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琛
四千余年前,埃及太阳城郊外小镇上来了一个外乡农民胡恩因普。这位胡大哥赶着他的驴子驮着特产去换粮吃,偏偏小镇上有个无耻的官吏奈姆提纳克特。奈大人欺负外地人,找借口没收了胡恩因普的货物和驴子,还把抗议的农夫胖揍一顿。胡恩因普大哭—场后找到城里的廉西长宫告状,这位口舌伶俐的农夫先后九次申辩抗争,终于为自己换来了伸张正义的结局——塞就是古埃及故事《—个能言善辩的农夫》。
在故事尾声部分,廉西长官安慰胡恩因普说:“不要害怕,农夫。瞧啊,你将在我身边做事!”而胡恩因普则反问道:“那么在我的生命里,我将永远吃您的面包,喝您的啤酒?”
这段对话可能令今天的人感到费解: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音乐和啤酒,或者炸鸡配啤酒么?请问古埃及人就着面包喝啤酒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与别人分享这个很久之前就编出来的故事,因为埃及人的主食的确就是面包和啤酒,无论他的身份是国王还是农夫。
上下埃及面包香
面包制作技术是由埃及人在近6000年前发明的:早在史前埃及时代,男人们用石槌在石臼中碾碎小麦,女人们将碎块放进手推磨中磨成面粉。埃及人一开始将生面团直接放在火上烤,后来出现了放在三脚架上的石板烤架,古王国时代出现了烤面包的陶模,中王国时则出现了锥形的面包烤炉。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古埃及的面包师传承出了花样百出的面包品种。在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的埃及面包有20多种,壁画浮雕上常见的圆锥形面包通常用来献给死者,活人吃的面包是蒸或烤出来的发酵薄饼。贵族们吃的面包中会塞进蜂蜜、蔬菜和水果做馅料,外表还覆盖着很厚一层鹰嘴豆、小扁豆或蚕豆,使面包更加美味。到了新王国时期,面包已经发展到50多种,形状也更加生动灵活,各种长的、圆的面包层出不穷。在制作宗教节日上献祭的面包时,灵巧的面包师还将面团捏成各种动物和人的形状。
不过话说回来,古埃及时代的面包到底是什么滋味的呢?
虽然历史学家没有勇气去品尝古墓中出土的变质古面包,不过这个问题还是让美国人马克雷纳博士找到了答案。雷纳博士率领自己的团队发掘吉萨大金字塔附近的古村落遗址时,从砂砾之下挖出了一个4500年前的完整面包作坊。这个美国人看着眼前完整的面包作坊,脑子里产生了—个大胆的想法:就地利用现成的锅碗瓢盆和烤炉,烤出一批古埃及复刻版的面包来!这个想法立即被隨行监督的埃及文物部门否决,但雷纳博士并没有放弃,他复制出了一个翻版的面包作坊,又找来了与古代品种类似的面粉,在旅馆阳台上用面粉和水培养出了当地的酵母菌。盛放着发酵生面团的陶盆烤箱被放入燃烧的木炭(他们没用更符合传统的干牛粪)当中,90分钟后,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一个个圆锥形的黄褐色面包就像从古埃及壁画中跳出来一样,散发着刚出炉的热气和香味,出现在激动不已的美国佬眼前。
他们当场吃掉了这些面包,并吹嘘口味不亚于任何一款面包店里的面包。那么吃完之后他们有没有食物中毒呢?直到今天,雷纳博士仍然活跃在埃及考古第一线,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
好了,面包说清楚了,现在我们来谈谈古埃及的啤酒。
在古埃及,就算在最卑微的平民之家,也有自己酿酒的地方。啤酒和面包是同根生的兄弟:做面包的生面团也用来酿造啤酒。
古希腊人认为埃及人用大麦酿造啤酒,他们记载了埃及人浸泡大麦使其发芽后捣成麦粉,再加温水后用脚踏成面团等待发酵,然后再捏成面包形状略加烘烤。最后捣碎这些烤过的面团并掺入热水,用筛子过滤出麦芽汁。这些麦芽汁被倒入陶罐中再进行发酵后,就成为浓厚的无泡啤酒了——显然这种啤酒与我们中国人所习惯的。拉格啤酒大为不同。
现在考古学通过对古埃及啤酒罐中残留有机物进行分析后,发现古希腊人的记载有所偏颇。倒不是说他们所谓的埃及大麦啤酒并不存在,而是埃及人酿造啤酒时更多选择用小麦。除了小麦之外,那些放得过久不适于食用的面包也被用来酿造啤酒。埃及人将这些面包在水中捣碎后加热,再放到温热的地方进行发酵并过滤出啤酒。埃及人一般不喝原味的啤酒,啤酒在发酵最后阶段往往会加入香料、蜂蜜、大枣等调味品,这些调味品不仅使啤酒更加芳香,而且还能因其高合糖量来加速发酵。在倒入陶罐饮用之前,这些啤酒会进行最后一次过滤将杂质排除在外,只留下清亮浓厚的甜味啤酒。
