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波 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 (安徽 芜湖 241001)
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出的新型高效设备在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应用,衡量医院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购进与保管需要资金支持,高额的医疗设备的管理十分重要,然而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一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很有必要,设备的正常使用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健康,有利于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医院医疗机器的数量逐渐增加,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技术性的风险的话有几个安全风险的前的设备保全中心工作模式,医疗机器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的确立的有效的手段,不过保证医疗机器的安全使用,减少医疗的风险。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加之一些病症需要依靠先进高度医疗设备来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医疗设备的安全性、精确性都备受重视。要解决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故障的问题,确保它们的安全和正确的数值,确保患者的安全。医院加大先进医疗设备的使用,可以尽量减少临床诊断出现误诊的几率,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目前,设备质量控制管理越来越受到许多医院的高度重视。但还是存在部分医院,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高层领导不重视,医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不强。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不仅仅是专门管理的工作人员要负责,使用设备的医护人员也应注重对设备的正确使用与保护,有些操作机器的医护人员没有要保管设备的意识,缺乏对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管理重要性的认知。认为设备能使用就行,而忽视了设备日常的质量控制[1]。
某些医院的工作人员少,除了医护人员之外,对管理层面上的要求不高,人员缺失,面对设备的管理,更是缺乏专业的检测与管理人员,而且对质量控制这一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大,没有足够的资金增添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范围小,检测力度小。没有实质上的控制管理,致使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只停留在表面上。
在实际存在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在多家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花了很多钱,但没有注意设备的有效使用,功能很多,但很多功能都是闲置的,基本上不会使用,也不重视医疗设备的维修,导致设备损坏速度加快,使用寿命更短,导致支出大于收入,不利于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而部分旧设备在性能上已无法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增加了医疗风险,也给设备安全带来了隐患。
在进行医疗器械的购买时,没有做好各种记录,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也没有对借用,使用,归还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导致在哪个环节设备出了问题都不知道,医疗设备的采购情况、使用情况、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维修信息,这些都没有专门的信息记录与管理。设备出了问题也无法及时的修理,导致需要使用医疗设备的时候没有可用的,从而影响医院正常医疗工作。
医院内部管理者要对医院医疗设备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完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在医院里,加强质量控制管理的宣传,创造一种医疗设备管理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关注,引起大家的重视,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医疗设备,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确保诊治的效果[2]。
在购买设备前做好准备,可设置要求对各类证照的审核管理,可以确保供应商和器械的合法性,有效避免因不合法的器械,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和经济损失。记录把关各种证照做出的数据(诸如供应商开户行/所在省/经营许可证编号/地址、供应商和生产厂家关系信息、供应商供货信息、付款提醒、证件到期提醒等的数据),可以在日后遇到相关医疗纠纷需辩护时,作为证据证明。其证照管理,主要包括供应商维护、供应商合同管理、合同到期提醒、供应商付款提醒、供应商供货目录、证照综合查询、证件列表、证件到期提醒及证照补录等。
医疗设备采购后,需加强信息管理,建立基本信息档案。例如,产品的基本情况、采购的情况、采购的时间、价格等,科室使用情况。什么时间,因何原因使用设备都应提前登记,归还时,相关管理人员要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有故障的机器要进行维修登记,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维修。监管部门要严格对医院的设备进行规范及备案,对这些器械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已经不能使用了的器械要做好记录,及时报废。加大对设备的管理检修,避免出现设备人为或者自然损坏的情况。
以使用医疗设备的医务人员和医院的管理部门人员为主,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案例,视频,现场教学引导医务人员学习管理医疗设备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医疗设备,避免盲目使用医疗设备。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严谨的职业操守,坚持良好负责的工作态度。要保护医疗设备,不要随意毁坏设备。负责医疗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的学习,不断改善自身的技能水平,各部门应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个人,所有设备进行条理化的管理,医疗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找出故障的原因,故障的位置,进行及时维修。尽量避免出现医疗设备故障情况,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3]。
按医疗器械的规范管理规则,医疗器械在已过保质年限或者是自身达不到要求时,就要被淘汰处理。医疗设备是需要更新换代的,对于那些太过陈旧或者是已经报废的医疗设备进行清理。这是质控管理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机器需要进行报废处理,得通过相关部门的针对机器的真实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向管理部门申请,审核,获得领导批准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尽量减少损失,对报废的设备及时的处理。
做好医院中使用的医疗设备的管控工作,经过各个方面的严格把控,做好医疗设备的保护工作,让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工作人员也应规范行事,避免疏忽给医院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或是医疗事故,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李向东,崔骊,云庆辉,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等级评审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2):67-69.
[2]田君鹏,林小灵,胡立勇,等.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3):165-166.
[3]邓伟,陈鲁生,刘建强,等.医疗设备安全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4(1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