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使用在网络新闻中的意义
——以洋葱华大为例

2018-01-26 07:51王沛佳
山西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华大洋葱文字

王沛佳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视觉语言建构的特征

(一)形象化与符号化

人类对于视觉化标识与文字标识的辨识程度是不同的。图片以其直观、明确的呈现特点,省去了文字联想的二次转化,更容易被人接受记忆。图片是文字的形象化描述,相比于文字阅读,人们更倾向于图片浏览。以洋葱华大SNS平台发布内容为例,大部分发布内容均有配图,浏览量在2300左右;而部分缺少配图的发布内容浏览量则在1400左右。受众对于洋葱华大的图片新闻浏览量普遍偏高,正是利用了图片的视觉感官冲击,形象化阐释新闻内涵,使得受众生成形象记忆进而大范围传播推广。

与此同时,此类可视化形象语言还可成为作者情感的寄托,将文化意义与社会意义赋予新闻本身,使得新闻内容更加具有情绪感染力。洋葱华大在发表有关华师流浪猫狗死亡的内容时,采用了手绘流浪猫灵魂的配图,放弃了现场照片的配图,采用概念式配图更能将作者对于流浪猫的情感表达出来。

(二)阅读快捷化

人类接受图片信息的效率远远高于文字信息,图片新闻的使用使得受众阅读速度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一张图片就可以包涵一整个故事,传播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充分发挥图片的优势,通过图片来描述事件、传播事件,将会带来不可忽视的传播效果。

但同时带来的理解偏差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过快的阅读速度导致了对细节信息的忽略性阅读,视觉盲点的产生也使得图片需要表达的内容易产生偏差误解。以迎新晚会后洋葱华大的发布内容为例,配图为散场后的一片清冷狼藉之态,本意是为将散场后的冷清与晚会进行时的热闹进行对比,却被误读为对图中未将垃圾自行带走的观众的批判。可视化元素以其直观便捷闻名,同时带来信息误解的问题也不可小觑。

(三)图片可信度

网络新闻图片不仅代表了高效的传播,更是真实的代表。因其“形似”的特点,“有图有真相”已成为众多网民判断事件真实性的重要标准。

但随之而来的是网民对于新闻图像是否经过处理的质疑。随着图片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图片的再编辑门槛降低使得受众对于图像本身是否经过处理产生怀疑。因此,网络图片权威性较弱也是目前图像新闻存在的问题。

二、图片使用在网络新闻中的意义

(一)将文字内容可视化,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片的呈现是对新闻内容进行形象思维加工的结果。基于图像形象化与符号化的特征,无论是叙事图像还是概念图像的使用,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除此之外,图片能直接激发受众的感官思维,进而使得受众产生认知兴趣,在与发布者进行评论互动的过程中思考新闻本身。在洋葱华大的运营过程中,发布有关校园网无法连接的内容时,常会采取无法连上校园网的手机截图作为配图,简单直观地表达了新闻内容,从而引发受众对于新闻本身的探讨。

但与此同时带来了受众过分依赖图片,进而略过了事件真相直观表达阅读感受。接触图像后,受众并不需要花费过多心思进行思考,只需被动接受即可。因此,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对于新闻本身的理解能力。例如洋葱华大在发布断水断电消息时,通常采用将文字通知内容制作成便签的形式作为配图,图片内容与文字内容相同,而读者却更倾向于阅读图片而非文字,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文字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效应,由此导致了对于新闻细节忽视的问题。

(二)使媒介定位明确

媒介定位中,角色定位是根本,受众定位是核心,内容定位是关键。通常情况下,媒介定位的实现往往要通过图片使用来实现。洋葱华大的主要媒介定位为贴近学生生活的非官方校园媒体,不仅在新闻发布内容的选择上多为校园生活,且大部分新闻配图采用的是私信人随手拍的照片内容,及时高效同时带有明显的高校学生生活气息。图片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了新闻定位的形成,也使得媒介本身的其他定位更加明确。

但这样的定位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片的选取与使用。图片为媒介定位服务,使得媒介定位更准确,不符合媒介自身定位的图片会被舍去,潜在新闻价值缺乏挖掘。

(三)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图片与文字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多模态话语形式,典型的多模态话语形式是由于一种模态或符号系统无法完整表达作者的意图而采用另外一种或几种模态来进行补充的话语形式,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文字内容的简单描述辅以图片加以说明,这一新闻发布形式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众多媒体的首要选择。从洋葱华大近年来发布的内容上看,几乎所有内容均采用了“文字+图片”的呈现形式。图片作为文字内容的形象性补充,使文字内容可视化;文字也成为了图片的内容说明,二者以互补形式相互依存。

图片和文字的互动表达着同一种内容,相互支持印证;除此之外,图片和文字还可呈现出互相强化递进的关系。前者意义在于增强新闻本身的传播效率,而后者则是将图像中未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补充解释。

互联网时代的视觉化阅读为“读图时代”提供了技术基础,而受众对于图片的高接受度也成就了图片在网络新闻报道中极高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新闻传播资源,图片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报道的劝服效果,更能达到潜移默化地引导社会认知和舆论走向的效果。但图片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权威性难以保障、影响受众思考能力等问题,这些需要媒体工作者认真对待并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柴继军.图片报道: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英.网络娱乐新闻图片编辑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编辑之友,2010(10).

[3]田飞.视觉语言与新闻发现[J].中国记者,2000(11).

[4]朱永明.图像时代的视觉语言形态与传播探讨[J].中国出版,2010(22).

[5]刘建明.对“议程设置”论的修正——关于传播学未来走向的个案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0(2).

[6]刘世铸,韩金龙.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4):17-21.

[7]王天华.新闻语篇隐性评价意义的语篇发生研究[J].外语学刊,2012(1):104-107.

猜你喜欢
华大洋葱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洋葱:别闹了,我不是“白衣天使”
华大超硬工具事业部总经理纪勇荣获“洛江工匠”荣誉称号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华大智造或将香港IPO两重关口待闯
切洋葱
廿四节令鼓队震响华大20年
洋葱 编辫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