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提到路德,便不能不提他的《圣经》翻译。在路德生活的时代,宗教作品的翻译占主流地位,而路德的翻译则更是达到高峰。将近300年后,在德国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翻译家——歌德。歌德的贡献并不仅限于翻译,他也是德国著名文学家。出生于同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路德和歌德两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翻译作品,且歌德在提出自己的翻译思想时也对路德的翻译赞赏有加,但至今并没有人对两人的翻译思想进行比较。笔者在对各种有关二者的翻译材料研读之后,发现两者的翻译思想可以总结为歌德对路德的思想进行了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作为一位翻译家,所译作品并不多,主要以《圣经》极为著名。路德是在宗教改革的背景下开始《圣经》翻译工作的。当时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打击压制民族语《圣经》的翻译,因此很多人看不懂《圣经》。为了推动宗教改革,路德便开始了《圣经》的翻译,1522年和1534年分别从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将《圣经·新约》和《圣经·旧约》翻译为德语。所以说路德最初从事翻译是为了译出一本适合所有教徒的《圣经》,这样宗教思想才能得以传播,而且路德的翻译大大地促进了现代德语的建立,对自己国家的语言做出了贡献。
由于路德翻译作品并不多,虽然也曾翻译过《伊索寓言》,但是路德并未针对文学翻译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概括,不过路德在为自己的《圣经》翻译提出辩护时字里行间透露了自己对于翻译的看法。其中,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读者取向(reader-orientation)。他认为翻译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来自地道的目的语并且反对逐字翻译,强调因信称义。另外,马丁·路德之前,西方人在翻译时深受翻译《圣经》的模式影响,对所有类型的文本都基本采取忠实的态度,也就是直译,译者在翻译宗教圣典时不能随意歪曲、增减,必须忠诚地服从。而路德则是首批摒弃直译强调意译的代表之一,并且路德也在实践中付出行动,例如他在翻译《圣经》时不止一次更改内容。
关于路德的翻译观点,谭载喜在《西方翻译简史》中总结了四点。第一,翻译必须采用人民的语言。路德说过:“只有傻瓜才会去搜寻拉丁字母以便弄清楚怎么讲德语……要弄清楚怎么讲德语,就必须去问家中母亲、街头孩童及街市之平民百姓,观察他们怎么说话,然后照此翻译。这样,他们才懂得你的意思,知道你在向他讲地地道道的德语。”第二,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他认为译者不能“与语法背道而驰”,但更应该注意意思的理解和表达。路德所说的“意思”通常指神学含义,指译者对话题的深刻理解,即翻译中不能死抠文字意义,而要把神学含义表达清楚。路德的这一思想倒是和佛教鸠摩罗什不谋而合,作为“翻译不可能”论者,鸠摩罗什也是强调翻译不能拘泥于文字表面,而要传达出“言表之隐”。这在《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中也可以看出,如“虽复霄云披翳,阳景俱晖,未足喻也。什犹谓语现而理沉,事近而旨远”。第三,翻译必须遵循七条原则,如可以改变原文的词序,可以合理运用语气助词,可以增补必要的连词,可以略去没有译文对等形式的原文词语,可以用词组翻译单个的词,可以把比喻用法译成非比喻用法,注意文字上的变异形式和揭示的准确性等。第四,翻译必须集思广益。路德觉得翻译之事不能独来独往,因为正确、恰当的译词不总是被一个人想到。
马丁·路德的翻译实践对德国各方面的贡献都是极大的,恩格斯这样赞许他:“路德不但扫清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而且也扫清了德语语言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创造了现代德国散文,并且撰写了成为16世纪《马赛曲》的充满胜利信心的赞美诗的词和曲。”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作为德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恩格斯曾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在比较文学领域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歌德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所掌握的语言不下五种,只是歌德从事翻译的初衷不同于路德,毕竟两人所处的时代相差了三百多年。孙瑜认为歌德的翻译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到1795年左右,歌德翻译古典文本,主要是出于练习目的,锤炼自己的母语功夫,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第二,1795—1805年即魏玛古典时期,规模较大的译作都在此时诞生。这一时期的歌德翻译了荷马著作以丰富剧目,促进目的语文化的发展,并翻译了其他文学作品。第三,1805—1820年,翻译活动不太活跃。第四,1820年之后的翻译活动与“世界文学”的思想密切相关。由此可以看出,歌德最初的翻译绝不同于路德的宗教改革需求,歌德是出于锻炼的需求,但是之后可以看出,歌德是为了丰富母国文化,丰富国家的语言,在这一点上,歌德与路德倒是不谋而合,有着相同的目的。
