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岭
英语文学课程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属于专业知识课的核心课程之一。《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 中对专业的定义为“英语类专业是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学科专业”,可见英语文学既是学习和研究对象,也是学习语言,探索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进行学贯中西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样一门关键课程,近年来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1]
一、存在问题
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导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盛行,教育过程中没有对学生强调文化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且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2]
另外,文学课程内容多而难,课时少;教学方式仍以单向“灌输”和“塑造”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指导”和“控制”,师生间缺乏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不愿在与考证“无关”、“无用”的文学、文化書籍上下功夫。即使部分同学认识到文学阅读的重要,但是无法坚持完成阅读计划。结果导致学生专业知识贫乏,文化素养达不到要求,口头与书面表达常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独立思考。课堂讨论很难开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3]
教师应从尝试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入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综合能力,使他们获得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使“教”与“学”双方互相促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二、相关研究综述
近几年高校关于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和教训可概括总结如下:
1.对于回归高等教育的任务和本质的呼吁。人的素质培养,而不是技能培养,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反对教育实用主义,不可将大学教育功利化、工具化。应重视将学生培养为有思想、有教养、有情趣、有情怀、有信仰的人。教书育人应落实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用文学作品中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文化观。[4]
2.教学手段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的活跃领域。近年来引入各种多媒体技术到课堂教学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师生普遍感觉到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并没有摆脱。教学手段不过是从“粉笔+黑板”转变为“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而其实质不过是从老师的“口述式灌输”转化为技术式的“多媒体式灌输”。
3.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也是近年来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热点。网络化教学的优势明显。第一,信息量大,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第二,网络资源丰富,其用之不尽的各种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大量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师生之间可以快速沟通;第四,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内容测试,问卷调查,作业检查等与教学相关的活动,从而节省课堂时间。网络教学也有其缺点:在实施网络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网络教学难以监控,当学生的学习自由度过大时,就会导致学习偏离教学目标。另外,由于许多教师将电子课件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很多学生很少做笔记和认真听。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较少,教师难以获得学生反馈信息。
4.关于传统课堂。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课堂教学、小班讨论、个别答疑。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研究结论认为,在同等教学条件下,课堂学习比网络学习效率更高。还有研究认为文学类课程性质不太适合网络教学。
5.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研究和实践热点。把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各种方法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发挥优势。
本研究将借鉴以上研究成果,探索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三、培养路径探索
坚持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将这一目标落实在所有课程教学目标和环节中。以《国标》为指导原则。《国标》的培养规格体现出无论是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应体现“全人”培养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结合学生知识结构、文化意识和学术素养的提升,融入学生国际视野、责任意识、思辨能力的培养,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具有更强的拓展和竞争能力。
1.理论基础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是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是指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而学习掌握这些技能有规律可循的。分析一个推理或论述的质量或有效性,要按照思辨的标准检验,这个标准由10个维度构成: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相关性、深刻性、宽广性、逻辑性、完整性、重要性、公正性。运用思辨的标准一以贯之地训练思辨的各要素,从而获得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获得可以通过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练习思辨,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思辨,最终使这一思维习惯成为第二本能。[5]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读者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文学作品的文本是一个完整的意义结构,即读者的个人“产品”或“创造”。(2)它将文学批评的重心从文本转移到读者的反应,关注读者对文本内容的反应。(3)作品中没有“唯一正确的含义”。作品的观点和评论的一致性只存在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些读者中。(4)作品的意义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作者的创作和读者接受是构成文学进程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环节。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就不存在。文学作品的效果是作品本身的道德和美学内涵与读者的能动接受意识之间的辩证统一。在教学中,学生是文学作品的读者和学习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把文学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联系起来,为学生与文学作品的参与、诠释和接受搭建平台。[6]
2.路径
研究关于思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法和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研究读者反应文学批评理论,以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文本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每节课的任务和问题。
(1)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推理能力、批判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构成、条件、标准及培养过程,以科学系统的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2)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实际,以培养学生思辨与创新能力为导向设计“教”与“学”活动。学期分为文学史讲解和作品讲解两部分。作品按照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的体裁分类开展教学。每种体裁的讲授时间线条清晰,结构完整。每节课教学时间一半为教师讲解和布置任务,其余为学生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的互动环节。
(3)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根据读者反应理论与培养思辨能力的理论框架,结合课程内容体系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堂任务,设计教学环节,制定教学目标,形成基于内容的、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基于文学文本内容和人文素养培养的、促成学生接受活动的、促进学生批判和创新思维养成的教学模式。具体为:
① 课前:布置阅读作业,课堂通过学生内容概述、读书报告或课堂小测验等方式督促检查阅读。
② 课上: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主动学习。根据每堂课不同的任务或问题,学生或个人或小组完成任务。
③ 课后:完成课堂布置的作业,为下次课做阅读准备。
(4)教学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成绩主要由每节课对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构成,读书报告、课堂写作、小组活动等都成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
3.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任务和问题的设计以及对学生回答问题和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价要在思辨的理论框架内进行。
(2)依据读者反应接受论,设计课堂教学任务与问题。
(3)教学环节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學习——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表达。
结语
突出学生思辨能力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路径应力求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坚持将学生的素质培养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术素养的同时,融入学生国际视野、责任意识、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更强的拓展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美) Richard Paul ,Linda Elda 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y Standard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年6月.
[2](美)Linda Elda,Richard Paul Intellectual Standard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年7月.
[3](美) Richard Paul ,Linda Elda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年7月.
[4]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
[5]张威,将读者反应论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尝试,《教育探索》2011年第6期.
[6]许庆红,戚涛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