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萍潘琳娜 杨旸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 南昌 330003)
脑梗死拥有高发生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其二级预防是为了预防和降低再次发生梗死的危险。目前临床上基于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降糖等为主要目的,形成了以阿司匹林、他汀类、降压、降糖等药物治疗为基石的防治体系[1]。但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不仅可能发生较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2],还极可能发生阿司匹林耐受性[3-5]。因为抗血小板聚集的化学药用药抵抗及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大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中药被用于脑梗死的二期预防的治疗。在我国医疗机构中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被广泛应用。通心络胶囊则是气虚血瘀证推荐使用的主要的中成药之一,但是在中医类医院及西医类医院,通心络胶囊广泛用于脑梗死的治疗,特别是在西医医院,临床上发现未对病人进行中医辨证的脑梗死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通过临床经验观察有效且不良反少[6-10]。我们拟通过观察通心络胶囊在不同中医证候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了解通心络胶囊在不同中医证候脑梗死中的作用是否有差异。
1.1 一般材料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气虚血瘀组、阴虚风动组、风痰阻络组、风火上扰组各50例,随机抽取不同中医证候脑梗死患者各10例作为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等治疗。余160例在常规治疗下均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总疗程为30天。5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无差异性(P>0.05)。
1.2 入选标准 所选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拟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2010》[11]中关于急性中风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12]进行诊断。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型诊断标准;③发病时间在72小时以内的缺血性脑梗死;④发病年龄在40~80岁之间;⑤首次发病或既往有缺血性中风病史但此次发病前已恢复,即mRS评分≤1分;⑥有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神经功能评分(NIHSS)≥4并≤22分;⑦自愿参加并同意治疗方案。
1.3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原则上参考《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13]。通心络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疗程30天。
1.4 观察指标 患者体征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分)的评定标准,mRS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依达拉奉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药物。通心络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0天后的NIHSS,mRS,BI评分,经检验后的比较结果如下(见表1-3),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常规治疗组与总通心络组两组间效果比较,通心络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更有优势。通心络在不同中医证候组间比较,互相之间无差异(见表4),提示通心络对各不同中医证候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相当。
表1 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30天后与治疗前NIHSS、 mRS,BI评分比较
注:*P<0.05 vs. 治疗前;n=40。
表2 通心络治疗组患者治疗30天后与治疗前NIHSS、 mRS,BI评分比较
注:*P<0.05 vs. 治疗前;n=160。
表3 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治疗组患者治疗30天后NIHSS、 mRS,BI评分比较
表4 通心络不同中医证候各组患者治疗30天后NIHSS、 mRS、BI评分比较
脑梗死由于其高致死率、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特点,需长期服用药物,国家为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财力。脑梗死治疗中,抗血小板聚集最有最为关键,阿司匹林是临床上脑梗死治疗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最常用药物,但是临床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导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等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致使很多病人不能坚持用药[2]。临床上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仍频繁再发脑梗死,对此类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很多病人对这两种药物同时存在抵抗现象[3-5]。我国中医药弥补了这些缺陷,但是在临床上用中药大多继承古人的经验用方,阻碍了我国中医药的国际化。通心络胶囊是推荐用于气虚血瘀证脑中风治疗主要的中成药之一,但是我们的实验发现,未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随机入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通心络组临床疗效比单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疗效好,这与已经报道的结果一致[6-10]。但是同时我们发现通心络胶囊在不同中医证候的脑梗死患者中作用相当。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等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脂降糖、降血同型半胱氨酸、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作用[14-20]。因此,通心络胶囊不仅能治疗中风,而且对于预防中风的发生及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等的预防都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突破古人经验用方,在不同中医证候脑梗死患者中服用通心络,发现通心络胶囊对于血瘀证以外中医证候的脑梗死患者同样有效,且作用相当。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可以推广通心络用药范围,用于气虚血瘀证以外类型的脑梗死患者。总之,缺血性脑中风( 脑梗死)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 以及减少长期预防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仍是当前我国卫生工作者和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是中医药大国,开发及推广我国中药在慢病中的应用,有助于建立一套更有效的中国特色的临床治疗方案,也有助于中医药在全世界推广,造福于人类。
[1]Taha,A.S.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aspirin and anti-thrombotic drugs - a 6-yea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J].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5. 22(4): 285-289.
[2]吴冰冰,梅琼.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分析[J].中国药师,2008,11 (2):224-225.
[3]林志坚,庄君,赵静,等.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9):66-68.
[4]马慧芬.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J].海峡药学,2006,18 (4):228-229.
[5]张仕娟,宋玉宁,李乃坤,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J].山东医药, 2016,56 (l5):62-65.
[6]赵功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分析[J].大家健康,2013,15(1):1-2.
[7]董为伟.应用SPECT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血流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6,26(4):15-18.
[8]季锡林.通心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44例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3):21-22.
[9]李凤.急性脑梗死接受通心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药理分析[J].2013,15(5):72-73.
[10]欧阳征,唐红宇,王爱民,等.通心络胶囊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1):1 064-1 966.
[1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2(6) : 23.
[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7(3):64-66.
[1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S].中国临床医生,2011,19(11):68-74.
[14]刘冰.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1:26-27.
[15]吕旭潇,孙明江,孙凤志,冰片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7):878-881.
[16]沈艳,周端,曹敏.虫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4.34(7):681-684.
[17]魏丹,谢肄聪.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外周血氧化还原酶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54(19):29-30.
[18]吴琳,刘勇,熊肇军,等.通心络胶囊对同性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5):385-389.
[19]武双平,袁国强,王永恒,等,通心络下调 RAGE-MAPK信号通路拮抗AGEs诱导的人内皮祖细胞内皮分化异常[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8):1 062-1 064.
[20]于晶.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4(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