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018-01-26 03:18
教学与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产力改革开放革命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走过了40年极不平凡的历程。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社会进步事业从来就是与时俱进的事业。从这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过去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成果,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将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到底。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一以贯之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政治的和哲学的革命也必然以社会革命为依归”。[1](P656)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革命往往显著地标记在历史的坐标上。通过政治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这是最高层次的社会变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总是在旧的社会制度内部发生,客观上要求政治革命为自己开辟道路。近代以来,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必须领导人民进行政治革命,彻底改变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艰辛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政治革命的胜利,同时也是社会革命的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为更广泛的社会革命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主张“不断革命”的。他们把“革命”放到整个实现共产主义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来认识和把握,强调革命的最终目标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建立新社会。这个“新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列宁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革命不能停顿下来,应当赶快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他说:“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且正是按照我们的力量,按照有觉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的力量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我们主张不断革命。我们决不半途而废。”[2](P650)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3](P143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展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场社会革命对当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就是由这场革命奠定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命运也由此发生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不断衰落到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至于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还要不要继续“不断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革命,这种革命是一个必然的过渡阶段,它将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以及由这些阶级差别而形成的生产关系、与这些生产关系而适应的社会关系、建立在这个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一切观念。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革命、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革命”是一以贯之的,直到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当然,对于“不断革命”理论,需要有科学的态度,需要放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科学理论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其中一个最根本的认识角度就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革命”的手段、任务和目标是不同的。在民主革命阶段,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通过有计划地、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全体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逐步消除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然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理论的确存在着被曲解,并且在实践中出现了失误的问题。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还存在着资产阶级,还存在着整个社会范围内的阶级对抗,因而还要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这就严重混淆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革命”内涵、手段和目标的要求,造成了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曲折和失误。正是在汲取“文化大革命”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的进程。

还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4](P113)把改革比作革命,根本原因在于,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建立后,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体制机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消除那些束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但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却经历了曲折,形成了以“苏联模式”为主要代表的僵化的体制机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要实现新的发展、新的飞跃,一方面要破除僵化的模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形成具有活力的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制机制。在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深刻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相应地也要多方面地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与之不适应的实践和思维方式。这场变革涉及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因而是一场革命。

纵观40年发展实践,改革开放这场革命是在党的领导下有方向、有步骤地推进体制机制的革命;是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的革命。这场伟大的革命对中国社会最深刻的改变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二是推动形成了充满生机活力的生产关系;三是塑造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适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上层建筑;四是实现了整个国家和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5](P7)

二、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为中国社会前进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最深刻的“革命”意义,体现在经过40年的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到突出的位置。他反复强调,整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呢?邓小平十分明确地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4](P370)正是从坚持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在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过改革开放最初的努力,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并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发展是基础,否则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幸福国家富强都无从谈起。江泽民指出,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新的认识推动新的实践,这个时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各项举措,有力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穿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以符合科学发展的手段方式和体制机制,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为面向新世纪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根本目的,也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7]的思想,拓展了生产力理论的认识视域。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三个进一步解放”的重要论述,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而言,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他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目的也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而且最终也要体现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个进一步解放”的阐释,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展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思想解放、社会活力增强之间的合力作用和综合功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在更高层次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动员令,有力推动了我国向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迈进。

改革开放40年来,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8]我国的GDP在1978年是3 659亿元,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到2010年达到39.79万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有大幅增长,由1978年的381元增长到2017年的59 660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改革开放40年来坚定不移发展生产力,使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9]中国脱贫减贫成就举世瞩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达7%以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格局已经形成。改革开放40年来,实现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和减贫,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坚定不移发展生产力,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8]世贸组织数据显示,2001—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吸收了最不发达国家五分之一的出口。中国的发展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增加全球民众福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关系深刻变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关系的变革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部分到系统的渐进过程,这是一个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激发社会活力,体现体制机制优势的过程;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共同富裕不懈奋斗的过程。

生产关系变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深刻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这种体制下,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举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模式,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这个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这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伴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逐步展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和完善的基本条件及要求,强调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我国存在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基本经济形式,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个体经济。实践已经证明,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面对这样的形势和特点,就需要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各种经济形式发展、适合各种经济成分要求的管理、分配等制度。随后,上述观点在党的十二大上得到了进一步展开。党的十二大提出,坚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认为城乡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民生活的便利和改善,有赖于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发展。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公有制经济和其他多种经济的地位和关系作了清晰的阐述,强调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但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决不应以限制和排斥其他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为条件。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长期的方针”的政策界定,标志了党对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形式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认识发展,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具有了明确的实践指导性和引领性。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这是改革开放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跨越。这个跨越几乎一夜之间改写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内容,也必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产生重大影响。党的十四大不仅肯定其他经济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将长期共同发展,而且还强调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首次清晰地阐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开辟了道路。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从根本上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将其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中具有最基本规定性的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就意味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经从方针政策层面发展到制度安排的层面,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带动所有制结构变革深入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两个毫不动摇”就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个统一”就是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这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地位的巩固和强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实现所有制认识上的又一次重要突破;提出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为民营资本提供保护等。党的十七大还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由此,一个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党的十八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巩固和完善我国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坚持这项大政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基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对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作出新的规划和部署,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新一轮改革使产权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混合所有制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得到有效保障,生产关系的活力进一步迸发。

