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路
如果说园林是农业城市的产物,公园是工业城市的产物,那么,公园城市是否是新时代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如果我们的城市还处于满足基本功能的城市初级阶段,习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涉及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的内涵、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和方式等问题。什么是公园城市?如何从城市公园转向公园城市?它与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等有什么关系?讨论什么是公园城市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解释领导人的意图,更是要理解之、落实之,从而转变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的跃迁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
任何新的事物和思想都是在延续前人的成果之上,结合实际并发扬光大的结果。
1)“花园城市”的提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的。1898年,英国的城市规划师霍华德爵士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对自然环境的毁坏,以及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大量农民涌入大城市导致的城市病之后,首次提出“花园城市”理论,希望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这是城市生病后再开方子,希望加入“花园”药剂来治病,不敢说城市病可以根治,但至少可以减轻病痛。
2)“花园城市”的实践。从20世纪初开始,伦敦附近的莱斯奇沃思花园城、韦林花园城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等规划建设了一系列花园新村、花园新区、花园城市。新加坡于1967年宣布“花园城市”政策,目标是“确保公园绿地空间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系统,使新加坡的居民感到他们居住、工作、游憩在一个花园之中”。并于20世纪初重新定位为“园林中亲和自然的城市”,由“园在城中”提升为“城在园中”。花园城市概念不是新加坡原创,但其实践却是系统而全面的。它避免了城市先生病、后用药的被动,而是自觉地用“花园”调理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花园城市成了新加坡的品牌。
我国从1992年起推动“园林城市”创建。“花园城市”和“园林城市”名异实同,都是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满足居民的生态、景观和游憩需求。近30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大潮中,园林城市的实践起到了平衡城市公共绿色基础设施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百姓居民的生活福祉,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超过50%的设市城市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其中11个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荣誉,绝大多数城市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定为发展的目标。
以城建部门之力统筹城乡中的山水林田湖草、平衡城市建设中的“三生”严重失衡、努力使城市居民生活在中国的优秀传统园林文化的氛围之中。由于缺少国家和全社会的政策与资源支持,缺少城市整体的系统构建,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仍然局限于部门的资源和能力。虽然推行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法规护绿等有效工作,但是公园绿地仍是要素,在城市这个体系中,绿地系统还排在诸多系统之后。
3)“公园城市”的观念。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同月,他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他讲话中包含了生态、花园、公园城市概念,就是希望居民生活、工作在享有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和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的城市;“公园城市”并非限于技术的视角,更加突出由百姓享有公园式的优质生活方式引领的城市发展。
在国土、省域、市域、中心城市内部,开展全面而系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美好生活。
1)生态国土,自然风景,远离城市的广域空间。毛泽东在1958年就提出过“大地园林化”的畅想[3]。那时的“园林化”目标是在我国从“贫困”奔向“温饱”阶段的一个遥远理想,只有大城市才有像样的公园;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方针,在国家宏观尺度空间要保护好原真的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以生态系统为本底,以精神文化为灵魂,以园林景观为表现的协调发展。
2)美丽乡村,田园景观,靠近城市周边的空间。浙江要投资千亿元打造全省大花园[4],就是在省域和城郊的中观区域尺度上,形成半自然、半人工的农业生态系统和田园风光。田园生活、诗意栖居是在“小康”生活水平后百姓的现实追求。
3)公园城市,优美生活,位于城市中心空间。就是在身边尺度上,在城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密集的人工生态系统中,修复、再造第二自然。我国的城市化率接近60%[5],已进入城市型国家。也就是说,全国大部分人口、大多数GDP的产出、大多数环境问题、大多数百姓的生活福祉,中华民族的未来身心状况与幸福感,都高度地集中在城市,都更加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模式。
通过广义、宽义和狭义的三重公园体系,共同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园系统,3类公园体系相辅相成,各自定位清晰,资源保护责任、功能目标明确,建设方式、服务人群各异。突出城乡一体,整合山水林田湖草,发挥各自的公园体系优势,以及区别的时间和空间,系统地服务于大众。
