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观察

2018-01-27 15:59:31任屹抚顺市第四医院普外一科辽宁抚顺11312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9期
关键词:胃体进展开腹

任屹 抚顺市第四医院普外一科 (辽宁 抚顺 113123)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手术的1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180例患者分为开腹组(n=74例)及腹腔镜组(n=1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6/106),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10/74),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具有创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进展期胃癌是指癌灶已经侵入胃壁浆膜层和肌层的肿瘤类型,处于该期的部分患者已经存在远处转移等现象,单纯采用放化疗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对于此期胃癌患者多采取胃癌根治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进展,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进展期胃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笔者旨在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以期为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提供实践指导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手术的1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180例患者分为开腹组(n=74例)及腹腔镜组(n=106例)。开腹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35~75岁,平均(57.73±2.25)岁;肿瘤位置:胃窦部2例,胃体下部18例,胃体中部8例,胃体上部4例,胃底及贲门42例;病理分型:印戎细胞癌2例,黏液腺癌2例,未分化癌4例,低分化腺癌28例,中分化腺癌22例,高分化腺癌16例。腹腔镜组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35~75岁,平均(57.76±2.29)岁;肿瘤位置:胃窦部16例,胃体下部20例,胃体中部10例,胃体上部8例,胃底及贲门52例;病理分型:印戎细胞癌2例,黏液腺癌4例,未分化癌12例,低分化腺癌34例,中分化腺癌36例,高分化腺癌18例。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分型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建立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0mmHg,于腹部作5个小切口,分别在右肋缘、左腹中、右腹中部置入5mm Trocar,于左肋缘下放置12mm Trocar作为手术的主操作孔,于脐下放置10mm Trocar作为手术的观察孔。对盆腔及腹腔进行探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并确定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及胃切除的范围。由患者的右侧开始,使用电钩将胃结肠韧带离断,并对横结肠系膜前叶进行分离,同时对第4d组淋巴结进行清扫。由游离胃右动脉根部对血管进行离断,并对第5组淋巴结进行清扫。由胃网膜右动脉及右静脉对血管进行分离,并对第6组淋巴结进行清扫。将小网膜打开后,沿着肝下缘向上打开胃小网膜囊至食管下端和贲门右侧,并对贲门右侧的第1组淋巴结进行清扫。同时清扫肝总动脉旁和腹腔动脉旁的淋巴组织。使用切割闭合器对远端胃进行连续离断,由剑突下行一长约5~7cm的切口并将标本取出,最后进行胃空肠吻合。对于行全胃切除的患者,首先对脾动脉远端的第11d组淋巴结进行清扫,并使用加锁对脾胃韧带和胃短血管进行离断,同时对贲门左侧的第2组淋巴结进行清扫。在与肿瘤上缘相距2cm的位置对食管进行离断,由剑突下行一长约5~7cm的切口并将标本取出,然后进行食管空肠吻合,并进行肠肠端侧吻合。

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根据常规进行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检验方法,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检验方法,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及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6.15±12.24)mL、(185.75±20.40)mL;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23.15±3.32)个、(23.04±3.36)个;两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6/106),其中吻合口出血2例,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2例;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10/74),其中吻合口出血4例,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4例;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胃癌属于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很典型,极易被误诊或漏诊。有研究显示,约有9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为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特点是进展快,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胃癌根治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进展期的主要手段[2]。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腹腔镜可清晰的显示胃部周围筋膜、神经、小血管等结构,使操作者能更直观的进行手术,对病灶的清除效果也更为显著[3]。笔者体会,肿瘤的分化程度、是否呈弥漫性生长、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均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选择D1、D2、D3方案进行手术,以提高淋巴结的清扫效果,改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4,5]。此外,由于胃体周围结构的复杂性,要求操作者不但能熟练掌握胃体周围解剖结构,还要求操作者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从而有效保障手术的成功。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具有创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胃体进展开腹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22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
中外医疗(2014年9期)2014-01-26 09:12:52
消化不良患者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