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蜀风歌启弦鸣
——段啟诚二胡作品中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素材的研究与探索

2018-01-27 11:46刘雅兰四川音乐学院610500
大众文艺 2018年13期
关键词:音调二胡乐曲

刘雅兰 (四川音乐学院 610500)

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段啟诚先生创作了多首具有黔蜀地区民风民歌音调的近代二胡作品,段啟诚早期经典作品二胡独奏曲《大凉山狂想曲》,以彝族彝寨舞曲为元素,之后他创作的经典二胡作品 《苗岭早春》则以苗族“飞歌”之音调谱曲。文题之中“启”字双意:一意是段啟诚创作的数首二胡作品皆含以黔蜀西南地区民族民间音调的采用,二意段啟诚先生本人及其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二胡作品的独特运用,“彝寨欢舞弦心启,苗岭飞歌意韵诚”。

2009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段啟诚著《二胡新作与移植名曲》 ,书内著作为段啟诚先生创作的十四首二胡演奏曲。在这十四首二胡作品当中,除《大凉山狂想曲》 、《苗岭早春》、《弥渡情歌》之外,包括两首西方古典音乐移植曲目,其余作品均创作于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是则以应书名《二胡新作与移植名曲》。在该作品集中首次出版的三首二胡独奏曲目《黔中意向》、《纳西民歌主题随想曲》、《变奏曲——快乐的啰嗦》、以及改编为二胡独奏曲的《康定情歌》,《高高山上一树槐》,以乐曲之曲名即已十分清晰地表达了乐曲创作的人文背景和音乐地域风格。

段啟诚先生青年时期受教刘天华之再传弟子俞鹏,深获栽培,得传衣钵,于民族音乐及西洋音乐同习双修,融会于心,贯通于艺,以杰出的二胡演奏崭露乐坛,名擅当时。中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巨变和要求,段啟诚先生渐次将精力转向二胡教育和二胡创作,积案创制的乐曲,代有名作。七十余年扎根在西南地区民族音乐事业,段啟诚先生对这片土地上融聚了色彩斑斓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而成为其对中国二胡演奏、创作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之独特的乐思,创作的二胡曲目尤其以西南地区音乐风格浓郁。

二胡曲《苗岭早春》,段啟诚先生创作于1982年,取材于贵州苗族飞歌音调。乐曲旋律舒展、清新而又明亮,并且在二胡上使用“纯五度双弦运弓”演奏技法模拟苗族芦笙的和弦弱奏音乐效果,将西南少数民族民间音调在二胡作品上成功的展现,同时使二胡曲创作的技法得以丰富并发展了演奏技巧。《苗岭早春》可谓是一条小溪细流,潺潺淙淙,自有其可爱之处。二十五年后,段啟诚先生创作于2007年的二胡曲《黔中意向》(以下简称《黔》),在当代二胡作品以高难度技巧和近现代音乐风格为主导的时代之下,此曲不仅再次以贵州“黔中”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素材为主题,为了更加突出少数民族音乐的音调关系,《黔》曲更加大胆地使用了远关系不同宫音转调,乐曲有两个段落分别向主音上方大二度和上方大三度进行转调,听来不仅不觉得生硬,反而使得贵州黔中民族音乐调式稳固且新颖别致,极富活力之感。《黔》曲之中凡所有出现三连音的地方,全部都以极度快速的分弓奏出,此亦段先生首创,既展技巧,又收奇效。《黔》曲的创作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自然、对历史的感叹中,而是怀着虔敬的心,与自然、人文景观对话,运用新颖的旋律,颂扬大千世界,使听众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产生寻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使人感到有一种心灵的震撼,力量的涌动和精神的振奋。

