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胜昌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浙江湖州 313000)
读后续写是浙江省英语新高考中新出现的写作题型。该题型向考生提供一段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1]。读后续写主要聚焦四个方面的能力,即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2]2。
读后续写教学给高中英语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选择语篇、如何设计段首句、如何引导探究、如何激发想象等都成了棘手问题。因此,笔者通过组织市级教研活动,以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资源,借助公开研讨课、同课异构等方式,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的有益尝试,共同研究如何把该题型所要考查的以读促写、读写联动的能力培养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探索并总结出相关的教学经验,为读后续写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选择合适的语篇是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的有效保障,它除了提供必要的续写材料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语言范本,供学生学习、借鉴、模仿,从而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和相应的语言训练。教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语篇呢?从文本体裁来说,应该以记叙文为主。因为记叙文的话题更贴近生活,有一定趣味性,给学生的想象空间较大,上下文连贯性较强,语言难度较易把握,更适合用于读后续写[2]2。
通过仔细筛选和观摩课堂实践,笔者认为,现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下列语篇比较适合:Book 2 Unit 1中的“The Story of Atlanta”;Book 3 Unit 1中的“A Sad Love Story”,Unit 3中的“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和Unit 5中的“A Trip on the True North”;Book 5 Unit 5中的“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Book 6 Unit 5中的“Trapped by the Flood”;Book 7 Unit 2中的“Satisfaction Guaranteed”,Unit 5中的“Keep it up,Xie Lei”。这些语篇叙述主线明确,结构清晰,故事情节有起有伏,能使学生从宏观上快速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语篇已有的谋篇布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构思、有效续写。
上述语篇中有些语篇本身没有完整的故事结尾,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是训练续写的好材料,如Book 7 Unit 5中的“Keep it up,Xie Lei”。该语篇主要讲述中国学生谢蕾如何在半年内适应英国的留学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并以“We will follow Xie Lei’s progress in later editions of this newspaper but for now,we wish Xie Lei all the best in her new enterprise.She deserves to succeed”结尾。那么,谢蕾后来的留学生活怎样?她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留学经历又促使她养成了哪些好品质?通过以上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报纸第二次报道的形式来续写谢蕾的留学故事,并以下面两句段首句作为续写铺垫:
Three months later,Xie Lei told me that she had joined a volunteer club,but_________
Xie Lei then turned to a local classmate for hel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一些语篇本身故事已经完整,但某些情节没有详细描述或解释,可以从另一角度进一步展开,进行续写,如Book 5 Unit 5中的“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文章主要讲述17岁的John Janson如何采取果断的急救措施,挽救了Anne Slade的生命的事迹。学完文本后,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激活学生的续写 思维:Suppose you were John’s mother,what would you think of John’s action?引导学生思考John母亲的心情,感受母亲既感到骄傲又有所担忧的复杂情绪,原因可能是John已多次见义勇为,急救他人。按照此推断,要求学生再续写两段,第一段写John在另外情境中碰到的紧急情况和采取的急救措施,第二段写John母亲的内心情感及作者的评论,并提供如下两句段首句:
Actually,it’s not John’s first time to save another person’s life using his knowledge of first ai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wever,as John’s mother,she expressed her pride as well as her concern on a TV program after John received the aw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续写要做到与所给语篇的衔接程度高,必须从文章体裁、文本大意、叙述意图以及语言特点几个方面来与所给语篇保持一致。而续写部分的两句段首句则对学生在续写时把控语篇逻辑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它们应该是所给语篇在情节和结构上的自然延伸。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段首句,以便能有效引导学生的续写思路和写作视角,为学生在上下文内容协同和意义连贯上提供线索,在情节的合理构思上提供切入点。
Book 2 Unit 1中的“The Story of Atlanta”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古希腊,女性不能参加奥运会,但一位美丽的希腊公主Atalanta虽比任何男子都跑得快却不能上场竞赛去赢得荣誉,她一怒之下与国王父亲定下只嫁给能在跑步比赛中赢过自己的男子,而输掉比赛的男子格杀勿论的约定。男青年Hippomenes对公主一见钟情,为了赢得比赛而求助爱神。爱神赐给他3个金苹果,告诉他在比赛时择机扔下金苹果,趁公主捡金苹果时超越公主,从而赢得比赛。该文本只展示了故事的开端和发展两部分便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续写的空间。此外,故事中人物性格明朗,矛盾冲突强烈,使该文本成为续写的优良素材。
笔者安排了两位教师以此文本为素材,进行了读后续写同课异构教学。两位教师在顺利完成本语篇的阅读教学后,提供了续写的两段段首句,要求学生按照段首句,分组讨论并确定续写段落的人物、故事的情节发展、情节中的人物动作和内心活动以及整个故事的合理结局。其中M老师设计的两句段首句如下:
When the race started Hippomenes ran fast,butAtlanta ran even faster.____________
When she finally caught up with Hippomenes the second time,he threw the third and last golden apple.____________________
经仔细研读这两句段首句,续写部分两段在逻辑上要求是顺接关系,在内容上应该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在写作风格上应注重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结尾,即男主人公Hippomenes赢得比赛,获取爱情,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学生可以通过预设各段落的结尾来倒推每段情节,构造人物活动。
另一位C老师设计的第一段段首句与M老师一致,而第二段段首句则完全不同。C老师设计的第二段段首句是:However,Hippomenes was so excited that he forgot to thank the goddess for her help.
