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鹏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一种思想。王阳明是明代的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其心学思想传至世界各地,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明清两代。所谓“知行合一”,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这种理念不止用于治学经国,同样成为日常生活中交友的重要理念。
明朝中后期,朝政腐败,宦官身居高位,把持政务,纲纪混乱,士风颓废。时人多随波逐流,奉承宦官,巴结高官。而王阳明不仅不趋炎附势,反而敢于直言上谏,上疏论救,从而触怒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杖责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一个小小的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親也受到牵连,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在官场上,王阳明结交的一生挚友,是在翰林院当职的清贫儒者湛若水。俩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互为契友。王阳明对湛若水的评价是:“立世三十年,未见此人。”湛若水对王阳明的评价是:“泛观于四方,未见此人。”言语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引为知己。友情长久,且爱屋及乌,王阳明曾亲笔为湛若水的父亲题写《赠翰林院编修湛公墓表》,为其母题写《湛贤母陈太孺人墓碑》。后来王阳明仙逝,湛若水则为他撰写《阳明先生墓志铭》和《祭王阳明先生文》。
良知就是人的好恶之心,明善恶,辨是非。王阳明与湛若水是真正的精神至交,他们不屑于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宦,却去结交清贫的文友。一个朋友,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理念,不交也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知的朋友会影响人的三观,将人带入岐道。
王阳明喜好探奇览胜,寻幽涉险的途中好结交一些名人隐士,谈经论道。有一回,他得知某处名山有位得道高人叫蔡蓬头,于是专门跑去山中的道观想要拜访他。蔡蓬头站在道观的山门外面,王阳明老远见到就诚心跪下向他磕头。蔡蓬头居然袖子一甩,自顾自跑回山门去了,王阳明赶快站起来,跟着走进道观大殿,再次跪下想客气地向高人请教。蔡蓬头又拂袖而去,跑去后面的一座假山上,王阳明跟到假山前,再行磕头礼。蔡蓬头低头看着他,经不住软磨硬泡,说道:“你前后跪拜我三次,礼节虽隆重,但终不离官气。”说罢,蔡蓬头飘然而去,不再理会他。
王阳明为何寻道不成,恰恰因为他当时没有做到知行合一。无数聪明人知道事物的真正道理,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运用不出道理,或是做出一些与道理相违背的事情来。如同蔡蓬头,一个超凡脱俗的异人仙道,王阳明明知道其仙骨佛心,可还是以世俗间的繁文缛节庸礼常态来对待他,令蔡蓬头误以为其心不诚,其人平庸,一身铜臭官气,自然敬而远之,当然就无从得到蔡蓬头的欢心。
在被贬的路途中,太监刘瑾仍不愿意放过王阳明,派人一路追杀,后来王阳明心生一计,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逃过追杀的王阳明逃到南京去看望自己的朋友,朋友知道他身处祸患之中,心痛不已,可仍对他说:“大丈夫一诺千金,既然朝廷将你贬职,又委命你去贵州为吏,一日身有官名,就有责任在身,虽然仕途险恶,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王阳明听从朋友的告诫,重新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龙场当时还是未开化的毒障之地。王阳明来到后并没气馁,根据当地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渐渐受到民众爱戴,期间虽多险阻,但都逢凶化吉,平安度过。也是在这段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写出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善行就是君子之行。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人的品行,贵在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死里逃生后,完全可以选择隐姓埋名,平凡地度过下半生。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的只是践履心中的一份责任,谨守君子之道,渊默之行。朋友间的承诺亦是如此,只要是正确的行为,正确的事情,答应了朋友,接受了邀约,就一定要去做,去完成,遵守协定,不管迎接我们的是狂风还是暴雨。
结交真朋友,贵在坦诚相对,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维持良好长久的朋友关系,树立正确友善的人际关系。
(编辑/张金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