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脉在虚实证中的机理探析❋

2018-01-27 04:16刘嘉妍许军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有数麻黄汤脉象

刘嘉妍,许军峰

(1.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2.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数脉,《中医诊断学》描述其为: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脉搏每分钟约在90~120次之间)[1]。临床见到数脉时,因“数脉为阳热可知”,而常以热证辨之。然而在《景岳全书·脉神章》有论:“数脉有阴有阳……外邪有数脉……虚损有数脉……疟疾有数脉……凡邪盛者多数脉,虚甚者尤多数脉。[2]”可见其他证型亦可见到数脉,故笔者对虚实证中所见数脉的脉象特点及其机理进行分析。

1 虚证数脉

1.1 虚热证见数脉

虚热证由于阴液耗损、阳气偏亢,常可见到数脉,其脉数而细。《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解释为:“数为阳盛,细为不足,故曰伤阴。[3]”病久津液、阴血亏虚,阳气亢盛或虚热内生,均可导致脉率加快,同时由于阴液不足难以充盈脉道,脉体细小,故见细数脉。虚热证中的细数脉亦可兼有虚、涩之象,此为精血亏少、津液耗伤、脉管不得充盈、血行不畅所致。

1.2 虚寒证见数脉

虚寒证中数脉多见于久病元阳耗损。《四诊抉微·六纲领对待主治》中阐述久病数脉的脉象多为:“浮数空软。[4]”《诊宗三昧》论述其为:“虚劳多有数脉,但以数大软弱者为阳虚。[5]”久病阳虚之人脉象虽数却是数而无力,多为久病耗损元阳:“元气不能安其宅”,虚浮于上,虚浮之阳引动脉数,脉内阳气不足,故而取之无力。

1.3 危证见数脉

《景岳全书》中提到:“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6],指出危证病人若见数脉可见其虚损之重、病情之危,其危证多由“元气虚极莫支”或“精血消竭”所致。《诊宗三昧》总结为:“大抵虚劳失血喘咳上气,多有数脉。[7]”即阳虚阴盛,逼阳上浮或是阴液精血耗损,无以敛阳,阳气外越导致的脉数。此类亡阳或亡阴的危急病症,虽可见脉数,但更应该结合其他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及时救治。

2 实证数脉

2.1 实热证见数脉

数脉属阳,临床中以实热证最易见到数脉。《脉经》有云:“数即有热。[8]”《濒湖脉学》中亦云:“数脉主腑,有力实火,无力虚火。[9]”实热证中,体内邪热或阳气亢盛,邪正交争剧烈,气血受到邪热或阳气鼓动而运行加快,同时正气未虚,脉道充盈,脉搏有力。除此之外,数脉的浮沉之分还可帮助判断疾病的病位。如《四诊抉微》中提到:“浮数有力,是热在表……沉数有力,是热在里”[10],所以诊脉之时,当尽量获取更全面的脉象信息以辅助诊治。

2.2 实寒证见脉数

《伤寒论》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一般来说,麻黄汤证常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等症状,属于典型的表寒实证,其脉象常为浮而紧[11]。但此条中却提出“浮而数”亦用麻黄汤,麻黄汤证中风寒束表、营阴郁闭、正邪交争而导致有发热,此处脉数应与卫阳不得宣发而于脉内进行的邪正抗争有关。风寒外束故脉紧,病位在表,故脉浮;脉内正气充盛与邪抗争,邪正交争加速气血运行故脉数。

寒实与热互结也可见数脉。《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中载有:“脉数弦者,当下其寒。”清·喻昌分析温下法时曾对此条原文进行了解释:“其曰当下其寒,谓阳中有阴实之邪可下。[12]”寒实结于肠,脉见弦紧,但同时若寒实久积便会渐生郁热,寒实与热相合脉见弦数。

2.3 疟疾见数脉

疟疾,感受“疟邪”所致,为“寒热之交争也”。疟疾病位在少阳,少阳为枢纽,疟邪出入,正邪交争,虚实阴阳变换,故人体出现寒热往来交替之象。疟邪入于阴位,与之相争则寒,此时脉偏弦紧;当疟邪出于阳位,病邪与体内阳气抗争[13],阳盛则热,热鼓动气血运行加快,此时脉偏弦数。

2.4 痈疡见数脉

《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均探讨了痈疡脉象:“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痈疡初起或成脓之时恶寒脉浮数,不同于一般的表寒证或实热证,这是由于痈疡起自身体局部,正邪搏结之处。正邪交争日久,血气蕴结化热而成痈;热积不散,肉腐血坏而成脓。体内有痈疡脓血,即为有一团难以散开的郁热,热则可导致数脉。

3 结语

数脉为临床常见脉象之一,其主证远非单一的热证,还可见于虚寒证、虚热证、虚证危重、实寒证、疟疾、痈疡等。虽然热证多可见到数脉,但更要注意数脉在其他证候中的意义,同时参考整体脉象及临床症状,对疾病进行辨证分析。

中医是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学科,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更需注重这两者的应用,整体把握和分析病人的脉象特点,结合更多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猜你喜欢
有数麻黄汤脉象
有数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论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
麻黄汤证与伤寒的对比研究
美菜网“有数”种菜人“有谱”
数据分析报告:2017两会教育热点,这样读更“有数”
看病花钱,心里“有数”
以《伤寒论》为纲探析麻黄汤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