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紫苇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明词在中国词学史上的地位虽不及唐宋词、金元词甚至是清词,但明词仍有其自身的研究价值。在20世纪的明词研究中,不少学者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赵尊岳、施蛰存等人。赵尊岳先生对明词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词集整理和词学研究上。他广泛搜罗前人不大注意的明代词学文献,最后定稿为268种的“明词汇刊”,又称“惜阴堂汇刻明词”,这成为后来饶宗颐编纂《全明词》之重要基础,而《全明词》是目前收录明词最全的词集之一。此外,赵尊岳先生还对流行词坛三百年的“明词中衰”的偏见提出反对和批评,指出对明词的价值应该重新评估。施蛰存先生也对20世纪后半期的词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甘松在《施蛰存与20世纪词学研究》中,对施蛰存先生对于词学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首先,整理词话与明清词文献,为研究奠定了基石。施蜇存先生参与了多本明词集的辑录整理工作,如《明词汇刊》、《词话丛编》等。其次,挖掘与刊布词话与历代词集文献。施蛰存先生通过自己主编的《词学》刊载明清词集,亲自编纂整理明清词文献,与学界一道推进了明清词的整理与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明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当代的探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纵观2015年以来明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集补辑与研究、词学现象研究及明词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研究三个方面。
2015年以来,明词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词集补辑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虽有大量的明词集出版,如《全明词》、《全明词补编》等。但因为明代文献存世数量庞杂,在录词过程中难免有遗漏的情况,所以明词的辑录工作至今尚未完成,仍处于进行之中。
江合友《〈全明词〉杨世聪词补遗及其文献价值》一文,比照清抄本傅燮詷《词觏》,对《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中杨世聪的词作进行了补充,共计20首。除了罗列了补足的20首词之外,江合友还对杨士聪的出处进行了判断。由于杨士聪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清顺治年间,是明清之际的词,对于他究竟是明人还是清人有一定争议。而《全清词》并未将杨士聪的词作收录其中,且杨的生平活动基本都在明代,在清廷做官时间不足五年,其著作记载皆为明朝之事。因此,将杨士聪判定为明人。江合友还认为对《全明词》杨士聪词作的补遗,有助于学者们更加全面了解明清之际汉族士人的心态。史书记载,杨为人贪生怕死,毫无气节。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他便投降归顺于李。后来清军南下,他又入清朝为官。在本篇文章中,江合友认为杨士聪对于明朝还是有感情的,这点从他在明亡之后的词作之中可以看出。在杨词中,既表达了对明朝的眷恋,又表达了自己出仕清朝的愧疚之情。杨士聪的情感是通过清雅含蓄的语言间接抒发,并且是点到即止,不似其他晚明词人直接抒发自己沉痛的心情,这与他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在朝代更替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如此才能明哲保身。当然,杨士聪的这种心态并不是个例,可能还有更多明清易代的士人都选择了像杨一样明哲保身,但内心还是始终无法忘怀前朝的。
陆勇强《〈全明词〉订补》一文,除了对《全明词》一书中未曾收录的明词进行补充,还对误收的清代词人,一一进行考辨,并对作者的生平略作考述。陆勇强指出吕福生、徐时浚、徐恪、宗元鼎、刘榛、李绳远、陈奇七位作家的作品不能收入《全明词》,并辑补了刘基、张辂、钱溥等12位作家共计18首词作入《全明词》,为明词的补辑工作提供了帮助。
张仲谋先生在《〈苏武慢〉与词史中的理学体》中,研究了《苏武慢》由普通词调转变为布道说理功能的词学现象。张仲谋先生指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元代后期的道士词人冯尊师与后期文坛领袖虞集起到了重大作用。冯尊师是这一词学现象的开创者,虞集是完成这一蜕变的奠基者。张仲谋先生又进一歩指出了二者之间虽存在联系,但词作仍有区别。冯尊道以《苏武慢》为词调的词作共计20首,他的布道说理主要通过景物的描写来体现;虞集的《苏武慢》和词共计12首,与冯尊道不同,虞集善于将说理同自身的经历相结合。这样一来,他的说理更富有说服力。此外,虞集的词作还善于借助士大夫熟悉的典故意象,这些典故意象有助于唤起士大夫对于历史文人的经典记忆。到了明代前期,以苏武慢为词调进行布道说理成了明代词坛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张仲谋先生据《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及蒐览《补编》2007年出版后的辑补类文献,考察并整理了明人《苏武慢》一调的创作情况,发现明人追和《苏武慢》的词作共计234首。这项整理工作对于我们了解《苏武慢》这种词调有重大意义。最后,张仲谋先生还论述了明人追和《苏武慢》的词史意义。
过去的明词研究中,学者们较多地集中于对明词词作本体的研究,但从2015年开始,已经开始有学者注意到将明词的研究与明代诗文研究、散曲研究等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了研究领域。如张仲谋的《论明词中的台阁体》一文。“台阁体”本是指明代的诗文流派,并没有涉及到词的领域,但张仲谋先生敢于创新,在“台阁体”诗文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台阁体”词的新说法。“台阁体”诗文和词的内容大体相同,大都是应酬应和之作,多是歌功颂德且均在特定的场合或节日所作。在此篇论文中,张仲谋先生例举了杨溥、王英、金幼孜、夏原吉等人,他们只是诗文中台阁体成员,并不是词中台阁体成员,但是多数成员还是兼具台阁体诗、文、词三类作品的。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明词中的台阁体。首先,论述了词风溯源及其发展。词中台阁体并非源于明代,而是在两宋时期就已成型。而宋代台阁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柳永、大晟词人到南渡后馆阁词人三个发展阶段。经过了两宋三个阶段的发展,到了明代,台阁词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其次,详细地介绍了明代台阁体词人及其词作现存情况。根据词人的身份地位分为两类,一类是台阁体文人群体,主要有杨士奇、杨荣、黄淮等人。另一类是藩邸词人群体,这一类台阁词人大多出身贵族,身份显贵。有周宪王朱有燉、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再次,分析了台阁词的题材内容,大致分为述恩礼、咏节庆、纪祥瑞三大类。最后,归纳总结台阁词的基本特征。由于台阁词是因时因地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因此,它有一套固定的创作模式,其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多选择吉祥喜庆的调名,最常用的词调有《清乐平》、《应天长》等字面意思就很吉祥的调名。第二,“曲终奏雅”的结构模式。词的结尾,往往是“群臣”或“万民”集体共呼万岁、太平。第三,雍容和雅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词人的选词用句上。台阁词人喜用一些好看好听的字面和意象,以此来描绘华丽壮观的场面。
此外,郑海涛和方新蓉在《明代词曲创作择用牌调比较研究——以〈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全明散曲〉为中心》中,将明词的词调研究同散曲的曲调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明人在词牌调式使用上主要体现为对宋代词作的追摹效仿。其次,明人北曲创作 在曲牌的选择上多继承元人,而南曲创作继承元人的层面较少。
由于目前明词研究仍然停留在表层,以明词的文献整理和归纳还原为主,未曾进入到对明词的深层挖掘,学者们对于未来明词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想法。如叶晔《关于明词研究新体系之建构前提的思考》。首先,对于明词的研究价值,叶晔从审美形态、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分析明词“轻”、“重”,对明词的价值给予了肯定。他认为目前我们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对明词本身作更多的研究,适度地推广使明词经典化。其次,叶晔认为我们应该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有‘换代’意识。对于明词的研究,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变化,不能被先前先入为主的研究理念所束缚,要另辟蹊径。再次,要打开明词研究的立意和路径。最后,进行明词经典的塑造,使得读者体会明词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