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国
大约是我曾长期服务的《江汉论坛》杂志创刊60周年的喜庆日子就要来临,从今年初春开始,我的生物钟就异常活跃起来。原本不常做梦的我,最近半年以来,时不时梦到我多年前工作过的《江汉论坛》的办公室、老领导、老同事。往事入梦境,情由深处来。岁月如风吹去,但往事并不如烟。流年的印痕虽然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但内心的感知一定会铭心刻骨,总是令人终生难忘。尤其是在人所必经的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在人生的起点路上,无论是风雨兼程,还是风和日丽,镌刻其中的工作经历与积淀其间的人生经验,都是一部至为宝贵的无字书。《书经》上所说的“靡不有初”,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与《江汉论坛》杂志结缘,源自于我大学毕业时一次大胆的自主择业尝试和《江汉论坛》对我的选择与信任。1981年,我以湖北省文科高考高分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虽然那时大学生毕业主渠道是计划分配,工作无忧,但是,在热烈红火、激情迸发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激活了。一天下午,我在学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翻阅当期新出版的《江汉论坛》,看到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论坛》杂志社的招聘启事,蓦然眼睛一亮,兴奋不已。当时我是学校历史系“青年史学社”(该社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称号)暨《青年史学》杂志(该刊由七八级学长创刊,至今仍在延续)负责人之一,也是骨干作者。那时,我怀揣着做一名学术期刊编辑的人生梦想,很想成为一名有思想、有作为的学者型编辑。这则“招聘启事”,正好击中我的心思。我自呈简历,附上我编辑的《青年史学》杂志和发表的若干习作,写了一封情意满满、憧憬未来的信,一起挂号寄给《青年论坛》杂志社的主编李明华同志。不久以后,我就收到了李主编的回信。在信中,李主编充分肯定了我积极参与竞聘的人生选择,指导我尽早学习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编辑知识。通过学校与湖北省毕业生办公室沟通后,在我毕业即将离校时,学校发给我大学毕业生“派遣证”、“报到证”,上班单位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论坛》杂志社。
1985年6月8号,我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办理了报到手续。李主编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艳国同志,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杂志社的正式一员了,希望我们的事业顺利火红!”李主编介绍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院史、《江汉论坛》的刊史,重点是介绍《青年论坛》的创刊情况,这使我更加具体、明确地了解《江汉论坛》与《青年论坛》的母子刊物关系:《青年论坛》独立办刊,行政管理隶属《江汉论坛》。
报到以后,我回仙桃老家休息了半个月。正式到《青年论坛》上班的那天上午,李主编笑着告诉我,《江汉论坛》编辑部主任荣开明同志(1988年秋起,改称主编)想和我谈谈工作问题。当时,《江汉论坛》的办公点设在社科院东院2栋1门1楼借用的101号一套三居室,俗称“大三间”。102号则是《江汉论坛》与《青年论坛》合用的办公室,俗称“小三间”。荣老师态度很和蔼,像是征求意见,也像是宣布决定,用他那特有的湖南普通话说:“小张,今天就正式上班了。休息了半个月,父母都好吧!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家里都高兴吧!上班了,就得要有一个工作岗位。前几天我看了一下你的资料,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啊,成绩蛮好的。正好编辑部(《江汉论坛》)历史室缺人手,我就将你‘截留了。我看,你就两兼顾吧!那边(《青年论坛》)我已经商量过了。”由于没有思想准备,稍过片刻后才回过神来。等我反应过来,就见荣主任起身说:“小张,如果你没有意见,我就带你到历史编辑室上班去。”因为与历史编辑室只相隔一堵墙,所以,他一边起身,就一边喊:“老何!老何!我给你送年轻人来了!”喊着喊着,我们就到了隔壁办公室。我站在门口,向里间张望,不觉有几分紧张。但见一位穿着夏布衬衣、身体清瘦的老者十分缓慢地转过头来,不停地说:“好啊,好啊。”“老何”一手扶着五斗桌,一手拄着拐杖,佝偻着腰,缓缓站立起来与我们打招呼:“好,好,哪位是小张?快过来,不要害怕。我是个残疾人啊,丑陋不堪啰。”荣主任向我招手,说:“小张,快来见过何老师,他是你的头,历史室主任。”我连忙说:“何老师好!