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墨子•非乐》中音乐理念的现代价值

2018-01-27 11:46李宇赜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524094
大众文艺 2018年13期
关键词:墨家墨子儒家

李宇赜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524094)

一、墨子与其“非乐”思想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墨子是百家争鸣之中墨家的开山鼻祖,其主要思想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这些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乃至后世的中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战国之时,墨家同儒家一样,都属于当世显学。《墨子•非乐》是墨子在音乐方面所著的名篇,其中的“非乐”思想也是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墨子的“非乐”思想本身是关于音乐社会作用的一种另类诠释,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光辉时代,可以说跟另一显学儒家的礼乐思想针锋相对。而在那之后,儒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荀子还专门写过《荀子•乐论篇》来批驳墨子的“非乐”思想。在儒家礼乐思想的倡导者中,最重要的非孔子莫属。孔子认为,音乐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调和上下级关系,帮助统治者,建立仁政社会。二是进行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手段,助人修身养性。1而墨子的“非乐”思想则认为,音乐活动不符合天下万民的利益,没有实际性的作用,是应当被禁止的。

二、墨子“非乐”思想的进一步剖析与延伸

那么,究其根由,墨子的思想来源是什么呢?在《墨子•非乐》中,墨子开篇提出“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的思想,墨子认为这世间一切形式的活动都应当以对天下万民有利为第一要义,音乐当然也不应例外。而之后墨子认为音乐“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也就是说在墨子看来,音乐在社会功能方面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无任何可取之处。故而墨子才会说:“为乐,非也!”

可以说,墨子仅用寥寥数言就直接表明了他“非乐”思想最基础的立足点,那就是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并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性的具体利益。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之上,墨子则是直接全方位的彻底否定了一切音乐活动。那么依现代的眼光看来,这种思想必然是有失偏颇的,也是非常脱离现实的。然而,如若能够更加深入的剖析,“非乐”中的思想难道就真的毫无任何价值,没有丝毫可取之处么?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儒家的礼乐思想中,虽然充分将音乐的教化功能发挥了出来。但同时,礼乐思想本身也具有易于被封建社会的独裁统治者利用这一重大弊端。而在墨子的“非乐”理念中,可以先将统治阶层给排除,而后另最广大的普通民众位居于影响音乐的首要因素,这一点即便是放在现代来说,也具有相当的进步性,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道德观与价值取向,足以为当今社会之明鉴。

纵览全文,再细细品鉴,会发现墨子认为“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他非常犀利的批判了那种严重影响百姓生活以获得音乐的行径,这一点可以时刻提醒我们现代人,音乐虽可育人娱人,然切忌将其置于基本生活需求之上。否则到时本末倒置,就将会有祸患。而后墨子提出“民有三患……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这里则更加具体,更加突出的点明了这一点,引人深思。并且,虽然墨家与儒家很多思想都有巨大差异。但是很凑巧的是,墨家这方面的思想却恰巧和儒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不禁感叹大道万千,殊途同归。

此外,后面有一点说“今王公大人……其说将必撞击之。惟勿撞击,将必不使老与迟者……”这里其实很容易为人所忽略,因为在通篇论述宏观格局的前提下,这里却具体指出关于撞击大钟的人员配置,以及由此而来的一连串关于劳动力与生产力的观点延伸。这非常的具有前瞻性,也非常容易被前后的论述所掩盖。然而换一种角度,这里其实明显体现出了一种音乐的实用主义,以及对于音乐演奏者的合理安排,若以这种角度来看,则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转而向下观之,又说道“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曰:‘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衣服不美,身体从容丑羸不足观也。’”这里其实显著地体现出了一种那个时代对于音乐演奏的重视,以及为了配合音乐美,所需要顾全的方方面面。这已经表现出了一种成体系的表演模式,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音乐思想、音乐形式以及音乐表演体系是有相当高的价值的。

三、“非乐”思想对于现代的启示与价值

纵观全篇,《墨子•非乐》其实将破坏正常生活的音乐行为扩大至了所有的音乐行为,现在看来这是十分荒谬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将范围缩小,其实会发觉墨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那就是:音乐活动的正确存在形式是怎样的。并且,同时也给出了一定意见,那就是音乐活动的存在,应当限定于一定的范围内以及一定的人群内。同时还要注意音乐创作中的选择,因为音乐一旦入耳,不同的音乐进入不同的人的耳朵会有千万般影响,一音可安邦,一音可覆国。

其实,在深度研究“非乐”思想的时候,要明白这里的“乐”其实并非音乐本身,而是综合立体的音乐活动,这样可以避免理解过程中的局限性。2没有了局限性,就会更容易从多角度,多视野,全方位的解析其思想。这种情况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如有人研究“非乐”发现其中体现的节用思想十分适用于现代的女性消费市场等情况。

综上所述,《墨子•非乐》本身理念虽显偏激狭隘,但仍然对于今天的我们有其独有的意义和启示。当我们本身的研究理念推陈出新之后,才能够更加深入的发掘许多潜藏的信息与价值,才能够更加透彻的解析其思想与其中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细节。

四、结语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跃进,而在那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如《墨子•非乐》这般的经典名篇数不胜数。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并非因其年深日久,而是在于其深邃的内蕴,无穷的智慧,以及驳杂而有价值的的信息。人们在吸收这些信息,解读这些经典的时候,若是能够时常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那么或许又能够发掘许多潜藏的价值与意义给我们今人以启示,我们的面前又将是一片海阔天空。这一点,《墨子•非乐》当可视为一个明证。

注释:

1.王小侠.《浅谈战国时期音乐思想的对立——儒乐安世与墨子非乐》,《北方音乐》,2010年第4期第40页.

2.王绍源.《墨子“非乐”思想新解》,《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8月第36卷第4期第108页.

猜你喜欢
墨家墨子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墨子破云梯
墨子教诲青年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浅谈先秦墨家哲学观念
论墨子“兼爱”思想作为通识教育之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