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防癌筛查,远离5种癌症

2018-01-26 15:20:43葛青岩
益寿宝典 2018年27期
关键词:家族史间隔食管癌

文/葛青岩

肺癌——最常见的癌

《2015中国肿瘤年报》显示,肺癌成为最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预防肺癌首先要戒烟、避免暴露在污染环境,其次就是早期筛查。

高危人群:吸烟20年以上的,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吸烟人群(三项只要符合一项就属于高危人群);常接触油烟或煤烟者;长期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生活的人群等。

检查方法:低剂量薄层CT。

检查间隔:高危人群:40岁以上应每年做1次低剂量薄层CT。若有长期不能治愈的咳嗽、痰中带血等肺癌早期症状,应尽快做低剂量薄层CT检查;健康人群:男性50岁、女性55岁时应筛查1次。

结直肠癌——“恶性程度”较高的癌

结直肠癌又被称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2015中国肿瘤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已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在第三位,死亡率排在第四位。直肠癌早期大多无症状,或仅有消化不良等不适,因此高危人群的防癌筛查非常必要。

高危人群:40岁以上且具有以下一项者: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有癌症家族史或肠息肉史者等。

检查方法:肠镜。

检查间隔:高危人群:做肠镜检查,阳性者根据治疗原则处理,阴性者则每年复查1次粪便潜血试验,每隔5~10年复查1次肠镜;健康人群: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粪便潜血试验即可。

胃癌——疗效较好的癌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中国新增胃癌病例为40.5万人,占世界新增病例的42.5%。胃癌早期症状隐匿,但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90%。高危人群定期做胃镜,是预防胃癌的第一关。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过量饮酒,以及长期吃高盐、熏烤煎炸食物的人等。

检查方法:胃镜。

检查间隔:高危人群:40岁时开始做胃癌筛查,若没有异常,可间隔5~10年再做1次;健康人群:男性50岁、女性55岁时应检查1次。

乳腺癌——最伤女性的癌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速已位居世界前列,每年约有20余万的新发病例。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只要能够早期发现,乳腺癌的生存率相当高。

高危人群:未婚或35岁及以上初产、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小于12岁或行经超过42年等。

检查方法:乳腺X线摄影、B超。

检查间隔:高危人群:35岁以后每隔1、2年做1次乳腺B超检查;40岁以后每隔1、2年做1次乳腺X线摄影及B超检查。如果筛查中发现明显异常或高危型乳腺,间隔应缩短为3个月或半年。

食管癌——“吃”出来的癌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除了环境和遗传因素,吃的太咸、趁热吃、爱喝酒、主食硬等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食管癌的常见原因。

高危人群:40岁以上且兼有以下一项者:来自食管癌高发区(包括华北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江苏北部地区等)、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状者。

检查方法:内镜。

检查间隔:高危人群:40~69岁应每5年筛查1次,若未发现问题,之后可每5~10年筛查1次,若发现病变则应听从医生建议;健康人群:男性50岁时、女性55岁时做1次内镜筛查,之后每5~10年筛查1次。

猜你喜欢
家族史间隔食管癌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32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间隔问题
间隔之谜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艺术品鉴(2017年9期)2017-09-08 02:22:48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9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上楼梯的学问
中心突出,边缘失语:温州家族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