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张 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随着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以即时性、便携性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受到青少年群体的青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较2016年底增加573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较2016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使用率再创新高。网民中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3.0%,网民学历中初中学历占比最高达37.9%,较2016年底增长0.6个百分点。其中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群体成为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其已然成为手机用户的主力军。然而,中学生是青少年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尚不稳定,自控力不足,容易受手机的诱惑不能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手机游戏、电子小说、通信、小视频、QQ或微信等手机社交软件中,沉迷于其中而形成手机依赖症,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手机依赖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从不同角度可以定义出的不同概念,但目前具有一定代表性地是师建国对“手机依赖症”界定:因使用手机行为失控而导致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2]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手机依赖已然被视为一种非常态的状况,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是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帮助手机依赖群体摆脱依赖,恢复正常的发展。
中学生手机依赖症形成的原因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环境因素。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阶段,自控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在中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到处都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手机广告和各式各样的手机,而且手机已成为周围人群的热点话题,激起中学生对手机的好奇和渴望。第二,手机本身的特性。手机的便携性和互动即时性,使手机的使用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3],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和获取信息,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富和各类软件的更新,手机带来了更为精彩的体验,吸引着大量的中学生。第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有强烈的表现自我和从众的心理,渴望融入到社会当中,对信息极为渴求,有自己的时尚需求和娱乐需求。而手机正好可以满足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因此其产生手机依赖与手机心理需求关系是密不可分的[4]。
第一,生理危害。每天长时间的使用手机会出现头疼、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且过度依赖手机会出现手机幻听的现象。此外,有手机依赖症的中学生,时刻随身携带手机,甚至直到深夜还在微信聊天,浏览网页或打游戏,经常出现失眠、睡眠不足等问题,影响学业,而且长时间的单手持手机和低头会损伤手指和前臂,造成颈部和脊柱受伤,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第二,心理及社会功能损害。中学生通过手机这种虚拟介质来建立和维持人际圈,以此消除自己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但如果过度使用手机则会使得他们逐渐疏远现实生活,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依靠手机来维系虚拟的人际关系,造成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甚至出现抑郁、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不适的现象[5]。
目前对于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干预多是通过政府、学校、家长三方面采取行动。然而,政府方面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比如说限制手机广告或者是对手机作弊予以严重的惩罚,但这些宏观的政策对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缓解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作用,仍然不能解决中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学校和家长方面都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约束学生使用手机,而不是出于学生的自愿去解决问题。并而青春期的中学生较为敏感,方式运用不当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加重问题的严重性。社会工作介入中学生手机依赖症,会深入了解和分析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和危害,评估中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与中学生共同商议制定目标方案,以优势视角、认知行为、社会支持等理论为依据,运用共情、同理心等专业技巧来缓解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程度,促进他们增强自我改变的意愿和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将焦点放在案主的优点和长处上,引导中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主动地挖掘出自己在各方面的潜在价值,利用好身边自身资源,并运用好这些资源来改变自身的生活品质[6]。在社工介入中学生手机依赖的过程中,社工只是起到辅导作用,主要是引导中学生增强改变的意愿和信心,自愿性地改变现状,解决问题,这相比较于强制性和规则约束的方法更有利于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中学生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管理的能力,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容易被手机吸引养成依赖手机的习惯。因此在介入时要确立增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目标,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综合分析他们对手机产生依赖,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手机的态度,从而改变行为上的习惯性。社会工作可以运用科学的知识和专业的方法,给予青少年适当的辅助和指导帮助他们度过这一特别发展期,协助他们达到自我决定和自我辅导的境地,教训、管制、责罚或逼迫就范都只能引起青少年的反抗。[7]因此,在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的问题上,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具有可行性的。
个案工作方法是社工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激发个人潜能和恢复家庭功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社工在接案之前,要与申请的案主达成服务协议,正式确立工作关系。社工接案后了解案主的基本资料与大致情况,与案主一探讨,对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达成共识。收集资料,对案主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与案主讨论制定服务计划。在介入过程中,和案主一起面对问题,分析产生手机依赖的原因,按照制定的方案完成目标,解决问题。原定目标实现后,即可结案,对案主给予肯定,并做好评估,撰写评估报告。中学生过度依赖手机与家庭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个案介入时,与家长联系,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建议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为孩子做榜样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周围环境的改变会促使中学生慢慢摆脱对手机的依赖,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小组工作方法是以小组中的个人为对象,强调小组经验与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使小组成员经由小组过程,获得行为的改变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8]小组工作中的成员会有相同的兴趣和目的,身份之间有认同感,可以互相依赖、互相接纳。手机依赖的中学生更适合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接案。在接案之前社工要考虑小组的工作目标与意向人群,并寻求机构的认可,同时制作问卷和量表进行发放,分析了解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情况,通过张贴海报和学校沟通的形式招募小组成员,并进行会谈与将来组员相互了解,建立初步关系。
预估。小组成员筛选确定,收集小组成员的基础资料,发放手机依赖量表,根据量表确定小组成员手机依赖的程度,对组员的问题和需求进行预估,初步确定小组活动的目标。
计划。这个时期社工要根据预估制定小组服务计划,与小组成员会谈共同确立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方案。服务计划要详尽充实,每个活动的过程、目标都要明确,要与案主不断的商榷选择最合适和最有效的方案。
实施。这一阶段是小组服务计划的实施,正式开始介入,社工可为小组成员提供具体服务、提供信息、指引方向的帮助。鼓励组员分享各自手机依赖的情况,不断增强组员改变现状的信心,利用团体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最终达到目标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评估。评估是个持续的过程,贯穿于从接案到介入的整个过程,对信息、问题、服务方案等进行评估,同时也是评判小组活动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的一种手段。在评估阶段社工可以发放量表,评测成员手机依赖的程度是否降低,同时制作问卷调查成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以评估小组工作的成效,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品质。
结案。小组工作介入过程的结束阶段,这一时期小组成员的目标已经实现,要与社工结束工作关系,此时社工应提前告知组员即将结案,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结案说明小组成员的问题得到解决,恢复正常学习生活,自身能力有所发展。结案后要进行跟进服务,对案主的情况进行回访,了解案主在结案后是否进展良好,并适当为案主提供必要的咨询。
手机的便携性、及时性、时尚性吸引着大量中学生,其满足了中学生的需求,但这一时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善,自制力差,不能很好的分辩手机内容的好坏和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常常因为过度使用而造成对手机的依赖,危害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其学习和日常生活。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如不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手机依赖的干预,会适得其反引起中学生的反抗,加重其对手机依赖严重性,要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方法和技进行干预,从对探索社会工作介入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可行性和路径,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很好的缓解和解决中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引导中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手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仅是帮助中学生缓解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也能促进中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这也是社会工作的宗旨,尽最大努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018年《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1-31.
[2]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学杂志,2009.30.
[3]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4):16-18.
[4]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5]汪婷,许颖.青少年手机依赖和健康危险行为、情绪问题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0(5).
[6]程敏林.大学生过度手机依赖现象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2017.
[7]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