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微探

2018-01-26 21:45江苏南京市觅秀街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江苏南京市觅秀街小学 侯 靓

课前预习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自身语文素养和课堂学习效率提升的程度。通过对我校学生课前预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但预习质量不高,对课文基本知识已经掌握的学生则是局限于书本,预习成了展示书本知识的“演播场”。另外,虽然大部分教师都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也积极布置学生回去预习,但预习作业设计得还不够科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没有检查、反馈、评价的环节。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一些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策略浅析

(一)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预习习惯同样如此,需要学生在长期的预习过程中通过多次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预习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要合理计划,可以将预习作业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下去,也可以利用在校的时间布置完成,但一定要坚持每次在学习新课前保证一定的预习时间。其次,教师对学生预习作业的布置要讲科学,难易适中,善于激发学生的研学热情,对预习做得较好的学生要给予奖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便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习惯既是预习能力提高的基础,又在预习能力培养中得以巩固。

(二)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和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体系特点,有的放矢、由浅入深。

1.根据年级段的特点布置课前预习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良好习惯。低年级应“多认少写”“识写分开”。到了中高年段应该通过预习逐步培养学生整体阅读和搜集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2.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

预习内容的设计要难易适中,同时也要体现层次性、开放性,本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去完成。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课这种“文包诗”的特殊形式,并要求学生思考“文章哪些段落或语句分别阐释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意思”,让学生试着在预习时做标注,课堂上来交流讨论。事实证明,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大多能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娓娓道来,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3.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

不同的新课内容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语文预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搜集整理资料。有些文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大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就需要他们通过上网、查阅课外资料等方式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初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这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2)培养朗读能力。朗读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因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之一,对预习课文同样重要。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读好新课文:首先是初读,读准生字、新词,疏通难读的长句子和重点语句,以便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是有感情地读,在初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感情,加深对文本的体悟。最后是精读,通过细致地朗读、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不同体裁的文章亦有不同的朗读要求。如记叙文的朗读,要把握记叙文六要素,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朗读要求则不同。在朗读时必须先了解它们的文体,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预习也要重视朗读,通过反复读,语感不断增强,理解也会逐步加深。

(3)培养分析理解能力。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并善于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课前预习要在通过查阅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在认为写得精彩处或自己有独特见解处,或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即可在文中进行圈画批注,这样,当教师讲解课文时,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听,也就更容易理解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会逐步提高。

(三)反馈提炼,重视课前预习检查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表现欲望都很强,他们对自己的每一次作业都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教师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利用早读课或者新授课开始前几分钟进行,从学生的课本和导学案入手,检查学生在课本上的批注和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交流预习中的疑惑和收获,教师从中获悉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结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论与反思

小学生正处于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重视对他们的课前预习并进行有效的指导,将会对其以后的学习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实践证明,预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经历了预习这样一个认真思考、仔细揣摩的过程,自学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不仅对他们学习语文大有裨益,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更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笔者会一如既往地开展对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探究,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