根据C老师设计的这两句段首句可以推断出,续写部分的两段在逻辑上是明显的转折关系,在内容上第一段应完成爱情故事的圆满结局,第二段则要写另一旁支情节:男主人公因忘记感恩女神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从两节课上学生的续写来看,M老师的段首句设计得较合理。M老师课堂上学生所续写的故事情节完整性强,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符合读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接受标准。而C老师的段首句设计有欠缺,导致学生写出的续写文本故事情节有旁支,内容上也包含了嫉妒、报复、惩罚等负能量元素,与高中学生所接受的道德准则背道而驰,不符合语言教学的教育功能。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察所给材料的语言使用情境和方法,感悟其文化意义与情节内涵,领会前文立意,合理探讨和预测下文情节,把吸收的东西有感悟地输出,从而打通从读到写的通道,实现读写联动教学。
Book 3 Unit 1中的“A Sad Love Story”讲述了一对现代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其中穿插了中国古代著名的“牛郎与织女”故事及由此演变出来的“乞巧节”的介绍。Li Fang和Hu Jin相约在西方情人节见面,由于对约会地点理解有误,导致两人没能准时见面并产生误会。两人的故事到底结果如何?原文没有告知。爱情题材的故事十分吸引高中学生,我市的W老师以此故事为素材,对原文略作改动后,展示了一次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讨论为方式,有效引导学生探究情节发展的读后续写写作课。主要过程如下。
Step 1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体特点和记叙文的六要素等
教师提问: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is passage?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启发:The six elements of a narrative passage includes:when,where,who,what,why and how.Please read and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ese six elements,and the structure of a narrative.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强化文体意识,掌握故事梗概,抓住文本要点,理清文本脉络,为下一步探究写作任务做的准备。
Step 2小组探究活动——过渡到写
要让学生在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续写,他们必须能先探究和预测文中留下的未解之谜。该文本下的疑团很多,如Li Fang会不会跟Hu Jin解释迟到的原因?Li Fang会说出他手中没有礼物的真正原因吗?Hu Jin会原谅Li Fang吗?他们之间注定是以悲剧结束吗?文中提到的咖啡店经理及“乞巧节”对故事的结局有什么意义?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深入探究,既形成、分享自己的想法,又激发、启迪他人的思维。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探究文中未解悬念,并把这些悬念有选择地用到续写中去。
Step 3读段首句
引导学生研读以下两句段首句,探究句子中隐含的信息。
As he sadly passed the tea shop on the corner on his way home,_____________________
After several minutes’confus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这两句段首句,学生的探究性思考如下:续写第一段的开头告诉我们Li Fang在回家的路上一定发生了什么,或许遇到了Hu Jin正在等他,Hu Jin对他迟到的态度怎样?第二段开头告诉我们Li Fang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一定要帮他做决定。乞巧节故事的悲伤或许感动了他们,所以他们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圆满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提醒学生,在读后续写过程中,读的内容还应包括文后所提供的两句段首句。段首句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经教师引导,学生在认真研读、探究这两句段首句后,能从中推断出相应的情节线索,如人物的情绪变化等。探究时要注意续写两段与上文以及续写两段之间的逻辑和衔接关系。
读后续写属于全开放写作。教师在指导学生续写时,还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力求创新,写出生动而又引人入胜的结尾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则阅读材料的续写本来就有多种可能,不应该追求千篇一律,只认一个结果,而应从文本理解入手,按照故事的脉络,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挖掘阅读材料中所留的悬念,运用创造性思维合情合理地续写故事,使故事完整。
Book 7 Unit 5中的“Trapped by the Flood”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Sara受困于洪水的故事。文章只提供了当洪水突然到来,Sara没办法只能带着孩子和宠物爬到屋顶等待救援这部分内容,并没有给出故事的结尾。全文篇幅不长,故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关联,故事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比较大。我市的K老师将文章稍作改动,尝试了一次激发学生合理想象的读后续写研讨课。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Step 1让学生从三个层面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为后续的写作做好铺垫
A.读故事梗概
Wh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main ide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读故事情节发展
Para.1:Tony called and asked her to_____.Why?
Para.2:Sara was_____to go.Why?
Para.3:Sara_____to go.Why?
Para.4:Sara made_______to go.
Para.5:What happened when she was about to go?
Para.6:What did she do?
C.读故事隐含信息(注意句子中的画线词)
1.Putting down the phone,Sara sighed…She had planned to cook him a nice meal and surprise him with...
2.Sara dressed baby James in warm clothes and collected the things she would need for him over the next few days.
3.It took her a long time,but eventually she found him safe and warm...
4.Quickly she put James into her back-pack…ran to the front...
5.James,safely attached to her back,made no sound at all.
6.Sara stared down at the water which was rushing past the car.It was already half way up the doors,and still rising.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进行文本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的脉络线索,解读出文中暗含的伏笔,准确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更能帮助他们进行有根有据且有逻辑的创造性推测,以便把故事续写下去。
Step 2思考讨论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接下来的结果:Sara是否被救?如果被救,那么谁救了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并结合生活实际和各自的背景知识,探讨故事结尾各种可能的版本。学生通过发散思维,提供了以下Sara获救的各种版本。
励志篇:She saved herself.
爱情篇:Her husband saved her.
亲情篇:Her parents saved her.
爱国篇:The government sent soldiers to save her.
宗教篇:God saved her.
科幻篇:Creatures from outer space saved her.
【设计意图】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在写前进行发散性思维,有效构思,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进行合理选择。
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教学信息。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信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新高考背景下,以教材阅读材料为素材来源的读后续写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它通过让学生认真研读合适的记叙文本和教师设计的段首句,对文本情节进行探究和推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想象和思维,对故事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完成对故事的续写。这种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又锻炼了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
[2]刘庆思,陈康.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