啤酒屋是古埃及的酒吧,人们结束一天的劳作后,与朋友聚在啤酒屋中,用麦管制成的吸管从陶罐中饮酒,或者将啤酒倒入杯中痛饮来解乏。埃及的啤酒口感清淡不易醉人又营养丰富,所以被人们视为液体食物,修建吉萨金字塔的工人们每天会饮用三四次啤酒来补充能量。
葡萄美酒夜光杯
当百姓们聚餐痛饮啤酒时,贵族的宴会上往往会选择更珍贵的饮料——葡萄酒。
在无数埃及贵族的坟墓和埃及文学作品中,都反复灌输一个概念:啤酒是大路货饮料,葡萄酒才是酒中珍品,正所谓“最好的面包为我日常所用,酿好的葡萄酒为我日常所饮”。在描绘古埃及贵族酒宴的壁画上,你能够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端坐在座位上,优雅地手捧葡萄酒杯欣赏音乐伴奏下的舞女起舞。
就在酒宴正式开始之前,奴隶们将一具木头做成的尸体或棺材抬进来,一说这是告诫宾客贪杯的下场;另一说认为这是提醒各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随着宴会上觥筹交错,一杯接一杯的葡萄酒敲开了大人物们内心的花园,酩酊大醉东倒西歪的贵客们丑态百出。虽然神话里有太阳神派遣哈托尔女神毁酒的故事,祭司们也写了很多教谕告诫埃及人酗酒的危害,但在堕落的贵族生活圈子里,醉酒是一项令人愉悦的娱乐活动。
不光是大人物们酗酒,连国王的御林军士兵也酗酒成风。据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所说,在节日里王室卫队的每个士兵能够得到四份葡萄酒,而祭司只能得到一份。至于妒忌眼红的书吏则在文献中如此写道:“在埃及的节日上,陛下的士兵居然喝葡萄酒醉得不省人事!”
酒为埃及人带来了无穷的幸福,他们的生活浸泡在酒精里,无论是得意还是不如意,至少埃及人永远都拥有一杯忠诚的酒
那么,埃及人真的只用面包来下酒么?答案是:老铁,那绝不可能!
Link
葡萄的种植从5000年前开始,自孟菲斯蔓延到埃及各地。古埃及的壁画中记录了葡萄酒酿造的全过程:每年的葡萄成熟之时,果农将葡萄摘下来送到酒坊。酿酒工人把葡萄倒进圆形大缸里,4-6个赤脚大汉在乐师的音乐和歌声伴奏下站在大缸中将葡萄踩碎,葡萄汁从缸底部的排水孔流入下面的小缸中。短则几天多则几周后,葡萄汁中的糖转化为酒精。它们被倒入尖底罐中,以湿泥封住罐口,并在瓶塞部留下一个小口排出二氧化碳。埃及人在酒罐上书写标签:生产年代、葡萄园名称、酿酒者名字和葡萄酒的等級质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商标”。
尼罗河的菜单
对于一个贫穷的农民而言,他的妻子只能把面包、啤酒、少量蔬果摆上餐桌。而上等人家则能列出鹰嘴豆泥、炸蔬菜丸子、黄麻菜鸡肉汤、蜂蜜红枣蛋糕等—长串菜单。由于地区宗教禁忌的差异,很多食物在一个地方是美味,在另一个地方是碰不得的不洁之物。
有些关于埃及饮食的文章武断地宣布他们不吃鱼,当然这个论断对于埃及的上层阶级来说是正确的。祭司因为宗教原因绝不吃鱼,贵族们也不吃鱼,所以我们一方面经常看到描绘埃及渔夫捕鱼的壁画,另一方面在描述上层阶级餐桌的场景中却找不到鱼。既然权贵们都不吃鱼了,那么其他人到底吃不吃呢?当然吃,去瞅瞅老百姓们的餐桌就知道了
埃及平民的日常食物中包括尼罗河中捕捞上来的鲈鱼、鲶鱼和罗非鱼;他们饲养鹅和鸭子,用捕鸟绳网和回旋镖捕猎沼泽地里的野鹤、鹌鹑和鸽子,并寻找鸟窝搜集鸟蛋;椰枣家家户户都能敞开来吃,牧区的农民家庭还可以经常喝牛奶。埃及乡村的菜园子里能提供我们今天在菜场见到的大部分蔬菜——当然没有土豆、辣椒和西红柿。主妇用小茴香、香菜和薄荷调制香料,使用从芝麻、蓖麻(热带地区的一种草本植物)、亚麻籽和辣木籽中榨取出来的烹饪油。富裕人家可以吃到牛肉、山羊肉、绵羊肉和羔羊肉,他们还经常吃奶酪和黄油,并饮用蜂蜜牛奶。在王室的食谱中,除了更胜富裕阶层的丰盛奢华之外,还会出现如瞪羚和羚羊这些难得的野味。
在新王国之前,埃及人没有专用的高大餐桌。吃饭的时候大家蹲坐在低矮的小桌子旁边,或是坐在摆满食物的长凳上。新王国之后,权贵们可以优雅地坐在大桌子旁边的高凳上,等着仆人们端上美食和葡萄酒,而乡下的泥腿子们依旧蹲在草垫子上等着开饭。唯一相同的是,无论贫富贵贱,所有的埃及人都用一双手从盆子里抓着吃饭
尽管贫富差距严重,但富饶的埃及养育了她的子民,让人们免于饥荒的折磨。只要尼罗河定期正常“泛滥”,两岸土地的人民便安稳地过着温饱幸福的生活。正如那句著名的诗篇所言:“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