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 程 诚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劳动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服务社会的基本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劳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作为一门以操作性、实践性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科目,需要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中不断学习提高。
受城乡、区域等经济条件束缚,部分地区的教学设施较为落后,阻碍了劳动技术课程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大多数从事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师多身兼多个科目的教学,专业素养有限,课程设计简单,课堂效率较低。
受应试教育束缚,劳动技术教育因未列入应试大纲,与大型考试关联性不大,因此受重视程度较低。再者,教师在课程的设计上并未完全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与课程教学目标不相吻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针对实训基地建设这一环节,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首先,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具体劳动服务,学校可以筹资建设相应的花卉基地,并饲养少量的家养动物,以便教学需要;其次,如果资金丰富,也可以考虑建设小型博物馆,陈列工艺品以及制作方法,编织技艺以及裁剪工艺品等,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的了解与掌握。
比如:在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苏教版)《了解生活中的金属制品》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参观金属制品实训基地,了解不同金属基本特征,同时掌握相关的制作技巧:了解不同年代金属的使用情况,如在夏商周时期,主要以铜的使用最为广泛;从秦至清朝,以铁为主;到了近代则以钢为主;至于合金,已经成为现代到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金属。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实训基地陈列著名的青铜器模型,供学生学习,包括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青铜刀(出土于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世界上最早的冶炼铜——半圆形黄铜片和黄铜管状物(发现于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在参观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解所见金属器物的基本知识以外,也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其他常见的器物,并当作课后任务进行分配,帮助学生加深对金属器物的理解。通过此形式,帮助学生在实物的观察学习中掌握基本知识。
所谓“以课外学习小组成立的形式展开课程的学习”,即在讲解课堂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际操练和合作,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学习兴趣。
比如,在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苏教版)《桌面垃圾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以下学习任务:首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为学生讲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及桌面垃圾桶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废弃纸盒、报纸等进行二次利用,提高作品的经济与使用价值;其次,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课后合作的形式展开制作:学生可以分别负责垃圾桶外形的设计、素材的搜集、手工的完成以及对于作品的课堂介绍与展示等,在学生完成作品的图纸设计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对其展开评论,并整合意见做出修改;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成果展开评价,分析学生作品的设计思路,小组合作配合度以及样品的使用价值等,挑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对劳动技术相关理论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程开设的意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苏教版)《了解生活中的编织物》中,学校可以举办相应的劳动理论讲座,内容涵盖以下内容:(1)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古代社会,面对器材急缺、资金有限的情况,人们通常通过人工编织技术进行工艺品的制作,不仅能够减少相应的经济支出,也符合旧时手工业发达的时代特征。如在二三十年以前的社会中,人们通常根据自身喜好人工编织竹篮、扫帚等家用工具,既实现了器具的美观性,也颇具使用价值;(2)讲座中也可以涉及有关编织技巧和编织范围等,并现场安排有意向的学生上台,指导其进行编织技术的学习;(3)讲座也可涉及常见的家中手工编织物,以多媒体图片视频的形式加以呈现,并为学生安排课后任务,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编织物的模型,并以小组形式完成编织作品的制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意义。在讲座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收获感想,提高劳动技术教学的高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劳动技术授课教师需要通过专题讲座学习、课外小组合作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参观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技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