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杰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0066)
毋庸置疑,音乐商品化发展对于音乐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音乐文化与商品化发展之间始终存在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因此,如何在保证大众传媒经济的同时让音乐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得以体现、传承和发扬成为了当今音乐文化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
大众传媒经济的发展与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大众传媒经济的发展应该是音乐文化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正如当下已有的诸多事实表明,大众传媒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开始花时间和精力关注、欣赏和挖掘身边的音乐文化,经济对音乐文化的发展有间接性的促进作用,但不属于决定性因素。从某种程度而言,音乐文化属于人类精神层面上的产物,在大众传媒经济时代下一味的从物质层面对其进行评价是不可理的,换句话来说,就是音乐文化的创造、发展和传承等不能全通过传媒经济的发展程度来展现。大众传媒经济对音乐文化的发展必然是存在影响的,但由于音乐文化有着本身的发展规律,因此要在尊重音乐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大众传媒经济才是健康、长久的发展之际,也是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重点。
包括音乐艺术传播在内的任何事物都具备两面性。大众传播过程中,音乐艺术有部分商业属性存在,是人们的精神产品之一。故而,在当前大众传媒发展中,音乐艺术一旦结合了经济效益就会有部分负面效应产生[1]。而快餐文化环境下,流行音乐的精神日益庸俗,大众审美情趣日益低下,评论流行音乐的这一行为不断朝着散播小道消息、暴露乐坛内幕、哗众取宠这一商业性方向转化。针对流行音乐和大众传媒而言,大部分听众在思考时是不具备能力深入进行的,该时代中很少存在以人文精神对流行音乐予以关注的评论家。
1.现代音乐要想被大众听到,在创作初期便需经历重重“关卡”运作。音乐作品要想在大众眼前呈现,需以层层筛选、精美包装才可实现。当前,乐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使用较为频繁的名词,即音乐商品化包装。通过现代商品营销学可发现,我们需在商品进入市场前予以包装设计,在宣传的帮助上走进大众视野之中。然而,对于音乐创作而言,该包装与原有音乐内涵、创作者所想传达的精神并不相符。目前有大部分唱片公司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都会与经纪人夸大宣传,以致于大部分音乐原有韵味缺失,原有的音乐价值也不复存在。
2.我国唱片业也步入过辉煌时期,该时期中大部分不法商贩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违法进行盗版音乐产品的制作,以致于音乐市场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而在我国近年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背景下,电视广告逐渐使用了各类原创音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对他人音乐作品滥用的现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媒体仍需长期报道知识产品的保护知识,以便更多的人了解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3.在人类活动中,创作行为是精神活动的一种,音乐创作者以创作过程为根据可实现蕴含与作品中的意义的体现,通过音乐与大众之间的有效互动,将精神上的享受提供给大众。然而,一旦创作行为涉及了金钱、利益,那么音乐艺术原有的精神享受就不复存在,音乐创作价值、意义也逐渐失去应有的色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艺术商品化这一趋势必然发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然而音乐艺术商品化的同时也需维持应有的精神价值。
1.音乐艺术为创作发展提供动力
上世纪30年代期间,著名的音乐艺术的影视音乐创作家包含中国的聂耳、冼星海;苏联的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肖斯塔科维奇;法国的达利乌斯·米约;美国的伦纳德·伯恩斯坦、艾伦·科普兰等,他们都为电影作品的音乐创作付出了辛劳[2]。这些音乐作曲家的创作,不但使其自身艺术创造得到了有效丰富,同时也将一定的内涵提供给了影视作品,并且还将精神财富提供给了大众,为影视作品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上世纪50年代后,世界各国逐渐流行了音乐剧,这也是音乐艺术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当前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音乐艺术创作的发展。
2.音乐艺术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动力
大众的传播是科学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音乐艺术可将大众精神与物质方面的需求满足。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推动了音乐的商品化,其生活也对音乐有所需求。故而人们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将音乐需求满足。音乐艺术稍纵即逝,科学家也在不断研究如何借助科学技术记录声音,这也是留声机、录音机、磁带、MP3、MP4产生的缘由。这也在某种程度了说明了音乐不但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同时还能使大众精神与物质的需求逐渐得到提升。
3.音乐艺术可促进社会价值的创造
经济与科技时代下,人们也逐渐提高了音乐精神商品的要求,音乐商品市场不但能将更多的经济效益提供给社会,同时还使得大部分音乐人才拥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平台。故而,立足于社会价值创造来说,音乐艺术能为音乐发展提供大量正面效应。
纵看我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象征。目前音乐文化的传播形式以网络媒介为主,音乐文化属于一种大众文化,透过音乐文化能看到大众精神,听到社会的主流心声[3]。但随着大众传媒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流变成了各种形式的唱片、音乐商演以及造星运动等,越来越多的音乐都像失去了灵魂的“空壳”,而这个“空壳”还被华丽的包装起来。
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音乐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就整个社会而言,不仅只有知识分子或者文化经营有发言、表达心声的需求,整个大众都有欲望以任何一种形式来发泄自己的思想情感,让自己的个人权利得到表达,而音乐对大众而言就是很好的一种表达形式。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就有雅俗之分,但无高下之分,因此在大众传媒经济下的音乐文化发展与追求不应该局限于完美的技术性或者丰厚的商业利润,更重要的是音乐人个性的完善以及思想的深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音乐文化自身的价值。
也正式因为如此,大众传媒经济时代对干净、有灵魂的音乐需求更加强烈,创作型音乐人是当下最缺的,也是音乐文化未来发展道路上最受欢迎的。因为这类音乐文化追求的不是市场需求,而是由心而发的生活感受或者更高层次的思想境界。围绕这类文化含量更高的高品质音乐作品是音乐文化在大众传媒经济时代下的未来发展趋势,恰当把握商业化的发展程度,让音乐文化对社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大众表达情感和想法的另一种语言,具有先天的大众文化特征。当前在经济发展中求得生存的音乐文化需要人们从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提高对其的重视,让音乐文化光彩在大众传媒经济下继续大放异彩,往更高品味和更高文化含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