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华 李辰琦 杨大方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辽宁产业结构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了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的步伐。本世纪初,国家重点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中,辽宁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有改观,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对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现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高校的角度上讲,要对产业结构调整展开科学分析,并以此做好人力资源的调配,使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加大毕业生就业范围,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
自改革开放后,辽宁各大化工企业积极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谋划策,针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多方面调整,然而高校在专业上的设置还不能迎合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也不能实现人才培养对市场需求的转化,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与辽宁经济发展不适应的情况[1]。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各高校为纷纷向综合性高校发展,忽略了本校的专业化优势,盲目增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在各高校开设相同课程和使用同种教学方式,导致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前景不能做出有效预判。目前辽宁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而与新材料和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开设的较少,这就直接导致了所需人才和高校专业不匹配的现象。
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比现在以下两点:即缺乏针对性和缺乏实用性,没有对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行客观的分析,也没有根据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改变教学方式。高校和企业停留在表面合作的层面,缺乏深度合作,双方互相无法融入对方的工作环境,了解具体情况,致使部分实用性人才得不到合理安置。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近些年辽宁各大高校的在专业布局上加大了力度,增加了众多和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并从专业的数量和招生的数量上进行了调整,然而受制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加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及时得到提高,毕业生走向社会时往往处于生产模式的底端,失去高校的专业设置作用,无法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保驾护航作用[2]。
众多新兴的相关产业要继续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使大学生就业实习及时得到妥善安置,政府还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学有成的大学生长期在生产模式的底端从事过多体力劳动。政府也要完善就业平台,使毕业生能够及时的理解就业动态,方便大学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无法找到好工作和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是即独立又矛盾的存在,高校要避免出现结构性失业问题,发挥其中的纽带及桥梁的作用。如何把经济转型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根据高校专业的调整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避免高校专业调整跟不上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的节奏。此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和情景结合的交易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实现人才全方位的培养。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当代不仅要对所学的书本知识烂熟于心,也要及时理解社会动态和产业结构调整,这就对大学生知识更新、实践应用和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素质的要求。高校学习期间要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做到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步入社会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便利,在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打开“绿色通道”,在经济上提供资金扶持[3]。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政策的优势,实现就业问题的解决。在大学生创业中,依托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自身所学应用于实践中,也实现了把培养实用型人才落到实处,实现高校和创业的互惠互利。
综上所述,辽宁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辽宁地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经济的腾飞将需要大量就业人员。大学生要从自身能力和改善结合政府的优惠政策,做到知识实践相结合,积极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寻求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中有所作为。此外,高校要调整培养模式,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助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政府积极加强产业推动,和高校的互助,进而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完善与辽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崔乐.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J].商,2016(1):266.
[2]唐华,李辰琦.辽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J].时代教育,2017(3):61-61.
[3]裘荣鹏.论产业结构调整对辽宁高校人才结构变革的影响[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