笔者说歌德后来翻译是为了丰富母国文化,也是有据可依的。1805年2月13日,歌德在《耶拿文学汇报》发表的一篇题为《阿雷曼诗歌》的书评中写道:“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把其他民族的作品翻译成自己的语言,乃是迈向文明的主要的一步。”因此,歌德在这里把翻译提高到文明的高度,也印证了歌德后期翻译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民族的文明,促进母语的繁荣。
在文学翻译方面,歌德最先指出了散文翻译的做法。他高度赞扬了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因为路德将《圣经》中的各种风格的文体都译成了德语。歌德认为翻译最重要的是使译文读者读完文本之后的感受与原文读者的感受一模一样,因此诗歌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是在歌德看来,还是应当采取散文的形式译出来。紧接着,歌德就提出了二元对立的翻译规则:其一,要求把外国的作家接到本国来,使我们能够视他为自己人;其二,要求我们到外国作家那里,适应他的生活状态、言语方式和其他特殊习惯。这两者恰恰相反,而歌德本人则偏向于前者。后来,他在为《西东合集》写的注释中谈到翻译问题,又总结出了翻译三境界:“其一,让我们以自己的观点去认识外国,平实的散文式译法对此再合适不过……其二,尽管使我们置身于外国情景,本意却只是要化外国的为自己的,然后再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其三,这是最后也是最高境界,即要努力使得翻译等同于原著,结果就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而是要等同于另一个价值。”歌德的翻译理论从二元对立过渡到三重范式,也是在自己众多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的,当然他也是在总结各个前人或同时代翻译家的作品之后得出的。在道格拉斯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歌德在提出三重范式时每一例都会给出相应的案例,足以说明歌德的结论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得到的。另外,歌德在1827年9月20日致F.V.缪斯的信中进一步阐述道:“做翻译的时候切切不可与外语对着干,遇到不可译的情况得予以尊重;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价值和个性,恰恰就在于此。”歌德此处的观点近似于鸠摩罗什的“翻译不可能”论。
歌德也曾把译者比作是忙碌的媒人,把半遮着的美人大夸一番,说是值得我们的爱,使得我们迫切见到原文本的真实模样。大概钱锺书在《林纾的翻译》中的比喻也是从这里来的灵感吧,毕竟钱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也确实提到了歌德对于译者的评价。
谈到歌德的翻译思想,不能跳过的就是他的“世界文学”。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的伟大设想,并期待这这一时代的到来,因此他将这一愿望的实现诉诸翻译,希望通过翻译,译者可以创作出不同于源语言以及目的语的第三语言。这一点也是其三境界中第三境界的体现,所以歌德才会对译者评价如此之高,认为他们是自己民族的先知。
歌德在提出自己的三重范式理论时曾在第一重范式中以路德为例。他的第一重范式提倡人们翻译时以散文文本的形式译出,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原文本所在民族的情况。歌德在作品中提到路德的部分,原文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翻译出来的作品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真实的精神流露,而这正是路德的《圣经》翻译在读者身上产生的影响。”注意到这一点的人通常认为路德的翻译仅仅达到了歌德所说的第一阶段,但是笔者并不这么认为。从翻译成品的形式上看,路德确实只是处于第一阶段,因为他翻译的作品以散文的形式出现。由此也可以认为歌德从某种程度上是以路德的翻译方法为起点来提出自己的翻译理论,就是说歌德继承了路德。而且前文提到,路德的《圣经》翻译推动了现代德语的发展,而歌德又丰富了德语,两者刚好有一种继承的关系。歌德的第二阶段就是化外国的为我们的,路德在翻译《圣经》时也的确是按照德国人的习惯译过来的,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即便路德的翻译难以完全满足歌德的第二阶段,但也绝不是毫无联系的。因此笔者认为,歌德在提出自己的翻译思想时,的确是借鉴了路德的思想,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以及前人的经验总结得到的。
马丁·路德和歌德同属于德国,来自于同一种文化的两个人均以翻译而著名,这难免会让人想到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笔者在对相关的材料进行研读之后,认为路德的翻译并不是像前人认为的那样只是停留在歌德的三重范式中的第一范式。相反,笔者认为歌德的翻译思想源于路德,并且是在其基础之上对路德的翻译思想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不过笔者囿于有限的能力,没能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希望这方面的思考能够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