改革开放40年来,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广泛而深远。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逐步取代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体系;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分配方式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及社会保障性分配等普遍实行,平均主义被打破;在企业制度上,实现了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到具有多种法律形式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转变;在经济管理上,实现了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向基于市场的宏观调控的转变。经过40年的改革,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已经基本形成,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极大地焕发了国家的创新创业活力,极大地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勃勃生机。

四、改革开放推动上层建筑更加完善,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制度保障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上层建筑也处于深刻调整和变革中。

思想上层建筑的调整在整个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中始终处于关键的引领和保障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贯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一贯强调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上层建筑建构历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还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一定不能丢掉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根本的东西,同时,也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40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先后创立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以其强烈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巩固了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实践,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这些科学思想的指引下,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开展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方位贯穿和深层次融入;从拥抱“科学的春天”向科学进军到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积极建构;从文化建设的稳步发展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从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看,两者不是决然分离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思想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形成提供思想理论依据,政治上层建筑则为思想上层建筑实践提供政治保证。政治上层建筑影响是巨大的。一旦形成,就要求思想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这就决定了政治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就决定了政治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建构中的极其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建构始终与党领导下的政治体制改革紧密联系。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深刻意识到,改革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改革,这样改革才能达到目的。这就意味着,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并且这种改革一定是系统的、体系化的,一定是相互配套、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的。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个时期就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目标和原则,推动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不断发展,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得到恢复和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取得突破。党的十四大后,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较大发展的目标引领下,政治体制改革在两个方面持续深入展开:一方面是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改变过去职能重叠、结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益低下的状况,努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着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现实任务的提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方针政策的实施,使这个阶段民主法制建设大大加快,政府职能不断优化,行政效率明显提高。面对跨世纪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依法进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修改,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其成为统一的国家意志。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进一步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将法治国家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正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且深刻阐述了“三个统一”的重要思想,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实践表明,“三个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显著特征,也是最大优势。只有坚持“三个统一”,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穿落实,使党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结合实践新特征、时代新特征,开辟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的新境界。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要求,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的全过程,着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用切实有效的民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意志,保证人民权益,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积极性。努力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进,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要求,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实践,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走在法治的轨道上。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及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有力实践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经过不懈奋斗,一个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和要求,与当前我国经济基础日益适应的上层建筑已经建立起来。这个上层建筑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参加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来,权利和自由得到了广泛而充实的保障;使国家政治关系得到有效调节并充满活力,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使国家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调动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使国家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全面保障。日益完善、有效的上层建筑,突出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可靠的制度保障。

五、改革开放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国 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条件。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闭关自守没有出路,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20世纪70年代,世界处于剧烈变动的大潮之中。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带来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动,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这样的时代变化,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邻近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成就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一切与刚刚走出“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改善缓慢的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张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强调以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伴随着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认识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强调,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坚定打开国门,推动对外开放的发展,1981年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确定实行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的方针。三年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以创办经济特区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历程逐步展开。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广东和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批准两省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出口特区”称号被改为内涵更为丰富的“经济特区”。由于经济特区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很大成就,国家决定扩大经济特区的规模和范围。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省成为我国的又一个经济特区。在设立经济特区并取得成效之后,享有优惠政策的开放区域逐步扩大,沿海地区率先开放,随后推进到沿江、沿边地区和内陆省会城市,直至中西部地区开放搞活,全方位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由此诞生。1984年5月,14个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1985年2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南厦漳泉三角洲地区成为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这项政策也在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实行。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推动浦东新区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自1992年起,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从沿海向沿江和内陆迅速展开的发展态势。2000年以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向全国广大腹地扩展。至此,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从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到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的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崭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个时候开始,对外开放从有限范围和领域的开放向着全方位开放迈进;从政策主导的开放向法律规范的开放迈进;从自我主动开放向世贸组织成员相互开放迈进。加入世贸组织17年来,我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增进了全球福祉,促进了共同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开放”纳入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显著提升,全面开放新格局日益形成。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带动下,我国着力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不断深化双向开放中,大大拓展了我国的发展空间。努力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发展布局,着力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部地区较快、西部地区较慢,沿海地区较强、内陆地区较弱的区域分布差异,一个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大格局已经开始初步呈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从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从沿海开放到全方位开放;从制造领域开放到推进服务领域开放;从向发达国家开放到扩展到向发展中国家开放;从多边开放到区域开放相结合。实践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促进了改革,也促进了发展,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得到的一条重要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可以预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谋求发展,也会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

猜你喜欢
生产力改革开放革命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中国的出行革命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