1)国家公园体系。在国土、省域、市域空间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层面,构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科学利用体系,确保百姓福祉与优雅生活的绿色空间体系,支撑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体系由于其地理位置与资源特质,更多服务于节假日闲暇或距离较远的人群。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
2)郊野公园体系。严格保护城郊荒野,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和田园景观,人工模拟近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半人工化的城镇郊野公园,再现承载乡愁记忆的田园风光。郊野公园由于地处城郊,配备了基本的设施,偏重服务于周末休闲、距离适中的人群。
3)城市公园体系。在城市建成区内,紧密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绿地系统中的各类型公园绿地要突出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等功能。由于城市公园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设施完备,便于精细化管理,着重服务于生活在周边的市民。
中国目前的城市发展仍然很不均衡,呈现为4个阶段状态,彼此存在交叉。
1)负态阶段,表现为功能欠缺的城市。城市以“活着”为起点,先生产,后生活,无暇生态,生产、生活、生态严重失衡;忙于补齐功能短板,治理污染、拥堵、黑臭等城市病,协调居民日常的“吃喝拉撒”,解决人居环境的“衣食住行”。这是环境和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的低级城市阶段。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仍处于这一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
2)零态阶段,表现为人化城市、功能城市。以“生活”为目标,尽量充分、合理地配置公园绿地。我们追求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属于自然的本来面目,天经地义,亘古如此,并非高目标。城市以生产为引领,协调衣食住行,追求职住平衡,产城平衡,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城市以生产功能规划布局为主,同时关注到对百姓的生活服务,兼顾到生态修复和景观优美、健康舒适的环境建设。这是实现基本功能的城市阶段。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处于这种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
3)正态阶段,表现为诗化城市、公园城市。以实现居民美好生活为引领,构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三生”相协调、完善功能设施配套的美好城市。在诗词散文中经常描述的城市风景特色、历史文化、优雅生活、乡愁记忆等个性特点,以及“小城故事、城南旧事”如歌的散文,成为城市突出特点的“调调”和“味道”。城市不论是一首诗词,或是一首歌赋,都将以“生活品位”为追求目标,开始了向更高一层的迈进。生活如诗如画、生态景观优美、生产绿色和谐将是我国城市的努力方向,这是我国城市转型的中级阶段。
4)优态阶段,神话城市、伟大城市。城市以明确的精神追求为最高目标,在健全生态的本底上,保护了自然风景资源、文化遗产,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人民的生活达到了高端品味,城市宜居、宜业、宜游,追求构建“千年城市”目标,为后代留下珍贵遗产。包括古都北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杭州古城,以及首都副中心、雄安新区等,是明确追求精神理想的城市高级发展阶段,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未来。
公园城市跨越了中国城市的初级功能阶段,进入了中级的诗情画意生活方式的发展阶段。
公园城市是新时代质变跃迁:不仅仅是公园在城市规划中先行布局,而是城市的公园化、诗情化,构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型城市。
1)公园引领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将不再局限于风景园林行业内,也不再局限于主管的业务部门,而是以公园城市的概念,引领人居环境学科所涉及的各个学科和行业的进步,是要通过公园型的诗画城市的目标引领城乡发展,促进城市转向诗意栖居的更高层次。公园城市与城市公园的关系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2)满足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美景和美好的物质精神产品和享受,更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公园等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日益成为联系人与自然的平台;优秀的风景园林可以成为国家政务活动的平台,良好的公园绿地可以成为人民群众的优质生活保障。城市中有形的结构、布局、用地、道路等“形而下者”,要为“形而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服务,要为人的本质和类本质的实现服务。城市要从关注实体到关注空间,从注重场所到构建人的关系。
3)“三生”统筹。公园城市将不再是以生产功能为主线,而是以生活、生态为主线,统筹生产等城市功能和活动,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型国家。用中国园林优秀的传统文化,用诗情画意的思想和方法,突出城市的精神追求,激发居民的生活情怀,规划各类功能用地。
1)逆向思维。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方针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是国家释放出的需求强烈信号。我们能否突破传统的公园和传统的城市观念,而以城市公园之“生态、景观、游憩、文化、防灾避险”等特征,构筑城市发展的主线,实现公园引领、城市升级、“三生”融合、人民幸福。
2)学科跨越。我们要从风景园林的独特视角,重新看待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建筑学等各个人居环境学科,而各个人居环境学科都要从公园城市的角度重新梳理自己的工作。但这可能面临两方面的挑战:对大尺度、多专业、复杂系统的城乡规划,大多风景园林师不熟悉;对精神升华、文化创意和生态景观等软产品,大多城市规划师不擅长。
3)总结经验。公园城市必须跳出公园看城市,把城市融入公园之中。从城市的选址、评估、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各个层次与环节,将公园式的生活观念一以贯之,方可实现公园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大气污染、地表水质以及燃气、公共交通、道路、亮灯率、用水普及率等都有了量化的要求,这是我们提升的基础保障。
