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河 李慧勇
【摘 要】中小学校长在教育中主要表现为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但是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于校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做出了全新的设定,校长必须突破过去的行政管理职能,在专业领域中承担起新的职责,即教学领导者。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改革主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116-02
一、教学改革需要坚实基础和清晰思路
教学改革是时下基础教育的“热议话题”和中小学正在努力探索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在一些中小学,改革的进程却非常艰难,改革的效果不容乐观。有些学校,存在诸如教师还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等基本问题,就被强行要求齐步向前走地进行改革等问题,结果是这样的教学改革并不能有效促进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开展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未触及本质,未理清思路,未寻得理論支撑,未充分激发起改革主体的改革意愿,未考察本校,立足现实,未组织力量进行理论学习、精神传达、通盘思考及认真策划的改革必然存在问题。改革绝对不能将校长在改革浪潮中的不甘落后和个人业绩作为动力和支撑。为改革而改革实属一种“伪改革”,缺乏对教育教学本质及教学改革本质、必要性的思考和学习,随意性太强的改革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一波又一波的“伪改革”只会使得教学改革变得不再严肃和神圣,使教师逐渐产生反感、非议甚至对抗,使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二、校长的自我定位,影响教学改革主体形成及其意愿
校长自己在学校中的准确定位影响其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人际交流,校长准确的自我定位有利于教师在学校获得一种归属感和主人翁心态,对于遏制教学改革中的“伪改革”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教师明确在学校中的地位、角色、权利和义务,对教师在学校中处理与校长及其他领导的关系具有意义和价值,影响教师在学校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及状态。校长在学校准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澄清、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晰和反思的过程。在学校团体中准确的定位,有利于开展一些实际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也有助于一个温馨的师生之家的建构,一个积极乐观、团结奋进的教师共同体的塑造。学校是广大师生生活成长的家园,是当地人民的文化之园,是国家未来之园,是民族希望之园,校长要善用上级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将学校建设成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健康、和谐融洽、现代文明的“生命之园”。
三、校长与教师的相处方式影响学校人文氛围及改革的维持推进
作为校长,必须合理得当处理与教师的关系。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内的工作任务要落在每一位教师的肩上,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目标明确、群策群力才可以将学校共同创造成一所师生共同成长的伊甸园、一个百花齐放春无限的文化大观园。校长处于核心和关键的位置,身上有无吸引力、亲和力、粘合力、统筹力、协调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些中小学校长,往往习惯将自己凌驾于众人之上,以“一校之长”居之,从心理、行动、甚至话语表情上将自己凌驾于众人之上,习惯于发号施令和“运筹帷幄”,不以尊重和平等的方式与广大教师相处,久而久之,层级关系陷入了僵硬、机械、森严、防范与对立。校长这种基于所拥有权力的凌驾,“削弱了与教师和学生的彼此依赖关系,使他们对校长的领导消极抵抗、不做反应,甚至拒绝接受校长的计划方案,从而消解了校长领导作用发挥的基础,使权力成为个人的单向活动,给学校变革与校长领导力的实施带来不良后果”。教师是人,是凡人,是常人,也是知识分子,不是牛马,为何非要“驾驭”而不是合作呢?以“驾驭”的姿态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时,教师们会是什么感受?会不会产生“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愤懑和不满?这是一种极不正常需要批判的、病态、肤浅的校长领导观,不利于学校人力资源最优化开发和组合及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办学品位的发展,更不利于教学改革的进程。
四、校长工作的重心影响教学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持续
在经济迅猛发展、物欲横流之潮中,中小学校长也颇受影响,不良的意识和观念对其产生了巨大的撞击。例如,“人大于法”的官本位意识、“权力至上”的领导管理意识以及“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意识等不良思潮都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使得一些校长行为发生改变,表现为对职业理想不再是对事业崇高价值的追求,而是沦为对“官位”的追逐;对学校不是进行民主、科学管理,而是采取“家长式领导”、“拍脑袋决策”或以“个人的喜好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对手中的权力不认为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而当作“赚钱”、“敛财”的手段。
思考校长工作的本质和内核,明确校长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就可以对校长的活动和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必要时形成约束。在一些学校,常常存在校长的工作被异化甚至“神”化的情况,校长工作从“神话”回归“人化”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一些校长之所以能够从教师走向校长岗位,靠的是其作为教师时杰出优秀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表现,靠的是求真务实的作风、亲善和睦的为人处世之道、与时俱进的理论修养和日益精深的教育教学技术、关爱学生青春活跃的职业热情……一些校长在当教师的时候,可谓教学专家、师德标兵,扮演着教学一线优秀工作者的角色。他们不再潜心研究课程与教学,而是变身为一个“纯制度”的研究制定者、教育经费的支配者、口号的提出者、政策的宣讲者、公众眼球的吸引者、教师评优选优大权在握者、一个利益的分配者。
教学改革是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活力、为培养更为全面和优秀的人才所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校长要实现对教学改革的有效领导,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育人水平,自身的素养和水平首先至关重要。“教育家型校长”是引领广大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办造福后代子孙的教育、学校的不二人选,是每一位校长发展的航标、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教育家型校长身上有六种普遍性的特征:“有爱心、有思想、有学问、有激情、有毅力、有能力”。这六个“要质”之下各有深意,且它们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离不开教育和教学实践,离不开对教育教学真挚的情感,离不开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这将为每一位中小学校长的自我反思、发展成长提供重要的参考,对于那些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沉迷于权力、脱离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校长深有启发,可做借鉴。
参考文献
[1]张雷.中小学校长领导力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6(Z2):93-98.
[2]宋志辉.中小学校长角色行为异化的文化心理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7(0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