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2018-01-25 10:42曾东斌
大陆桥视野·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施工工序公路隧道控制要点

曾东斌

【摘 要】文章结合柳州市莲花大道坝洲坪隧道施工实践,对公路大断面隧道洞口排水系统、边仰坡开挖及防护、导向墙施工、管棚进洞、洞身开挖、初期支护、防排水施工、二次衬砌施工工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工序;控制要点

1.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西部的大开发 ,我国公路隧道的数量和长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是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 ,要善于总结各个施工工序施工方法 ,同时加强施工管理 ,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工程概况

柳州市莲花大道坝洲坪隧道位于柳州市北部,西起河东片区经一路交叉口,途经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东接拟建项目柳州市官塘大桥,直接连接主城区和广西柳州汽车城,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线双向六车道,起讫里程K4+470~K4+850,全长380m。

3.总体施工工序

在公路大断面隧道的各种施工方法中,其主要施工工序包括:洞口排水系统→边仰坡开挖及防护→(导向墙施工)→(管棚进洞)→洞身开挖→初期支护→防、排水施工→二次衬砌→洞门施工→附属工程施工。

4.主要工序控制要点

4.1洞口工程控制要点

4.1.1洞口排水系统。

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完成仰坡外截水天沟施工,确保有效拦截地表水渗入洞内。人工开挖水沟时,务必将挖出的虚土运走或夯实后原地利用,防止虚土沉降后水沟开裂。进洞后立即施做洞门两侧排水沟,与洞顶截水天沟相连,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4.1.2边仰坡开挖及防护。

测量放样,洒白灰标示出开挖边线,自上而下逐段、逐层开挖。开挖完成后,检查坡面成型质量,然后进行临时防护施工。临时防护一般采用锚、喷、网联合防护,永久防护采用浆砌片石或骨架护坡防护。

坝洲坪隧道洞口为浅埋段,边仰坡开挖前,设置地表沉降、地表位移观测点,测点一般单排设7~11点,每5~10米设置一排。坝洲坪隧道洞口接高边坡路堑,边坡顶增设观测点,边仰坡开挖前开始观测初始数据。

坝洲坪隧道出洞口地形陡峻,坡度约60°~80°,洞顶板埋深0~40m,围岩以坡残积黏性土为主,其厚度较厚,隧道开挖后土层可能沿土体裂隙或基岩面发生滑移,且扰动后的坡残积黏性土自稳定性较差,开挖洞口段边仰坡时,发现边坡喷锚封闭后频繁出现坡脚垮塌现象,通过在边坡增设泄水孔泄水的方法防止垮塌。具体方法采用超前支护用小导管,风枪钻孔后将小导管送至孔内,根据边仰坡实际开挖高度设置,最底层距坡脚一米高处设置一排,间距可按3m×3m进行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4.1.3导向墙施工(提前考虑预留变形量)。

对设计有长管棚进洞隧道口,施作导向墙。导向墙尽量利用原状土做底模,一般导向墙内设置2~3榀格栅钢架,钢架外缘焊导向管。导向管安装时,注意考虑大管棚设计外插角及线路纵向坡度,使管棚起到最好的超前支护作用。导向墙设计为拱部120度。導向墙顶,及两拱脚处埋设测点,观测导向墙位移。进洞后,及时施作洞门及洞口防护工程。

4.2洞身开挖控制要点

4.2.1测量放样。

掌子面开挖采用有免棱镜测距功能的全站仪“激光投点法”放样。减小放样误差,保证开挖精度。所谓“激光投点法”即自隧道拱顶向下每50cm,在岩面上实测开挖面坐标,反算其里程、偏距。与隧道开挖支距图对比后,移动其差值后,重测坐标反算支距,差值在2cm以内时,可直接用油漆做点,依次放样出开挖轮廓。

尽量不采用放样出开挖面圆心后,用钢尺伸至半径长度后,钢尺一头置于圆心处,另一头画开挖轮廓线的“画线法”。画线法相对激光投点法节省时间,但考虑画线时掌子面凹凸不平,在初期支护无格栅钢架的后山坪隧道曲线段Ⅲ级围岩开挖过程中,画线法放样精度远不如激光投点法。

