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悦 于少勇
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其实是由心智模型的概念引申而来,Rouse和Morris是率先提出心智模型定义的学者,二人认为将人们对系统目标、系统功能及预测系统状态的一种描述称为心智模型。1989年,Johnson-Laird也对心智模型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心智模型可以起到使人们预测或了解周围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或措施的作用。
当人们面对周围的环境与情况的变化都会通过自己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型。那么在一个团队中存不存在团队成员所共有的心智模型呢?针对此问题我们就展开了针对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研究。Cannon-Bowers,Salas和Converse是最早提出共享心智模型定义的学者,他们认为共享心智模型是团队成员共同拥有的关于团队任务、设备、成员关系和作业情境等的知识结构。Mohammed等人提出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成员不仅共享知识结构, 还包括相似的态度或信念结构。我国学者白新文和王二平二人将共享心智模型定义为团队成员所共同有的知识结构可使成员对团队任务形成正确的解释或预期,为了适应团队任务和其他队员的需求进而调试自己的行为。徐寒易和马剑虹认为共享是多种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分析和测量时可从同异质和依赖性上进行实践,共享心智模型还包括具体的底层构架和上层的抽象构架,以及指向共享内容的信念或态度。
共享心智模型可以使团队成员在需要密切配合和的时候能够有默契的尽快的完成团队任务,为提高体育团队绩效水平和解释不同体育团队之间的绩效差异提供了思路。运动领域的团体项目, 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成员之间需要极高的相互依赖程度,团队目标需要依靠队员间达成极佳的配合默契程度。在训练和比赛任务中,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协同作战,默契配合才能顺利并高效的完成训练或比赛任务。这些特点决定了运动领域中的团体项目是研究共享心智模型的适宜选择,由于针对共享心智模型研究的时间比较短仅有20余年,目前国内针对运动领域共享心智模型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一些文章也主要是针对球类项目展开的,下面主要介绍我国学者在运动领域共享心智模型的研究情况。周莹等人在关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实验研究中证实团队共享心智模型发展水平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于少勇等人在研究中指出,运动员对团队成员的能力信任和整体性信任,二者在团队合作绩效和团队互依性间均具有完全中介的作用。余金龙通过研究提出,在实际比赛过程中,竞技共享心智模型程度和相似性越高,则团队绩效也越高,并且竞技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绩效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团队绩效提高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路径。直接路径是指团队成员的心智模型一致性程度的提高影响着团队效能水平的提高。间接路径是指共享心智模型可通过优化沟通和协调团队过程间接提高团队绩效的水平。总而言之,团队成员在执行任务时具有相同的认知结构,可促使团队成员在不同的状态、任务情境下对行动和需求具有一致的解释和预期,团队的绩效水平会随着团队成员的默契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基于此,我们认为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关于共享心智模型、团队绩效与团队互依性三者之间的关系,1994年Klimoski等人通过研究得出,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水平会随着团队互依性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后续有研究者提出,对于需要团队成员间互依才能完成的任务,共享心智模型可以起到提高团队绩效水平的作用,但对于无须成员间协作就可完成的那些任务,共享心智模型对的绩效水平的提高无显著作用。但事实上,我们不能把团队成员看作相互独立的个体,团队成员之间一定存在某种程度的互依性。任何团队都存在一定的互依性,只是不同团队具有不同程度的互依性而已。Kozlowski和Ilgen认为团队互依性会分化团队的内角色,如果承担不同角色的团队成员都具有相似的心智模型就失去了团队角色分工的意义,这时在一个团队中成员互依性反而不利于绩效水平的提升。为此我们得出,团队互依性越低, 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即团队互依性对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绩效起着负向调节的作用。
随着针对共享心智模型的研究20多年来的不断推进,研究方法也从早期的文献分析法发展到现在更为严谨的测量法。共享心智模型的主要测量法有概念映射法、相似性评定法、卡片评定法和问卷调查法,下面我们就针对以上四种常用方法逐一进行解释说明。
概念映射法是通过作业分析概括出一个完成团队作业所必备的概念集合,再确定出一个有先后顺序的作业流程图,使团队成员从概念集合中选取自认为完成团队目标所必需的步概念,并将其填入流程图中。Marks等人在研究中将3人组成一个团队,通过赋值的方法求取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指标,再将指标通过数据分析评定出团队成员概念图的相似性。
相似性评定法是通过分析概括出团队作业的核心概念,并通过对偶比较,使团队成员评定出两两特质之间具有关联程度的矩阵。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叫做Pathfinder和多维标度,Pathfinder是一种分析相似性评定数据的电脑程序。它可以使相似性评定矩阵转换成由节点和连接连线组成的网络视图,该图展现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可对心智模型进行直观的呈现。Rentsch和Klimoski在研究中也是运用多维标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矩阵进行相似性评定。
