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改革建筑劳务用工制度,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做好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组织起草《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按照征求意见稿要求,凡是我国境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建筑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作业的建筑工人应经过基本安全培训,并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登记。
现场施工过程中,人是核心要素之一,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是保障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筑行业生产所包含的内容决定了施工人员的复杂性,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往往需要不同部门、不同技能等级、不同类型工种的施工人员共同配合完成建设目标。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力密集的行业,管理好施工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施工现场往往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施工人员流动较为频繁。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很多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一方面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对施工人员自身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隐患。此外,工资发放监管也一直是劳务管理头疼的一个问题,施工现场人员众多、流动性大,缺少能够有效监管工资发放到位的工具手段,从而造成施工人员讨薪难、维权难等现象。
建筑工人实名制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既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又能促进工程顺利进行,缩短施工周期和减少成本投入,并能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素质技能,通过培训、宣讲等手段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升人员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建筑工人实名制强化行业监管职能,提高从业准入门槛,它给施工人员带来更多的保护与关爱,成为施工人员长效有力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