1)百姓需求引导。在解决了“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小康生活之后,中国城市开始了追求文化、突出精神、找回信仰、重塑诗意、积淀遗产的阶段。通过公园城市建设,构建人才吸引力、城市竞争力、老百姓福祉的综合性城市转型升级。在城市中能够体会到生态的脉动、风景的画境、人文的意境,就是百姓美好的生活享受,就是城市的高端品质特征。
2)国家需求引导。从我国的政务活动推出的城市看,2014年北京Apec会议、2016年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和杭州G20峰会、2017年厦门金砖峰会、2018年青岛上合组织峰会,都是中央认可的发展优秀的宜居城市,都是山水城市、风景园林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城市,在这些城市举办重大国际会议,中央满意、社会认可、百姓称赞。这些城市保持了精神与物质、历史与文化、生态与景观、生活生态与生产的平衡发展。我国城市将进一步从单纯追求GDP目标、配套生活服务的公园指标,转向以公园的功能作为城市的生活体系构建。
3)整合资源引导。公园城市统筹保护与利用自然文化遗产,整合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自然资源,注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提供高端复合的生态、美学、文化、休闲等产品,协调发展城、镇、乡、村美好生活的文明成果,构建城乡一体的生命共同体,构建生态和景观共存的绿地系统,构建旅游与休闲协调的优美生活方式。对国外拿得出手,在国内排得上名,让百姓叫好实用。
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生活翻天覆地,但我们的城市似乎一直在模仿他人、追赶他人,还没有找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1)成就与积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摸索30年,改革开放城市快速建设40年,国内外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在661个城市、2 876个县城、2万多个镇展开。但是几十年过来,有几个城市建设积淀下来文化遗产价值?有几个让国民、市民、社会都一致认可的宜居城市?总结千年发展,中国人的理想城市仍然未能超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城市依托山水,园林引领城市,文化提升品质!仍然没有新城能够替代古城的品牌地位。
2)生活让位生产。城市目前的“千城一面”是表面问题,而更是内在追求的迷失:视经济发展为核心主体,主攻生产,兼顾生活,过问生态;忽视了人作为核心主体的价值,忽视了城市的精神追求,忽视了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例如,北京2004版总体规划征求意见时有专家问:按照容积率计算,北京四环以里1 000多平方千米的城市价格可以计算出来了。但是什么空间能激发市民的诗情?什么地方便于百姓绘画呢?答复是:没有这样的规划规范!现在,由于城市环境压抑,北京市的居民周末大批出城,只想体验一下身心放松的感觉!但是,条条高速皆拥堵,处处景区都满人。
3)城市重塑市民。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但是如果在到处都是高层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中华民族居住和工作心理如何不走向变态?因为不只是超大城市形成“石屎森林”,就是县城也走向了高层高密度的开发模式。百姓生活在其中,工作压力、交通紧张、空间压迫、精神压抑,如何还有情绪“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如何还能激发出人生情怀?没有了文化创作的闲情逸致,谈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中国的人居宇宙观。首先,体悟与构建自然大宇宙、城市中宇宙、园林小宇宙、人体微宇宙的统一整体,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母子之情。其次,城市师法自然的诗画韵律,表达社会秩序和人生理想;必须巧于凭借,负阴抱阳,因山构室,必须要因风景、风情、风水而依托;因环境而立意,由意而象,从象到形;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城市从策划到规划,由规划到计划;最后,才是有形的城市形态、建筑实体、开敞空间、道路交通等实体的结构和布局。
2)城市首先追求的是精神向往,是艺术表现。要先对城市环境本底的品相、品味进行体悟,对城市的品质、品格进行定位,而非仅仅的“政治、文化中心”定位等。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再仅仅是自然和文化遗产先挖掘、筛选、评估,再确定保护空间,而是城市延续其遗产脉络并发扬光大,城市因循之、追求之、服从之;然后才是科技支撑和工程落实,才是功能分区和配套用地。
3)高屋建瓴的思想指导。1982年,园林专家汪菊渊先生指出:“(城市)只有自然景色、建筑与园林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统一,才能成为一个优美的城市。[6]”1992年,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指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设成为一座超大型园林。[7]”1996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访华时所说:“植树种草铺就强国路”,意指通过改善生态和投资环境,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2015年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4)借鉴传统经验。回首大型的皇家园林,如避暑山庄、圆明园等,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座以园林为核心构筑的古代“公园城市”,这是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比如清朝的热河行宫及其设施(城市)建设,康熙皇帝从选址开始,首先要象天法地,从拨动他心灵情感的景观环境入手,先做“定景诗”,捕捉这种心境落实到文字上;再由画师把这种上天与人心灵的互动落实到绘画中;然后开始了通常的规划设计(烫样)程序;最后才是按照科学逻辑思维开展的朝向、坡度、地基承载力评估,分析适宜建设与否?清代三山五园地区就是皇家的第二政务区,北京市总体规划也把今天的三山五园地区规划成为中央政务区,再次承担起高端的政务功能,结合中端的诗情画意欣赏,以及平常的休闲生活体验。
总之,公园城市是一种思想、方向、体系、目标、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目前中国城市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不忘本来,汲取中国的传统风景园林文化;吸收外来,兼收各国城市化的园林景观方面的经验;面向未来,满足百姓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升华中国的城市进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