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永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广和云贵地区出现了可怕的疟疾,而特效药奎宁丸当时还未普遍使用。边远地区的百姓多乞求仙婆施法驱邪或请巫医制符水喝来治病,因此死亡率甚高。广州名医梁培基以他特有的眼光,大胆地推出了一种自制的治疟疾药物,疗效显著。为了让老百姓尽快了解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梁培基动了不少脑筋。
当时,在广西、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批行迹特殊的人,他们专在闹市醒目位置的墙上书写“梁培基”三个大字。过了半个月,这群人又在“梁培基”三个字的下面写上“发冷”两个字,惹得大家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认为此乃仇家对“梁培基”的攻击行为。“梁培基发冷”五个字在通衢要道的墙上保留了月余后,这群人又在“发冷”二字下面加了一个“九”字,变成了“梁培基发冷九”。粤语“九”与“狗”同音,故见者初则忍俊不禁,继而捧腹大笑,此事一时成为各地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又过了一个多月,这群人突然在“九”字中间加了一点,变成了“丸”字。至此,包袱抖完了,人们才明白原来是“梁培基发冷丸”,正是梁培基研制的治疟疾良药。这样一来,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药。
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号称“制片大王”的张善琨投拍了电影《夜半歌声》。为了给这部电影造势,张善琨亲自上阵,给《夜半歌声》策划了一则广告。
当时,上海新世界与国际饭店中间挂了一张足有8层楼高的《夜半歌声》大海报。画面是根据电影情节设计的,上面画着剧中人物宋丹萍手拉着李晓霞,两人四目圆睁,惊恐万分,似有所见。而在广告的最下角,画着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妇,手举烛台,弯腰驼背。最吓人的就是那支蜡烛。
原来,广告的最下角时间长了被风吹裂,一有风吹便微微抖动。一天晚上,北风一刮,画面上的那支蜡烛便飘忽不定,好像烛火忽明忽暗;那老妇也跟着前仰后合,好像突然变成了活人,要从画面上走下来似的。恰巧在这时,一名妇女带着孩子从此经过,忽见此等怪状,吓得昏倒在地。第二天,上海的娱乐版头条就是:《<夜半歌声>真恐怖,广告吓死人》。经此一事,《夜半歌声》在上海顿时火了起来,张善琨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