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婷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青年大学生在既往“三点一线”的成长经历中,生活方式单一、活动空间有限、社会阅历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形,还需外部环境的积极引导与循序培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等移动端的流行,给青年学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渠道。网络虚拟环境是一个了解和接触社会和世界的窗口,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认知。但它是一个渠道复杂、价值多元的环境,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等也借助互联网的匿名与便捷,混淆视听、干扰判断,极易引发大学生价值信仰的动摇和人生方向的迷茫。这也是时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密切关注,并予以回应的的重大时代课题。
高校思政教育承载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意义。但面对网络时代的滚滚浪潮,在处理诸多复杂交织的现实问题时,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教师中心现象并没有彻底改变。高校思政课题多沿袭传统教育形态,课堂交流“一言堂”,呈现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流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而手机等移动端,体积小巧、携带便捷,其丰富的信息、多元选择、互动交流又贴近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兴趣爱好。两相衡量,大学生们用自己的注意力进行了投票。于是,高校思政课堂上大面积出现“亲和力不强、抬头率不高”等症状。
各思政课程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课程吸引力不足,实践体系也不完善,难以适应时下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降低了大学生的期待感。同时,思想政治课也面临“孤岛化”的窘境,其与专业课泾渭分明,与哲学社会科学等相近领域的关联也不足。此外,考核方式单一,期末背重点、刷题库的方式进一步影响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把思政教育当做学业的额外负担。
高校思政教材的衔接、递进性不足。高校思政课内容与初高中政治课程存在内容重复、分析简单的现象,不能满足学生现阶段智力发展水平的需要,降低了深入学习的兴趣。作为公共必修课,百人济济一堂的阶梯教室,大水漫灌式的施教方式,无法有效回应学生在思想上的现实困惑,难以精准发力,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素质、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带来严峻挑战。不仅仅是用好网络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深刻把握互联网特点,巧妙结合学生的兴趣关注点,让思政教育真正地入脑入心入行。
互联网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环境,确切地说,是边缘成为新中心的模式。超文本链接加强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使得用户在网页跳转中,不断接受新的信息。这种阅读方式模糊了信息的边界,强化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容易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激发创新活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视觉发展,必然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视觉形式和体验,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和文化,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经验。1在用户的偏好选择上,文字、图像、声音等互动媒介成为新的传播方式,通过眼、耳的多重感受,形成了强烈的“在场感”,增强了用户的情感体验。所谓同情感,与其说是因为我们看到某种感情所引起的,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看到引起那种感情的处境所引起的。2但同时,虚拟环境与现实世界的频繁交织,使得情感体验极其不稳定。新媒体的虚拟性也容易引发人格障碍与认知偏差。3
从社会意义上看,媒介即信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4网络改变人们信息接收的渠道,提供了多重验证的机会,也形成了大学生质疑求证的认知方式。同时,网络也成为大学生展露心声的渠道。如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其内容看似天马行空、荒诞不羁,却是以一种貌似超验的经验模式在对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模拟与反映,反映了青年人在当今社会场域与文化语境下的矛盾心态。5这些情况若能及时掌握,将更有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瞄准青年人的心理“痛点”,从而对症下药,获得共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目标定位,就要树立跨界融合的理念,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用好新媒体和新技术,实现精准发力。
讲好理论知识,就要化抽象为具体,顺应网络传播规律,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把艰深复杂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以讲故事、摆事例的方式来阐释中国当下的发展故事,可以不断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魅力和吸引力。如近期的《马克思是对的》,既彰显理论气质,又饱含青春气息,缩短了青年群体与伟大人物的心理距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教育内容也可以从身边人、身边事入手,适时采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增强思政教育的代入感。在整个过程中,既要把握原则性,坚持理论的刚性,也要注意实施的灵活性,实现宣传的柔性,讲结果也要说过程,让故事可亲可信,通过形式上美观、内容上的新颖、表达上活泼,让内容可知可感,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育人的效果。
思政教育要始终关注教育对象,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教师要多上网,密切关注青年动向,善于从学生角度来思考问题,不断拓展网上思政工作的新领域。通过分析青年流行文化背后的深层机理,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解释好现实困惑,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学科张力和时代感召力。
教师也要因势利导,回归现实生活,开展集体备课,敢于、善于面对与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一是是用现实激活理论,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把政治理论融入到事件分析中,针对当前网络热点事件,与大学生进行观点碰撞与对话交流。二是以平等对话的意识,提供学生发表看法与见解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论辩争鸣,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打造“大思政”格局。课程要进行多元化设计,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6如针对中文专业学生,成立教师指导、学生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给予大学生一个语言文字的综合锻炼机会,更是在信息传媒浪潮下,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审慎认知,合理利用并发展自我的媒介素养教育”7。
思政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更是在人心上下功夫。“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8思政课也可以走出教室,与实践结合,与生活结合。在活动筹备、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渠道作用,做好宣传工作,如通过网络直播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通过实践的获得感来增进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
注释: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谢宗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郑元景.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107-109.
4.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5.姜云峰. 新时期的欲望潜流——网络幻想类题材小说的价值观分析[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9(4):44-46.
6.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4/26/content_5286036.htm,2018-04-26.
7.凌婷. 例析大学生微信公众号的建设[J]. 文学教育(上),2016(7):142-143.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