卡片分类法是通过作业分析概括出团队作业中的核心概念,将每个概念分别写在一张卡片上,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团队成员将卡片进行分类,将每位团队成员的分类结果形成一个下对角矩阵。
问卷法是现场研究最为常用的方法,问卷的内容是对团队作业、情境条件、成员的行为等进行描述,团队成员可通过量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James等人通过实验和研究,提出用组内一致性指标来衡量团队成员的一致性的方法。后来经过Dunlap等人的发展,现在问卷法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调查方法了。
随着团队的不断发展,团队成员间交互式记忆的增长会对沟通认同等因素的重要性起到减弱的作用,团队规模增加则会减弱分布式共享心智模型与合作有效性的关系,但由于团队规模越大,团队成员对目标及沟通模式的认同就会越重要。影响共享心智模型的因素有很多,通常我们比较认同Kraiger和Wenzel的理论,该理论是从环境、组织、团队和个体四个层次来进行论述的,接下来我们就从体育学角度出发,对这四个影响因素进行解释说明。
首先是环境因素,在一个体育团队中,团队文化影响着团队成员的态度进而影响着团队的运作,集体主义的文化取向或个人主义的文化取向对共享心智模型的建立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其次是组织因素,体育团队的组织形式、激励手段、薪酬水平等众多因素会对共享心智模型的建立产生影响。然后是团队因素,简单的比赛或训练任务会促成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当遇到复杂的比赛或训练任务时共享心智模型决定着体育团队的成绩的好坏。最后是个体因素,每个运动员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体育团队中要注意区别对待的原则。
在体育竞赛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比如A队和B队进行比赛,无论从技术还是战术,A队队员的个人水平一般要高于B队队员,但A队最后输给了B队。这种类似现象在各个项目或各种规格的比赛中都屡见不鲜。团队的默契配合是团队在比赛中得胜的重要因素,配合默契的团队不一定是个人竞技能力有多强的团队,但是一定是具有良好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团队共享心智模型这一概念,为提高体育团队默契程度和竞技成绩提供帮助。
任何关于团队合作的研究,归根究底其研究的对象还是人。在人们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毕竟个人的价值、能力和力量是有限的,个人力量在借助团队平台时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团队成员要明确团队目标。一个体育团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团队中的每个运动员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在比赛场上,所有的团队成员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取得比赛的胜利,为了这一共同目标,运动员在赛场上应当团结协作,顺应队友的需要并适时做出调整。
应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氛围,团队精神和团队氛围直接影响着团队成员的共享心智,只有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团结一致的团队氛围,才能促进良好团队共享心智的形成与发展。团队成员相互间的信任度和亲密度有助于团队精神和氛围的培养,所以团队成员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培养一定的默契程度。教练员要在团队精神和团队氛围的建立中起主导作用,应倡导运动员注重团队协作。
要充分发挥教练员的积极作用,教练员对于体育团队而言是重要的领导者和主导者。教练员在体育团队中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地位以及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教练对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练员应当促进团队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团队秩序和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领导体育团队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名次和比赛的最终胜利。
共享心智模型概念的提出为体育团队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许多启示,但由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是个新领域,所以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从共享心智模型的定义上,共享心智模型的定义不是单一的固态的,而是多层次的动态的、共享心智模型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多样的,内容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其次是具体操作上,目前共享心智的测量的测量大多是在实验室进行的,针对运动队尤其是高水平运动队的实际训练和比赛的测量更是少之又少,目前的测量方法无法满足研究一个复杂现象的需求,测量方法有待创新。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究。而且目前仅有的文献对于运动领域共享心智模型的探讨仅仅局限于球类运动,下一步我们可以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团体项目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