4.2.2开挖钻爆。

隧道开挖均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减少对围岩扰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首先,由测量班放样出开挖轮廓线后,再由现场技术人员布置炮眼位置。布眼顺序为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内圈眼、底板眼。周边眼布设一般情况下,在硬岩中,周边点眼口设置在断面设计轮廓线上,眼底超出设计轮廓线小于10cm;在软岩中,眼口布置在设计轮廓线内侧小于8cm,眼底落在设计轮廓线上。周边眼孔位偏差控制在5cm以内、掏槽眼孔位偏差控制在3cm以内。除掏槽眼外,所有炮眼眼底尽量在同一断面上(掏槽眼眼底超前其它炮眼20cm)。

现场施工时,根据掌子面围岩情况,对开孔位置距设计轮廓线距离、周边眼间距、光爆层厚度、炮孔密集系数、起爆时差等爆破参数进行不断优化,使之达到最好的光爆效果。开挖过程中,坚持以短进尺、弱爆破、勤支护为原则。Ⅳ级围岩循环进尺0.6m~0.8m,Ⅴ级围岩循环进尺0.6m~0.8m。隧道(中)下台阶要求左右交错开挖,严禁两侧对开。

4.3支护施工控制要点

4.3.1超前支护。

坝洲坪隧道出口段以泥质灰岩为主,岩体风化较严重,层间夹泥,岩体破碎设计均为Ⅳ级围岩、Ⅴ级围岩,其中Ⅳ级围岩小导管环向间距设计为40cm,Ⅴ级围岩小导管环向间距设计为30cm。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小导管超前支护,有效控制了隧道拱部超欠挖。通过采用加密小导管环向间距(处理塌腔时加密至20cm),隧道安全通过了,断层、破碎带、涌水等不良地质。对初期支护开裂、钢架扭曲变形段加打小导管注浆加固。

导管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环向布置在拱部120°范围,并向外倾斜,其倾斜角一般为5~10度;注浆压力为0.5~1.0MPa,纵向前后相邻排导管搭接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1.0m;钢管由钢筋加工厂统一加工,钻φ6~8mm注浆孔,间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预留1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endprint

施工过程中,严控超前小导管施作长度(一般3.5m~4.5m)、搭接长度,导管尾部要求与格栅钢架焊接牢固。

4.3.2格栅钢架加工与安装。

格栅钢架在洞外按1∶1比例放样加工。弯制工字钢时适当加密冷弯机滚轮,减小工字钢的翘曲变形。钢架原地试拼合格后,对每个钢架单元用油漆编号,防止运至施工现场时,安装顺序错误。格栅钢架加工时,要求做到尺寸准确,弧形圆顺,允许偏差为:周边允许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钢架安装时,钢架拱脚应置于牢固基础之上,必要时拱脚垫松木板或槽钢。钢架均采用螺栓联接,联接钢板需密贴,个别不能密贴处,在联接钢板间空隙用钢筋塞紧、满焊。当隧道上台阶开挖断面较大,钢架单元较多时,安装时注意控制两拱脚标高、拱顶标高及两侧拱腰,尤其在围岩破碎超挖较多处,注意检核拱腰位置是否准确,防止个别联接板未密贴,造成拱腰处一侧欠挖、另一侧超挖。

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的隧道,如坝洲坪隧道出口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侧壁采用上下台阶开挖,中央部分三个台阶开挖,隧道出口YK4+838~YK4+790段断面最大地表沉降,累计10cm。通过对隧道出口段两侧壁导坑增设临时拱架有效控制了隧道变形。临时拱架在两侧壁钢架落底成环后,逐榀拆除。仰拱距掌子面距离控制在30m以内,并在初期支护稳定前施作二次衬砌,完成洞门及端墙、翼墙施工。

