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我合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抬头看了看表,时钟恰好指向四点零八分,这一刻或许是一种巧合。诗人食指的诗,描述的正是1968年末至1969年初北京知识青年启程下乡的情景。那年,无数列车从北京开往陕北,15岁的习近平就坐在其中。从15岁到22岁,沟壑纵横、山梁如刀削斧劈的黄土高原,见证了习近平的成人礼。《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以讲故事的形式真实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生动朴实的语言拉近了总书记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通过一起插队知青的记忆、一起干农活插队村民的回顾以及曾经在插队时期接触的干部群众的印象,我了解了总书记知青七年的点点滴滴,感受很多,受益匪浅。在那段日子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高干子弟变成了真正的农民,在艰难困苦中经历摔打、挫折、考验,做到了宠辱不惊、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和超越。也正如习总书记曾经所说的: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是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的感受,吸引着我走进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总书记的青春奋斗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一、感受习总书记七年农民生活点滴,扑下身子,踏实做事。
说到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就不得不首先提到总书记自己提到的难以忘怀的“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从字面看好像很容易过,但实际做起来,对于从大城市来的知青们来说,每一关都不是那么容易过。对跳蚤,从来没有想过要接触的东西却不得不面对,而且不知所措,费了很大周折才适应了跳蚤的挑战;饮食上不是降低一点,而是经常吃不饱,不但要自己碾面,还要经常为因为柴火短缺的情况下去烧饭,甚至为此而挨饿,这在自己家里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经历过的事情都得面对;劳动上,对这些不到20岁的知青,身体发育还未成,体力不足,产队只能给予妇女同等工分待遇,这也是对知青最直接的挑战;思想上还要面对新环境,人生地不熟,语言交流有时甚至听不懂,生活习惯要改变,融入当地群众生活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过关。这些难关是每个知青必须面对的,过不了关,就很难立足,不被群众接受。
习总书记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是他人生最困难的时期,是陕北老乡收留了他,养育了他,教育了他,群众给予他很多关怀,使他对农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激之情。他心中装的是人民,心系群众,一心为群众着想,为人民做事,扑下身子,踏实做事。在知青时期他就立下志向:为老百姓办实事。也因此,才有身先士卒,带头劳动,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水里筑坝、带头深入臭气熏天的沼气池理修理沼气池,从不退缩。也正是如此,才会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为老百姓办实事,排除困难学习造沼气池,解决农村最急需的烧火问题;筑淤地坝蓄田,打井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办铁业社、缝纫社,建磨坊、种烤烟,办代销点,修路搭桥等等,甚至包括在赵家河搞社教工作时改建厕所的事情,为当地群众办了很多实事、好事,影响很大,深得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敬佩。在他离开上大学时,全大队群众出来相送,久久不愿离去,最后选了13名代表一路相送到县城,是习总书记的所作所为赢得了梁家河村民的心,他们舍不得他离开。
知青时的习总书记的作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面对上山下乡当知青,首先要做好自己,扑下身子,踏实做事。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做事,一心为群众,最终做出成绩,赢得群众的认可。面对插队的知青陆陆续续离开,他没有着急,依旧安心劳动,安心学习;走得仅剩他一人时依旧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该干活干活、该读书读书,甚至还有扎根当农民的决心。是知青生活磨练了他,是陕北人民给予关怀,更是他自身极高的党性原则。习总书记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激励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激励我们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心中有人民,做事为人民,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定会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成绩,得到认可。
二、感受习总书记艰苦环境下坚持学习,持之以恒,增长知识。
书中受访人都提到习总书记的最突出的爱好是读书学习。从北京出发,所带之物最多最重的就是书,只身带了两个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书,那时他不满16岁,背井离乡,心中装的满满是书。习总书记初中没毕业,就离开学校去插队,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在那个时代,如果没理想、没有恒心是不可能坚持学习。在当时全国的情形看,受“文革”时期谬论社会思潮的影响,加上前途和出路虚无渺茫等原因,不少知青放弃了读书学习,能够坚持读书学习的是极少数,但习总书记就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很多知青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爱读书,勤奋好学,达到夜以继日的程度,白天无论劳动多累,晚上都会读书很晚,一个针缝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而且乐此不彼;据知青说,他经常与别人讨论所看书的内容,注重分析对比,经常是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佐证,不断扩展阅读书中的知识。习总书记读书很多很广,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尤其是马列主义方面的书籍,从旁人谈话中见到过的书就不下70本,可谓是博览群书。在知青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同时也看到当地农民缺少文化,于是筹办了扫盲班,并亲自教村民认字,心里还是想着如何为老百姓办实事。
学习使人明智,更是使人强大,习总书记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在那样的环境下,从不放弃读书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思考,使自己变得强大,为国家复兴而思考。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总书记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如今的总书记总是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而且语言朴实无华,很接地气,也充满自信。联系到我们自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就应该象习总书记那样,时刻不忘读书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提升素养,增强自身能力。
三、感受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那片热土,抓住良好机遇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知青的习总书记在当时是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的知青,习总书记说别人离开北京是哭的,而他是笑的,因为在北京,给他的压力太大了,离开了可以减轻压力。他来到延安地区,这里有着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的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就是这片热土,曾经以博大的胸怀接纳过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工农红军队伍,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演绎红色革命传奇的大舞台;30年后,这里同样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26000多名少小离家的北京知青,成为这批中学生接受青春洗礼的地方。尽管那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家庭出身、父母政治状况等因素给一些知青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但陕北的父老乡亲评价知青,更注重知青本人在插队时的表现和作为,正因为这样,习总书记当年才能入团、才能入党、才能当大队支部书记,才能被推荐上大学,是延安人民曾经的无私地帮助和保护,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习总书记,熏陶着他的心灵。所以习总书记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那时虽然陕北很穷苦,但是真金不怕火炼,只有在那样艰苦的环境方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好环境是我们干事业的基础。营造良好环境,人才得以良性发展,人才辈出,事业发展就会顺利。当前,盐业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作为中盐的年轻人,应该抓住当前的良好发展机遇,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在工作当中不断的学习迭代,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全力以赴,传播中盐的好声音,为构建幸福中盐献计献策,将中盐的产品送到每位老百姓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