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婧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主导产业,在13亿人口中农民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一半,大约有9亿左右。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人口和农业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难题。性别观念在农村地区十分明显,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有明显的重男轻女思想,这主要受到我国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加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整体知识水平不高,接受教育程度较低,所以在农村有十分深刻的性别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社会性别视角的关注,不能忽视了性别视角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当前农村地区的发展逐渐呈现女性化发展趋势,针对现状,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深刻了解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女性化、老龄化是新农村人口结构的基本现状,因为大部分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妇女、老人,所以农村妇女在农业农村中的主体性也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另外,农村妇女是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因为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社会风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女性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也需要女性的辛勤劳动来创造,所以农村女性是精神文明、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创造者,也是村容整洁活动的推动者。对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女性地位的认识,挖掘女性蕴含的能量,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例如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召集,组织他们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并且结合当地的工业生产,为女性提供更多农业劳作之外的工作,培养其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技能水平,比如有的纺织厂建设在农村周围,女性天生手巧,可以在纺织厂学习纺织工作,农业生产之余赚取更多生活费用。再比如,在政府组织部门也可以加强对女性的招聘,让更多女性参与到农村经济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比如村干部、村官等可以由当地具有一定权威的女性担任,或者招聘新的女大学生担任,体现出女性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基层民主政权。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受益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愿望,也基于参与者的综合素质与实力水平,同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出性别视角,尤其是新农村发展政策的制定,必须要体现出性别视角的概念、重要性。第一,提高农村女性在农村决策中的地位,给予他们更多选择的权利,在农村重大事件决策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女性的意见,保持社会性别敏感,关注男性和女性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并且逐渐改变,保证男女权力平等。第二,可以制定性别规划,对现有的社会性别结构进行主动干预,推广多样化、男女平等的婚居模式,比如从原来的从夫居扩展为从夫居、从妻居、两头居等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传统性别观念的限制,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在传统固有思维中,女性主要是负责家庭内务,地位较低,所以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也比较少,导致很多女性在生活生产中无法掌握资源,缺乏话语权。对此,要积极加强对农村女性的教育,提高女性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能力,用知识的力量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现在的贫困生活。大力改善农旅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可以多在农村地区举办培训课程,组织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学习,并且能够在农村妇女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技能水平、思想素质、文化素养等各个方面着手,对女性进行教育。
农村和谐文化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也为改善农村性别结构以及性别发展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对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进行宣传,因地制宜,探索更多建设先进性别文化的方法,比如可以利用当地的民歌、地方文化、标语、宣传册等农村群众比较喜欢的方式对性别文化进行宣传,改变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观念,为农村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提升提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要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要防止用家庭利益掩盖性别利益,注重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形成和睦的家庭关系,倡导尊重妇女、尊重老人的文明习惯,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结构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发生彻底改变,当前农村地区的女性化、老龄化现象严重,而且性别比例失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性别视角的认知,改善传统的性别认知格局,提高女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惠萍.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04).
[2]郑小敏.建设新农村中的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04).
[3]王瑜,杨翠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