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2018-01-27 01:49杨鹤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器械医疗

杨鹤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医疗事业的进步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考虑到医疗器械的性能和质量,为避免存在的缺陷就要对其进行维护保养,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受到器械效果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能否安全使用医疗器械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为提高器械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1.安全管理的问题

医疗器械贯穿于生产及使用的各个环节,机械设备的老化极易增大技术风险。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能够改善诊断效果,以保证诊治的安全性,因而医疗器械进行质量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当前该领域的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1 质量得不到保障

我国医疗器械导致的事故大大增加了治理的管理,加剧了医患矛盾,生产厂家受到技术与成本的限制,造成了医疗器械存在质量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在临床使用中会对患者造成健康危害,对医院信誉形成负面影响。医疗器械使用的监管不足,法规的评价标准无法可依,大多依靠使用者的主观判断,受到成本限制,医疗器械的维修结果无法保证,导致安全隐患一直存在。

1.2 制度得不到完善

我国医疗机构对器械的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并未严格执行已有制度,这就导致质量失控频发。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市场的不规范使得采购标准无法统一,造成不良纠纷不断发生,例如,过敏反应造成的患者不适等问题。相关的医疗器械监测追踪体系并未建立,正式法规并未颁布,防范力度也不足,医疗器械的弊端无法防范,产生的安全风险由医院负责。但从长远来看,现有的医疗器械的整治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水准,综合效益远远低于计划值,这主要是由于未能常态体制,良荞不齐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较低的管理效率压低了医疗资源的共享程度,大大阻碍了整体的管理效果。

1.3 使用得不到规范

医疗器械作为高技术科技,为得到安全使用,临床人员得不到技术支持,配套的监测机制与规范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导致定期的维护保养无法实现。医疗器械的使用操作规程并未得到应用,相关负责人缺乏医疗设备的使用原理,操作者的资格得不到认证,后期的器械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医疗器械的实际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投入到安全使用。

2.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

目前,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在我国医疗行业中的问题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相关的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不力,缺乏配套的管理法规,这就使得正常开展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下述内容针对当前所存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讨,力图形成相对完整的建设理论。

2.1 规范规章制度

要认真贯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1],建立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监督机制,加强责任到人的规范化管理。在采购管理过程中进行可行性论证,将有效性作为安全管理的要点,选用高层次器械,使用信誉好并且售后好的供货商,明确安全要求及相关的赔偿条款。监督部门在专项检查中要从群众健康出发,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相关的检查制度,在医疗活动中进行专项检查,完善具体的管理程序,强化医疗器械的制度化建设。对形成危害的事情进行控制管理,建立质量防控体系[2],加强质量监控,对于不良事件及患者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停用不良器械。

2.2 落实器械管理

医疗器械要核验规格型号与采购合同的相匹配程度,还要核对操作手册是否齐全,在安装调试中要实时观测器械的运转过程,考核器械能否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排除相关的不安全隐患。检测工作是医疗器械质量保证的必由之路,使用中的安全管理从出厂检测的抽验监督入手,要求器械能够严格满足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产品的技术参数以及规格型号进行核对,能够保证器械的安全使用。为避免医疗事故,器械使用者要主动接受技术培训,熟悉医疗器械的功能操作,注意医疗设备的相关风险,从业人员要持有合法资格认证,培养起责任意识,以达到确保安全使用的目的。

2.3 实行定期维护

要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的消毒灭菌,储存中遵守分类存放,构建相关标识,保证器械能够处于通风防污染的环境中,还要采用出入库登记、器械识别等流程化的维护措施。对医疗器械的诊疗要由器械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性审批,对医疗流程做出规范,避免医疗骑行队盲目使用。对器械进行定期的保养以及定期检测,以保证器械始终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行为予以制止,进行合理的报废以及降档控制使用。

2.4 规范操作者行为

要加强医疗器械操作者的职业道德以及法规教育,熟悉医疗器械的相关性能,对其正确操作以及高风险器械严格执行相关的资格认证,保证依法行医。要不断加强维护保养工作,在维修队伍建设中提高对医疗器械安全性的检测投入,克服只修不检的不良现象。要不断完善关于从事我国耕地土壤保护的相关机构建设,在各个地域设置独立的耕地土壤监测机构,并且培育从事医疗器械安全工作的人才,大力落实医疗器械的监测与防治工作,促使相关人才提高开展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参与热情。在加快医疗器械管理人才的建设的培养中,还要设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与引入机会,为吸引大量工作人才投入到从事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的队伍创造条件,进而逐步为改善医疗质量创造基础。可以尝试设置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借助定期的医疗器械管理职业培训,帮助从业者将相关理论与医疗器械管理实践相统一。

3.结束语

随着医疗器械管理的日趋完善,医院内部的管理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操作者的法规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也要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受到社会的重视,相关管理向着安全使用的方向不断发展。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医疗事业与医疗服务对于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切实提升全社会公众对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关注程度,提高对医疗器械工作开展所需的资金与人力配置,大力研发新型医疗器械,在加强从业者专业保护能力的同时,强化社会各界对于医疗器械的管理意识,构建能够保证医疗器械开放性系统,形成较为全面的医疗器械管理资料,为提升医疗器械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效力。

[1]彭联军,班桂玲.医疗设备的安全风险管理与预防性维护[J].医疗装备,2006,19(1):23-25.

[2]冯晓刚,洪德明,林意群.全军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1):32.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器械医疗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正式执行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