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晓峰 邓益森 何宇辉
67岁的赵大爷两个月前解小便时发现尿色有点发红,像洗肉水似的,当时赵大爷并未感到有什么不适。而且之后几周也没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就没在意。就在一周前赵大爷又出现尿色发红的情况,而且排尿全程都是红色的,这下赵大爷吓坏了,家人赶快带他到医院泌尿外科检查。经过检查发现,赵大爷的膀胱有占位性病变,医生给赵大爷安排了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是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1998~2012年登记的膀胱癌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为:男性11.41/10万,女性3.51/10万。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年均增长率为4.76%,略高于女性的4.32%。总的来说,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为了提高中老年朋友们对膀胱癌的认识,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下膀胱癌的各项知识,让大家对膀胱癌这个疾病有个初步的了解,以便有需要的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70%~98%的患者有此症状,血尿一般可自行减轻甚至停止,患者易误以为症状好转或自愈而耽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多因肿瘤坏死、溃疡或并发感染所致,此时多为晚期。晚期膀胱癌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腹痛、严重贫血、消瘦等症状,出现盆腔广泛浸润时可出现腰骶部疼痛及下肢水肿。
对于有间歇性的肉眼血尿的患者需进行膀胱癌的筛查,尿常规可以发现肉眼不易发现的显微镜下血尿。而多次进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对初步筛查血尿患者是一简便、无创、经济的方法。检测尿液中的核基质蛋白22(NMP22)可以提高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另外,B超可以测量出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基底部宽窄等基本特性,并可发现上尿路有无肿瘤,是一种易操作、无创伤、可重复的检查。怀疑有膀胱癌的患者还应该进行膀胱镜检查,利用膀胱镜可全面窥视膀胱内情况.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生长方式、基底部情况及周围情况。通过取活体组织行病理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浸润程度等生物学特性,这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
手术仍是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膀胱癌的方案,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病情来制订。目前一般还是以手术为主,并综合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此术式的优点是损伤小、恢复快,非常适用于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并不适用于多发、浸润较深的膀胱肿瘤。
膀胱部分切除术: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建议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对于不愿意行膀胱全切的患者,可考虑选择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但因膀胱癌易复发,需要术后密切随访,必要时行全膀胱切除术。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此术式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术后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尿袋并定期更换,尿液不再从原尿道排出,而是经腹壁的造口流出。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尿液还从原尿道排出,生活质量较高,但此术式需要确保尿道的内切缘没有肿瘤残留。
由于膀胱癌复发率较高,保留膀胱的手术患者,均应在术后进行膀胱内药物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通常不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对于暂时不能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病例,放疗和全身化疗具有一定疗效,部分患者还可以考虑生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膀胱癌患者在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后,有约一半的患者两年内肿瘤可能出现复发。膀胱癌复发的原因很多,其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容易复发的癌症,就算是手术,也难保不再复发。癌细胞会随患者的血液循环到达原位癌以外的膀胱处或者其他器官,如术后患者继续吸烟或接触致癌物质也容易引起复发。另外,术中也可能存在切除不干净的情况,所以一般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24小时内做膀胱灌注化疗和维持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8次后改为每月灌注1次,共1~2年。
膀胱癌的预后生存期需综合多项因素判断,与其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另外肿瘤大小、复发的时间和频次、肿瘤数目等因素也对预后有较大影响。浸润前列腺、子宫、阴道及盆壁等邻近器官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对于此类患者可适当采用姑息性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可减轻症状并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