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以线造型的意象表现

2018-01-25 09:25赵文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0期

赵文博

摘 要: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国画主要是通过运用线条以及墨色的变化绘出一副画的美和层次感,线描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很强的塑形能力。对线条的把控,反映了一个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以线造型也一直是中国绘画造型表现的核心。

关键词:以线造型;意象表现;线性素描

中国画的线条,是对自然形态描绘的一种表现手段,是画家的造型能力、内心情感与思想观念的结合体。中国画的线既表现了物象的外形,又表现了事物的内在本质。这些线条本身的丰富变化体现了物体形态与构成的形式,画家采用各种不同性质的线去对应物象的本质,完成外形特征的描绘,并将自身对物象的不同情感和感受有机地融合统一。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表现

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美学思想,亦是中国绘画审美精神的内质,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表现的灵魂是人的主观情感超越客观物象自然属性的内心反映,是经过长期美学训练的成果,是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产生的艺术成果。意象思维最早产生于岩画、陶器,例如: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陶器彩绘等,随后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帛画《龙凤仕女图》、西汉时期的马王堆汉墓帛画等都体现出了强烈的意象思维。浩瀚的历史长河,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这些都是画家追求意象表现的成果。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工笔画与写意画相对。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的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不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源自于主观意象,工笔画是通过严谨的绘画技法来表达画家的写意心境。画家用自己的眼睛把现实的事物和自己内心的事物相互转换,提炼出所想表达的艺术形式,从而完成对自我意象审美的反映。

二、以线造型的形式语言

在中国画里线是最具代表性的,线浓缩着中国文化的品格,中国画的线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漆画中就已经出现了,例如《夔凤人物图》《人物驭龙图》。中国画的线描被称为白描,是用毛笔以线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表现。这种表现方法是传统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画讲究书法用笔,在基于传统的基础上对物象进行描绘,达到“以意取象”。通过这种形式寄托画家对生命的感悟,是中国画艺术的独有特点。在我国绘画历史上,顾恺之、曹仲达、吴道子、李公麟、梁楷、陈洪绶、任伯年等画家都擅长线描。线描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意象品格,线的多种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深深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和研究,至今变化出了很多表现形式,如“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和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在线的表现和造型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同时在意象的传神上至今也是堪称传世经典,被历代无数画家所追崇。从历代名家的线描作品中可看出,这些从书画实践和自然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线描形式,形成了传统中国画线条造型的规范,代表着中国画线描技法的高度成熟。

三、中西方绘画对线的认识

在人类早期的艺术手段中,线条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文明之中,表达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愿望和理想,这在古代中国、希腊、印度等绘画遗迹中都能找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绘画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西方畫家偏向了对光影的塑造,对真实物体色彩的客观表现。他们大多以光影素描为基础,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画家选择了线条的表现形式,例如波提切利、荷尔拜因、安格尔等,其中安格尔还提出“线和形越是简练就越富有美和魅力”,宣称线就是一切。在他们的画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线条,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线的造型历史最早是体现在了岩画和彩陶中,通过对线的使用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看法和审美追求。

中国画家对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把线作为了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通过线条的穿插、虚实来发现内在的自然情趣,体验神韵意象的境界。线条即是中国画家独具特色的形式语言,又是画家情感的载体。在谢赫的“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当时的绘画全以线条勾勒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现。因此他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涵着笔力、力感、结构表现等意思在内。这可以从“用笔骨梗”“动笔新奇”“笔迹困弱”“笔迹超越”诸论述中看出。谢赫之后,骨法成为历代评画的重要标准,这是传统绘画所特有的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必然产生的相应的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绘画民族风格的完美发展。在中国画中,用线塑造形体,通过线的穿插变化,繁简取舍来达到以形传神的目的。“画圣”吴道子被公认为中国绘画史上有巨大影响的画家,他的“吴带当凤”的线条风格成为传统艺术的典范,其代表作《八十七神仙卷》画面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队伍里,帝君、神仙形象端庄,神将威风凛凛,众多仙女轻盈秀丽。画面笔墨遒劲洒脱,根根线条都表现了无限的生命力,整幅作品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他以宏大的构图和极具特点的线条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风格:疏体。疏与密相对。一般说疏即疏朗、疏放、粗放,密即稠密、精密、细密,这是画论中常用的一对概念。顾恺之、陆探微的密体画风,张僧繇、吴道子的疏体画风,分别靠用密笔和疏笔表现出来。“东晋艺术的最高成就,不在文学,而在书法。”吴道子的笔墨样式属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完全不同于顾恺之精细紧密的游丝描,而是粗细、轻重、快慢、顿挫、转折多样变化而又和谐统一的兰叶描,近似于汉画之风。用这种磊落挥霍的飞动笔势所画出的衣纹,有一种迎风飘举之势。无论密体还是疏体,从技法性质上说,都是属于正规的画法。

线描具有自身的表现力,它讲究的是神韵、骨力、气魄的表现。由于线是从客观形象中抽象概括提炼出来的,因此它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在画家长期的探索后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线描形式,明代邹德中在《绘事指蒙》中总结为十八描技法。古代画家们创造的十八描是国画线描的源泉,无论哪种线描都是以更精妙地表现物象和传达美感为根本的。当代画家在进行现代创作时描绘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人物造型、服饰、环境等,并且画家们所追求的也与以往有所不同。笔墨当随时代,当代画家们应为创造出具有时代美感与特征的绘画作品,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绘画均是如此。对物象特征质感的理解是画家们创作线描的基础,这也是建立在传统线描审美的基础上的。例如《韩熙载夜宴图》,从全卷来看,画中运用的线条是铁线描居多。用笔挺拔细劲,线条流转自如,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在线条的转折处稍带方笔,线条清丽、秀润。全画在组织人物线条时非常严谨、洒脱且富有变化,勾线时笔力十足,柔中带刚。特别是勾画须发时,人物毛发的蓬松感,勾染得非常到位。顾闳中通过这种线描的意象表现功能取得了出色的艺术效果。

四、中国画线描的继承和出新

在我们认识并且掌握线描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线描造型的规律,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和训练,对“线意识”进行培养,能够快速抓住对象特征,将对方最生动的地方提炼出来,运用线的粗细、长短、疏密的变化规律,对物体进行塑造。以线造型的意识培养,能有助于我们敏锐地观察到身边物形和线的关系,建立起以线为美的造型意识。工笔画的特点就是严谨,对于线和形体需要交代得非常清楚,特别是细节上更是要刻画得细致入微,所以就需要严谨的造型基础。当代大部分国画专业的学生都是经过素描培训的,但这种素描意识有时会对国画创作产生一种误区,写实的光影会破坏线的形式,因此线性素描以线为美的审美形式训练,灵活准确的造型基本功就必不可少。在平时线描训练时可以进行对点线面的结合探索,这方面可以借鉴安格尔和荷尔拜因等这些西方以线为造型手法的大师,这种造型训练可为工笔画的学习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形式丰富,线描以其自身的独特性成为了东方艺术风格的代表。以线为主的独特审美逐步形成了具有“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和审美情趣,画家用主观意识赋予了线生命力,并使作品本身具有了人格化的特点。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艺术家也需要发现更多新的元素、思想、意识来抒发情感,探索到更多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刘临.“取精用弘”工笔画精神与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白雪.《韩熙载夜宴图》看传统绘画空间的意向性[D].山东大学2014.

[3]唐勇力.当代名家艺术观唐勇力素描篇[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