相较于《苗岭早春》更早在1959年由段啟诚先生创作的二胡曲《大凉山狂想曲》,取材于彝族民间音乐,将彝族人的豪放之表情在音乐作品上以现代专业作曲技法之“狂想曲”而结合创作出结构庞大的二胡作品。倘若说 《大凉山狂想曲》是高山狭谷奔腾而出的激流的话,而之后于2006年创作的《变奏曲——快乐的啰嗦》则是进一步将二胡创作和演奏的曲式推向了更加现代的方向。“啰嗦”系指彝族的一个分支族群,这首变奏曲全曲长达18个乐段(含过渡乐段和尾声在内),为了维妙维肖地表现彝族以树叶吹奏口弦的音色效果,段啟诚先生独具匠心地创用了幅度宽广、触弦不揉的滑音,从此为二胡的演奏增获了一种簇新的音色。乐曲主题以爽朗明快、稳健坚实的彝族“啰嗦”慢步舞曲开始,将“啰嗦”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曲音调,以快速舞曲相交织,通过节奏、速度、力度、旋律线以及调性的几度发展,主题变奏从而达到乐曲的高潮结束,其音乐旋律自由而节奏多变,技术艰深,表情丰富,热烈奔放,镌画了一幅人对于生活最美好的期许和礼赞音画。段啟诚先生将探索的目光重点移向自己民族的本土,他深知只有民族的精神,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魂魄。由是诞生的这些新作中,旋律之美格外鲜明,因其深植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而这正是音乐艺术最根本、最持久的魅力所在。

环视当代,我国的二胡乐坛,已是名家蜂拥,异彩纷呈,其中尤以演奏技巧的高难复杂,令人目眩神迷,叹为观止。段啟诚先生创作于2005年的二胡独奏曲 《纳西民歌主题随想曲》,在继续采用云南纳西族音调素材的主题上,既借鉴了当代二胡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新成果,又拨航劈浪,别开蹊径,在创作和技巧两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乐曲以纳西少数民族山歌风的旋律特点,在正规板式的乐段里,不断使用2/8、4/8、5/8等拍子的交织,以异常丰富的节奏型变换,和以单、双数小节为单位的不同长短乐句的错落(以一小节为单位的短句,和以七小节以上为单位的长句,皆不乏见)。这些特色在现代二胡作品中的运用越来越明显,段先生对这首作品以突破“方整性”的窠臼,呈现出变中求变,五彩缤纷的优势,在民族传统的“对称美”审美意识中,巧妙而协调地融进了少数民族较为特殊的“非对称美”的现代审美意蕴。

还有三首段啟诚先生取材于四川、云南两地的民歌改编创作而成的二胡作品:《康定情歌》、《弥渡情歌》、《高高山上一束槐》。这三首二胡曲不仅体现在音乐主题及音乐结构布局的标新立异上,同时也体现在作曲家颇善对二胡音色的运用发挥以及伴奏织体选择和创造性等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且表现手法十分灵活多样。

中国著名音乐史学家,民族器乐教育家、演奏家,享誉国内外的书法家蓝玉崧先生在1994年亲笔为段啟诚先生举办的“俞鹏及其传人段啟诚教授二胡艺术系列活动”题词(见图一)中写道“我认为在二胡方面,自刘天华,阿炳而后到建国前,俞鹏是有特殊光彩的一家,其传人段啟诚教授以其长期的艺术实践,使这一传统在西南得以发扬光大”。从蓝玉崧先生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段啟诚先生二胡作品中对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显示出他立足传统,又兼顾西乐,举重若轻的才华。他在艺术表现上既承袭了我国传统音乐巧妙的音乐结构及以动听的旋律来刻画音乐形象的创作精髓,又借鉴西方音乐手法,吸纳新的表现形式,熔铸成作曲家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二胡音乐表现现实生活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的二胡作品既是生活的赐予,是生活积累的喷发;又广集古今及融合中西音乐创作技法,与智慧心灵碰撞出了无穷无尽的乐思火花。当历史进入新的世纪,我们惊喜地看到,段啟诚先生在二胡艺术的园地里,又有了新的开垦和拓展,段啟诚二胡作品对西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运用,深泉沃土般的音乐灵思和创作实力,实可谓之老树新花,遒枝丽彩;黄钟再奏,洪韵强音。二胡艺术的创新道路还很长,我们在上承传统,下贴生活,研究发掘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与演奏出为人民喜闻乐听的二胡新作方面,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段啟诚先生本着“上下求索”的精神,运用了西南各民族的音调所创作的乐曲,目的之一是扩大二胡的艺术表现视野;之二是积累适合于二胡演奏韵味的曲目。段啟诚先生以其60余年的二胡演奏、二胡教育、二胡创作的三方面实践,所承续的传统,所取得的成就,所开辟的境界,皆堪视为圭臬。

猜你喜欢
音调二胡乐曲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父与子
一把二胡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
有只小狗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