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文文
在临床上,我们遇到一些低危人群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所谓低危人群,就是他们并没有发生心梗的危险因素。但是,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我们往往发现这类患者近期有巨大的情绪波动,或经历了大喜、大悲、大怒,或有过度的焦虑、紧张、劳累。
强烈的悲痛情绪,会给心脏带来额外的负荷,造成心律、血压失常及血液凝块,这样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同时,过度悲痛会造成饮食、睡眠习惯的紊乱,导致机体的免疫系统失调或者崩溃,协同促进心肌梗死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持续性胸痛、胸闷气短,常伴大汗、肩背放射痛,重者可发生意识丧失,甚至猝死。既往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胸痛往往可以通过含服“硝酸甘油”而缓解,一旦出现服药效果差、胸痛仍持续15~30分钟以上,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必须立即就近去医院就诊。
一旦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也称为罪犯血管)为诊疗的核心内容。开通血管包括药物及介入治疗,药物包括在医生指导下早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如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和氯吡格雷300毫克或替格瑞洛180毫克)。同时在有介入资质的医院,心血管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心梗类型等情况,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因此,近期有情绪急性波动的人应该好好休息,调整心理状态,关注有无心脏不适的症状,如有胸闷、心悸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近期有急性情绪波动的患者,如果有上述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时,更应该引起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关注,密切注意有无胸闷、胸痛的发生,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