何老师好!请多指导。”荣主任说:“何老师可不简单啊!是位老革命呢,自学成才,有名的楚史专家。他身体差一点,受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多年,身体变形了,行动不方便。你以后要多照顾些!”说着说着,荣主任就走出办公室,朝外喊:“小饶,小饶,我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这时,从对面102房里跑来了一位年轻人,大不了我两三岁,一边抽着烟,一边咯咯笑,连声说:“来了!来了!”荣主任给我介绍说:“他是饶建国同志,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的,比你早来两年,现在已经很熟悉业务了。”然后又向他介绍了我。介绍完后,荣主任对饶建国说:“小饶,交给你一个任务:下午带小张到水果湖商场买一些生活用品,安顿下来。先在历史编辑室安个铺吧,蚊帳、凉席、水桶、雨鞋、电风扇等等都筹划一下。”复又转身对我说:“你们年龄相仿,尽快熟悉起来吧!”最后,他交代小饶带我到各编辑室认认门、认认人,如编务室的张丽娟老师、张联盟编务(聘用),文学室的聂铁钢老师、高逸群老师(我们喊“文学高”,为了区别同姓称呼)、张仲良同志(我们喊他“老张”),以及因办公室紧张,尚在哲学室与饶建国共用一间办公室的编辑部副主任刘宝三老师。因为经济室的高映轸老师(我们喊“经济高”)、马基嵩老师、李肇文同志(我们直呼其名“肇文”,以示亲切),由于他们都住在2号楼宿舍,而且“经济高”和马老师就住在编辑部的楼上,而肇文兄则住在2门1楼,加之编辑部弹性坐班(编务室的两位同志坐班),只每周四上午集中(1987年10月搬进社科院大楼后,增加每周二上午集中半天。周二上午为业务学习,周四上午为政治学习),平时各自工作,所以,他们三位在编辑部都没有办公室。下午可把建国兄累坏了。我们骑自行车三次往返于社科院所在的三官殿和水果湖商场之间,选购生活用品。支撑蚊帐的竹竿难买,但又少它不可。建国兄真有能耐,带着我在水果湖周边农贸市场转,东拐拐,西瞥瞥,总算没有白跑。最后选中买成时,建国兄如释重负地说:“乖乖!总算把它逮着了。否则,今晚蚊子就有大餐啦!”他做事用情、认真,由此可见一斑。等我们将生活必需品采购完毕后,联盟兄已在后勤处领来了床架、棕垫一套。这样,我就顺利地安顿下来了。晚饭后,荣主任和李淑媛老师夫妇一道来看我的“新居”,鼓励我克服生活不便的暂时困难;稍后,何老师夫妇也从楼上下楼来看我,并介绍了社科院周边的生活环境。
报到,尤其是正式上班的这一天让我既兴奋,而又感到无比幸福!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遇上了一堆大好人,他们像迎宾一样,而我则像过节一般。从这一天开始,我戏剧般地入职《江汉论坛》杂志社,而不是毕业派遣的《青年论坛》,但又能做着两个单位的事情。人生的经历简直太神奇了!真如人言:“只要留心,奇迹随时可以发生。”这是我从大学生到单位人转型最初的真切感悟。从这一天开始,我正式融入《江汉论坛》这个大家庭,直到2001年10月8日调到科研教育管理处上班,一共17个年头!虽然这期间人事有代谢,人员有进出,但大家在一起,就是“论坛人”,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祖国各地,但共同的社科期刊编辑事业把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了。
《江汉论坛》60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靠的就是“论坛人”的认同感和使命感,靠的就是大家庭般的和衷共济,靠的就是“撼泰山易”的团结力量!我讲述入职报到、第一天上班的故事,就是一个最鲜活的例证。
说实话,要将一个单位办好,说难,也难;其实,说容易,也不难。这真是“其知也难,其行也易”。创刊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江汉论坛》杂志已经成为湖北省学术理论界的一面鲜亮旗帜、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一个文化引领的学术风标;已经成为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名刊,在全国也有地位、有影响、有美誉;已经成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学术之窗,成为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几代人成长的起点和始发站,甚至是像张培刚、章开沅、冯天瑜等老一辈名家所说的那样,“《江汉论坛》是我们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成为全国一茬又一茬青年学子仰慕的学术圣地。这其中的办刊经验值得总结铭记,形成的文化传统值得传承弘扬,积淀的文化记忆值得书写研究。作为从《江汉论坛》起步并走出来、对《江汉论坛》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深厚情感的编者、作者、教学研究者和文化传承者,我觉得它有几方面的经验值得好好地总结和深入研究:
一是坚持成熟稳健的编辑方针。《江汉论坛》杂志始终牢固树立一条成熟、稳定、健康、积极的编辑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学术标准、尊重学术个性,努力繁荣湖北省乃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办学术期刊,就得围绕学术,知学术,懂学术,为学术;就得精心探索、真实践行一条与此匹配的编辑方针。期刊长期成熟发展、长期稳健进步、积极参与学术事务,并具有足够的学术吸引力、吸纳力和吸聚力,总之,具有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内在的学术活力,“编辑方针”是灵魂。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术坚定力,具有“办刊不为媚世语”的学术卓立力,具有“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的学术包容力,在期刊编辑实践中就会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我工作经历所认识的陈正亮老主任、荣开明主任、李乐刚主任,以及如今在陈金清社长带领下的编辑团队,都是这样的。我记得老主任陈正亮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不管外面刮什么风,我只有浩荡东风;不管面前有多条道,我只走学术正道。”至今耐人寻味。
二是打造一支积极进取的学者型编辑队伍。“成事之要,贵在得人。”有了务实可行的编辑方针,关键在于执行落实;而要见实效、出实绩,关键在人,在人才,在于一支有学术眼光、有学术水平、有业务技能的编辑队伍。《江汉论坛》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编辑队伍建设,长期保持编辑队伍学科构成的门类齐全性和人员的成熟稳定性,确保编辑流程高效运转。一方面,重视选新补员,构建老中青互补、职称高中初有序的梯次结构。在补充新锐中,特别重视高学历、高学位、名校背景。在我之后,1987年夏,刘龙伏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分配来,黄长义、钟建勤分别从武汉大学历史系、经济系毕业而来;1988年夏,陈金清硕士毕业留院(他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七九级本科生)、徐楚桥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而来;1995年秋,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7年夏)的陈孝兵从《社会科学动态》调入。当时,编辑部的老同志对我们这批新来的年轻同志爱护有加,总称我们是“新来的大学生”、“新来的高材生”。编辑部还积极鼓励我们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批人在学历学位提升的同时,又将高校的学术信息、动态和相关资源带回来,促进了办刊工作融入学术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制定了“编研结合、以编为主、以研促编”的工作要求,使编辑者将学术研究与编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一名学者型编辑、编辑式学者,集学问家、活动家、组织家于一身。虽然这一要求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编辑部内外有过一番争议,但由于荣主任坚持,在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夏振坤教授的支持下,这项要求还是得以贯彻并坚持下来,特别是在实践中见效后,最后形成了编辑部的共识,被编辑部作为一条管总的要求确立下来,至今依然得到体现。在那时,荣开明、刘宝三、李明华、高映轸、李肇文、何浩、张军、高逸群等同志在哲学、经济、历史和文学学科都是十分活跃的学者,被学界称为“《江汉论坛》生力军”,他们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学评论》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及《经济日报》理论版上,频频被《新华文摘》杂志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复印。他们在科研上取得的光辉成绩,极大地激发着我们新入职的年轻大学生。“他们的奋斗,必须是我们接续的路。”这就是我当时的感悟。特别是当时在讨论如何看待“编研结合”时,荣主任的一番话语,至今还时常震撼着我。他说:“别人说编辑不能搞科研,我看是歧视;编辑自己说没有时间搞科研,我看是偷懒的借口;或者说不须搞科研,我看是自己不自信。不搞科研,没有好的科研成果,怎么能将编辑工作与学术发展融合起來,凭什么与专家学者交流、沟通、商讨?凭什么约稿、改稿和编稿?因此,一定要抓科研,熟悉本领域的研究状况,像大学老师那样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把科研也抓紧抓好!”现在看来,这段话多有前瞻性啊!这是来自学者深处的人性力量啊!
