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群
(靖远县银育小学,甘肃 靖远 73060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的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不能盲目的运用,用的好,能够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用的不好,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基于此,我们应该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较为活跃,对未知的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也存在着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自制力不强等特点,这些都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解,明确的提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生对探究的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时,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开展组内讨论,促使小学生更加快速和有效的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效果。例如,在初步学习“平均数”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对组内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出平均值,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学习小组的配置不能随意的进行,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数学讨论小组。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的人数应该在4到6人之间,遵循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使每个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比例相当。小组内成员的座位应该面对面或者相邻,方便小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不能盲目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应该在上课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及题目的难易程度,对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设计要提问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从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在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中起到关键性的基础作用,为此,我们应该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将小组合作学习合理的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小学生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121-121.
[2]王秀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1):0038-0038.
[3]文大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3):00139-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