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军
创新教学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就是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适应性策略,关注学生的认知标准和心理需求,引导学生进行自发探索学习。创新教学理念同样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要求,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尊重学生,体谅学生是一位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实施体罚等暴力手段,要以温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备课,优化练习,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创新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脱离传统教学的被动地位。创新教育即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当下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
国家最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将有效教学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随之应用到每个课时的练习设计之中。结合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形势和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必须加强体育教学的练习设计环节,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通过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找寻最高效的练习设计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全面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教育理念的推行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然而这些改变有正面性也有负面性,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广大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练习设计与教学环节上,逐渐找寻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有小部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练习设计方面尚不能真正投入,不仅随意盲目的选择练习项目,缺乏针对性,而且练习方式过于单调,形式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引起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反感,根本无法达到练习的效果,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与其他文化课教学不同,体育课堂教学必须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保证学生体力和智力的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1 缺乏对体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2.1.1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偏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行新课程教育改革,在课程改革中明确强调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多数高校并没有将这一倡议贯彻落实。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学校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本校教学质量的标准,升学率高低成为各校的攀比指标,因此,各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明显存在偏颇,文化课课时远远超出体育课课时,在一些毕业班的课程教学中,甚至存在文化课挤占体育课的现象。
2.1.2 学生和家长未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对于体育课时较少的现象,学生和家长基本习以为常,甚至有些家长持以鼓励态度。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将孩子送到校园的最终目的是让其能够考上一所名校,脱颖而出,他们认为体育课会占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在主观上即存在认知错误,没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给学生带来的益处。俗语有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更能够促进其大脑发育,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体育教学方式存在漏洞
在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般选择跑步和体操等常见的锻炼方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所训练的体育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体育课对他们来说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校方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把握不透,未能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体育教学存在很多漏洞,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重视,应用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3.1 改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引导式教学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教育理念不断发生变化,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基本拥有完全的控制权,主导整个课堂,课堂内容由老师经过提前的备课决定,学生只能对课堂上的知识被动接受。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课堂围绕学生展开,以学生为中心,该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近年来不断被提出,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间发生了很大改变,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而展开,重点在于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中。体育教学里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动机,并且注重开展各种师生互动活动,进而逐渐完善和改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顾名思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学生占据主导地位,遵循学生的意愿开展教学活动。在以往的旧式教学体系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一直处于被支配地位,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压力,打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难获得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创造型人才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脱离传统教学的囹圄,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转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3.2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课时目标的集合体,教师必须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该目标既要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紧紧围绕每节课时的课时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构建能力框架,发挥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益。同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注意要尽量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进而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反而得不偿失。
课程改革新要求,目标引领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在课时教学目标的定位基础上,更加具体化,整合课时目标形成教学目标。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体能水平不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存在差距,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状况和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学选定符合大众群体的合理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进行练习设计。
具体细分到课时目标的制定,首先必须统筹全局,根据总体教学目标,决定每节课时的学习内容,明确每个课时要解决的练习目标,制定具体的、层次化的课时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的设定,采用更合理、有效、实用的手段。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只有明确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认定目标,集中注意力,进行有的放矢的、切实有效的学习,才能避免学习陷入盲目性和随意性。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课堂设计,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教案能够完全适应所有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选取教学方案,根据课时目标和教学目标,结合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度,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协调学生情绪,鼓励学生以最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
3.3 教师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参与,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而且教师正确的示范动作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最多的知识,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和心理负担。同时教师的帮助与保护动作的到位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增强学生练习的勇气,提高学生练习的效果,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青春洋溢,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理,引导得当的情况下极易养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接触这类事物,并积极参与该事物相关的活动,表现出极大热情。
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学习与实践不断的反复交替循环,因而传统教学中,由体育教师单方面指挥学生进行学练,时间久了学生必然产生逆反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到教师的主导地位,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程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堂娱乐性,我国当下的体育课程设置过于古板,课堂氛围不够轻松活泼,但体育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注入活力,这样一来,体育课也就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功效。教师主动参与教学能够充分带动课堂积极性,让学生们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行充分的锻炼,进而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
3.4 整合器材(场地),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体育教学一般处于室外,因此对器材和场地有着特殊的要求,高质量的体育器材和舒适的体育训练场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随着学校的发展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不断丰富,现在我们的体育课内容丰富起来了,除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基础体育器材,飞盘、轮滑等的使用填补了原有器材的空白,为学生增添了新的体育项目。同时器材的改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效性,如软式排球。
场地资源不仅仅是指学校所建设的体育馆、操场等场地,还包括了许多周围的自然资源,如学校附近的山丘和湖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新的体育教学方式,为学生带来新鲜的体验,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有时可以带领学生徒步走到附近公园,在公园中进行爬坡等的练习。
3.5 改变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大面积提高。
3.5.1 分层次分段教学。体育实践课通常在操场上进行,具有的空间大、外界的干扰素多的特点,而体育教学只有组织得十分严密,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才能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根据体能的差异,将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划分,如在跑步训练中可以根据体力的强弱差三个等级,将学生分为长跑训练组、中长跑训练组以及短跑训练组。
3.5.2 按技术分组教学。根据学生对某一技术的达标程度进行分组。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篮球掌握情况的不同,将学生分为运球训练组、投球训练组、传球训练组等。
3.5.3 按性别分组教学。初中生正是发展成熟阶段,性别差异是学生在体育中表现出来的不容忽视的明显差异。男生擅长速度与力量,女生则在灵活与柔韧性方面占优势,还可考虑到学生性别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在中学选修内容教学中推荐女生选择羽毛球、跳绳、健身操等,男生选择篮球、足球、武术等。
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必须要培养敏锐的课堂观察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整体表现,更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走出体育学习的误区,帮助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更新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吸取经验,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
[1] 田洪.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学理论,2014,(21):223-224.
[2] 靳昭.深化课改品质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7):226.
[3] 黄旗山.试析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2):8-8,10.
[4] 祝娅,黄依柱.认知心理学视域下体育教学方法分类模式的创新及重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5):46-49,70.
[5] 周若峰.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评《体育教学方法手段新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15,(10):后插9-后插10.
[6] 袁浩,吴本连.加强体育学习方式的学理研究 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的实践创新[J].运动,2015,(14):6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