三是通过狠抓内部治理营造团结和谐、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现在回头看,工作的确是抓出来的。荣主任常说,“时间去了不回复,干劲过后还复还”;李乐刚主任喜欢借用毛主席的话促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长期以来,编辑部重视依章办事、依规处事、同向谋事、和谐共事。譬如,新进人员和新上岗编辑,无论从事管理、校对、编务,还是从事编辑工作,都有自己各自对应的“办公守则”,汇编成《编辑工作手册》,形成制度规范予以遵循。对于出勤考核、业绩考核、质量督查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规范,都有明确的经济奖惩办法。为了降低差错,确保编辑校对合格率,编辑部制定了万分之一的红线,超出部分错一个字扣五元钱编校费,对最小差错率的编辑给予奖励;严格坚持三校制度和清样制度,三校签名,值班人下印刷厂核红。至今我还记得当时我和建国兄结伴到湖北工学院(今湖北工业大学)印刷厂清样,风雨无阻、义无反顾的情景。为了确保稿件质量,制定了审稿制度、约稿制度、退稿制度,形成了审稿意见写作规范,长期坚持三审制度和责任编审制度。长期坚持每周二上午业务学习+质量评议会制度、每周四上午政治学习制度。每周二上午的业务学习+质量评议会,有内容、有交锋、有收获。譬如,评点目录中的专栏设置、首篇文章份量、校对质量和编排装帧效果,特别是定期安排的最近学术动态点评,逼着人留心、好学、积累。谁也不肯落后,个个争当行家里手,形成了一种好学、讨论,交流、交锋,批评、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那时,只要一听说样刊到了,大家不用号召,都会积极从办公室赶忙跑出来,大捆小捆地肩扛手提搬杂志。
四是明确期刊发展的目标,努力打造自己的学术风格和特色。《江汉论坛》在改革开放之初复刊,经历开拓奋进的80年代,的确为时代留下了自己的奋斗足迹和进取精神。这是值得后人尊敬和敬佩的。每次我到陈正亮老主任家中取回终审稿时,他脸色的凝重与轻松,全然取决于本期稿件质量的轻重;在每次的发稿会上,荣主任强调最多的两个字,总是:质量!在每周的业务学习会上,讨论最多的是《江汉论坛》发表的文章学术竞争力如何?与当时的几家刊物《学术月刊》《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等比一比、看一看,我刊能否名列前茅?围绕“办名刊”、“争做地方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领头雁”这些目标,大家鼓足了气、铆足了劲。今天,《江汉论坛》继续保持好的发展态势,保持综合核心期刊好的位次,正是对这种有目标、有理想、有操守的办刊精神与品格的传承光大。为了实现奋斗目标,为了办特色刊物和体现期刊风格,编辑部经常进行战略研究。现在看来,当时重视作者、“视读者为上帝”的战略选择,是完全对头的;编辑部确定“开门办刊,尊重老作者、依靠中年作者、发现并培养青年作者,坚持约好稿、编好稿、发好文”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编辑部确定“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靠质量与特色赢得学术声誉,为繁荣地方哲学社会科学、促进中国哲學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办刊气魄与使命担当,是值得尊敬和肯定的。通过战略研判、战术设计,编辑部科学解决了办刊起点与目标问题,编者、作者与读者问题,业务工作与使命担当问题,办刊面向与社会服务问题等等。这样,一大批耳熟能详、星光闪耀的学术名家的名字,如李达、张培刚、谭崇台、韩德培、马克昌、吴于廑、唐长孺、张舜徽、萧萐父、石泉、陶军、高原、徐善广、张正明、皮明庥、朱祖延、张国光、黄曼君,章开沅、周骏、夏振坤、陶德麟、冯天瑜、刘纲纪、邢福义、郭道扬、胡德坤、宗福邦、赵德鑫、熊铁基、吴汉东、马敏、朱英、陈锋、段超、邹进文、陈继勇、郭齐勇、欧阳康、汪信砚、林剑、吴根友、於可训、陈文新、沈壮海、徐勇、周积明、何晓明、江畅、王雨辰、涂文学、曾成贵、许苏民、刘玉堂等等薪火相传几代人,为构建“汉派”学术,从《理论战线》、《江汉学报》、《江汉论坛》一路走来,从湖北社科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一系列有浓郁地方特色,有鲜明学术特色的学科方向在《江汉论坛》得到助推,享誉学术界。譬如,以中国史为例,《江汉论坛》首开“辛亥革命史研究”、“楚文化研究”等,并长期坚持,为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楚史与楚文化研究的开展和深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目标就是高度,特色就是品牌,风格就是化育。《江汉论坛》所坚持的,就是中国学术发展所需要的。
回忆自己在成长起步阶段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并结合自己的经历,略微梳理了一些自己在《江汉论坛》亲历的感悟,更多的是感恩、感知和感谢,更多的是幸福怀念和美好祝愿!鞋子只有穿在自己脚上,才知道大小;路只有自己走过,才知道宽窄;思想感悟只有自己发自肺腑,才会珍藏!南北朝时期的大学者颜之推说得好:“德学周厚,名必善焉。”《江汉论坛》是一道耐看的风景线:“春看花开满树红,秋闻果熟透园香。”“论坛人”是无私的奉献者:“不问花开与花落,但留花香满人间。”因此,我有理由祝愿:《江汉论坛》以60年的成就为新起点,在今后的岁月中,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