的方式对待充满复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的乡村村落和乡村景观,用统一化、模式化的规划设计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使一大批具有历史价值的特色乡村和景观受到了破坏。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其赖以生存的根基。保护好乡村聚落与景观,是重塑国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这项工程,对风景园林学而言不仅是了解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村落形成与演变中的风水、园林、建筑等方面的民间智慧的机会,也对丰富和发展学科有益,对保护历史文脉有益。

4 结语

国计民生即政治。古人云:不谋大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激励人们前进的重要力量源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也是人们对当下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谐的小康社会建设、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国土景观的塑造都事关国计民生,是当代中国政治重大选项的核心内容之一。风景园林学能以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承担及助力这三大目标的实现,无疑体现了当代风景园林人的政治担当与历史责任。为此,风景园林学要定准位、站好位、坐对位。定位解决学科、专业、行业的着力点与切入点,站位解决观察的角度与认识的高度,坐位则解决影响力和领导力。只要定位准确、站位正确、坐位确切,在全体风景园林人的共同努力下,风景园林学就一定会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在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一道完成好建设美丽中国的使命,同时也使中国风景园林学成为具有世界视域、中国视角、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一门科学,并且在世界学术舞台上起到引领作用。

注:本文于2013年秋便开始酝酿,期间笔者曾与本刊时任主编王绍增先生求教,得到王先生的肯定。不幸,王先生于2017年仙逝,谨以此文悼念之。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空间生态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生态养生”娱晚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讨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