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爱上音乐活动的指导方法

2018-01-27 15:32:47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柴燕君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歌唱幼儿园家长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柴燕君

幼儿的学习应该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发现性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性的学习,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也不例外。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玩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打开音乐之门,从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得到积极主动地发展。这一切都需要以兴趣为基础和前提。幼儿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活动中培养的。怎样才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呢?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呢?

一、用适合教学方法,让孩子快乐参加

教学中我尝试采用递进式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是提取出教材中的某一个难点,如节奏。在教授前通过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熟悉音乐的主要节奏,然后以游戏的形式教给幼儿。由于节奏、歌词是幼儿熟悉的,因此新的内容很快就被幼儿掌握了。如在教唱歌曲《小猪睡觉》时,我首先是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再以儿歌的形式将歌词教给幼儿,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然后从节奏入手,通过节奏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活动的内容。音乐教育的方法也有很多,具体实施时会有所不同,不管我们用何种方法,只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态度就能在音乐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用特殊符号标记,帮幼儿准确歌唱

幼儿在学唱歌时常会犯些习惯性的错误,如在《我上幼儿园》的教学中,他们学唱时,第一段唱“我上幼儿园”是慢的,而结尾时的“我上幼儿园”是快的,幼儿习惯性地重复前面的“我上幼儿园”,为了让幼儿避免这种习惯性错误,我在示范时给幼儿做一些适当的引导——用手画长波浪的暗示动作,并引导幼儿了解动作的用意,这样当幼儿再唱到这个地方时,教师只要一画长波浪,幼儿就知道要慢下来。而到后面的那句时我就用小碎步引导幼儿要唱快一些。虽然这些是对幼儿细小的帮助,但适当地给幼儿提供这些帮助是有必要的。

用音乐来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当幼儿午餐时,放一段舒展、轻松、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幼儿的身心放松下来,在音乐声中安静用餐;当幼儿起床后,可放一段节奏欢快、活泼的音乐,可以使幼儿提高兴奋度,精神充沛地迎接下午的活动。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幼儿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三、量体裁衣——寻找唱歌学习的活水源头

让音乐教学成为幼儿快乐的游戏天堂。怎样调动孩子在歌唱活动中感受美和表现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在歌唱时感到轻松愉快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只有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才能激发他们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歌唱,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在幼儿歌唱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幼儿歌唱——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些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明显偏离,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

四、激发兴趣——体会歌唱学习的真实情感

要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让幼儿歌唱。可以尝试一些不同风格的歌曲,如轻松欢快的《蜗牛与黄鹂鸟》、贴近生活的《可爱的家庭》、欢快激昂的《黑猫警长》、凄美伤感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等。在选择歌曲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到歌曲不同的曲风,而且要注重每首歌曲给幼儿带来的深刻教育意义,如《乌鸦喝水》这首歌曲,我们不仅能通过歌唱让幼儿了解乌鸦想了什么样的办法最后喝到了水,而且通过演唱歌曲让幼儿养成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使歌曲有更深的教育意义;再如歌曲《读书郎》,通过幼儿的演唱,可以让幼儿养成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怕风吹不怕雨打,坚持每天上学的好习惯;凄美伤感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可以让幼儿在演唱中了解二小放牛郎的经典故事,从而在演唱中对二小的勇敢精神产生崇敬之意。

五、分析点拨——展开唱歌学习的灿烂天空

1.创设意境——激发幼儿“唱”的内在动机

轻松自然的氛围能让幼儿放松自己的心情,更加投入到歌唱活动中来。家长可以在家中张贴歌曲的板报和节奏图,创设浓郁的环境氛围,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歌唱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感受美,自由地模仿和学习,让歌唱活动像游戏那样融人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学得自如,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2.抛砖引玉——引导幼儿习得“唱”的方法

在幼儿的歌唱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方法,避免幼儿单一、乏味,出现对歌唱活动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在教孩子学唱歌的过程中可能有过这样的现象:幼儿对一两句歌词没有完全学会,家长便反复地教唱这两首歌曲,通过几遍教唱幼儿还是没有完全掌握,这时候家长的心里也很着急,急于想达到预想的结果,便往往忽略了幼儿此时的心情——他们已经开始对这两句始终唱不会的乐句反感和抵触了。所以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可以采用对唱、领唱、轮唱等多种方法,给幼儿的学习过程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以此提高幼儿注意力,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到歌唱中来。

3.理解歌词——让幼儿体验“唱”的乐趣

一些家长教孩子学唱歌的过程中会抱怨:一首曲子如果过长,幼儿往往对里面的歌词记忆困难,可能几个回合下来,孩子还不记得歌词,更不用说什么有表情、有感情了。其实,有这种焦虑是因为家长太注重教学结果了。记住歌词在歌唱中的确是关键的一步,但如果一味地让孩子记歌词,而没有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孩子没有掌握唱好它的方法,那么歌唱有何意义呢?

在歌词的记忆上我们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记忆,如情境创设法,比如教《乌鸦喝水》,可以准备一只瓶口很小的瓶子,里面放半杯水,然后家长假装乌鸦飞来飞去,飞到瓶子前说:“我是一只小乌鸦,我口渴了,可是这个瓶子里的水喝不到怎么办呢?”这样的游戏情境往往使幼儿一下就能集中注意力,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喝水的办法,帮助幼儿将歌曲中的歌词记忆到位,这样在演唱的时候幼儿就能轻松自如地唱出歌词。另外还可以使用故事导入法、动作表演法、图谱演示法,通过不同的记忆方式可以让幼儿能更快速地记忆歌词。

4.创编歌曲——发挥幼儿“唱”的主观能动性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学会创造,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内容,教育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声音”,因此首先要引导孩子大胆地创新,独立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特别爱唱流行歌曲,而且唱得有板有眼。如奥运会期间《北京欢迎您》的歌曲,哪个不会哼上几句?所以,可以鼓励幼儿运用熟悉的曲调,自己进行创编歌词,幼儿在创编过程中想像力得以充分发挥。在歌曲创编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创编的成功和快乐。

六、快乐展示——构筑唱歌学习的情感舞台

歌唱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幼儿成为歌唱家,而是让幼儿理解歌曲,运用自己的声音去诠释歌曲,从而身心获得愉悦。往往参加了一个学年歌唱活动的幼儿都能演唱多首歌曲,可到底唱得怎么样呢?我们需要以展示的形式寻求答案。可以请家庭成员当观众,让幼儿以“小歌手”的身份亮相,以最优美动听的歌曲向家长展示。虽然家长不是专业人士,但家长可以对幼儿的表演给予热情的鼓励,让幼儿在这种鼓励当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潜移默化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让他们体验到更多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歌唱可以使一个人的性格变得开朗,歌唱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歌唱更可以让你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幼儿在歌唱中只要感受到了快乐就跨出了歌唱目标的最大一步,相信每位孩子都能在歌唱中越唱越快乐!

猜你喜欢
歌唱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为你歌唱
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爱“上”幼儿园
歌唱十月
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