另外在台阶法开挖的隧道可通过,扩大上台阶联接钢板、拱脚注浆,增加锁脚锚杆(管)数量等措施加固。锁脚锚杆尾部预弯成“L”形与格栅钢架焊接牢固,施作时锚杆向下倾8度至15度。

4.4防、排水施工控制要点

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沟加中心暗管,衬砌背后设环向和纵向盲管,将衬砌外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再经过侧沟和中心暗管排出洞外。

防水施工前对初期支护表面凹凸不平处,进行补喷砼找平、切除锚杆头和钢筋头等,并用砂浆抹平,保证初期支护表面平顺。

系统排水盲管由纵向盲管、环向盲管和连接盲管(一般采用PVC三通)组成。纵向排水盲管沿纵向布设于左、右墙脚水沟底上方,为φ80透水管;环向排水盲管,为φ50透水管,沿隧道环向8~10m布设一环。纵向排水盲管画线安装,要求与线路纵向坡度一致。采用三通将纵向排水盲管与环向排水盲管联接,纵向排水盲管通过三通与泄水孔PVC管连接将盲管内的水排出。初期支护表面涌水量较大时,将水直接引入中心排水沟,并将环向排水盲管加密、增设泄水孔。

防水板环向焊缝要与混凝土施工缝错开1m以上。防水板采用热熔垫圈固定,铺挂时注意按设计要求预留足够的松弛度保证防水板全部面积均能抵到岩面。防水板之间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搭接原则是:边墙压拱部,下游压上游。焊缝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采用充气法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查,有空隙应进行补焊,直到完全合格。检查无误后即可进行灌注二衬混凝土。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不可碰到防水板。

止水带安装采用U型卡固定,止水带安装位置准确,如发现翻滚、扭结不展时,及时调整。中埋止水带要求与二次衬砌端头模板正交,在襯砌端头模板拆除后,将U型卡调直,隧底与拱、墙部分防水分步施作时,预留足够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中心排水管用φ8钢筋环向固定,1m设置一环,防止水管在仰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上浮。中心排水管接头处用土工布包裹密实,防止砂浆渗入。

4.5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拱、墙与仰拱衬砌施工时,注意拱、墙衬砌施工缝必须与仰拱施工缝重合,防止不均匀沉降导致衬砌混凝土开裂。

变形缝在隧道明暗分界面处设置一道,洞口潜埋、偏压段每隔50m设置一道,其余地段在围岩变化处、土石分界处必需设置变形缝。

仰拱填充施工时,填充面要考虑曲线超高、竖曲线段标高调整等。对富水隧道在仰拱填充砼施工时,在边墙两侧预压排水槽,纵向设置两条,每个检查井处设一条横向排水槽。排水槽尺寸根据洞内水量大小调整。引排路面积水,提高洞内文明施工。

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以混凝土无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且不产生离析为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表面不出蜂窝麻面、漏石、施工冷缝等。

二衬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对拱顶注浆回填,使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密贴,共同受力。注浆浆液一般采用水泥砂浆,施工前浆液配合比必须现场试验后确定。注浆顺序为从下坡方向,向上坡方向,注浆压力不小于0.5Mpa。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孔封堵密实。注浆效果的检查可采用无损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段必须进行补孔注浆。

隧道两侧水沟混凝土施工时,每隔一段预留足够长度的砼运输车转向带,防止水沟砼施工完毕后,车辆无法调头,影响垫层施工。

4.6超前预报、监控量测控制要点

4.6.1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开挖前,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红外探水、超长水平钻等方式对掌子面前方围岩状况进行综合预报,每循环进行超长炮眼钻孔预测,每循环开挖后进行掌子面地质素描,对掌子面情况进行记录,每10m~20m绘制一幅地质素描展示图。

4.6.2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浅埋段)。

洞内观测断面间距按围岩情况进行设置,Ⅳ级围岩间距按10m设置;Ⅴ级围岩间距按5m设置。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净空变化测线在采用分部开挖的隧道要求每部分设置一条水平测线,特殊地段增设斜线。

量测点必须设置在围岩上,不能直接焊接在格栅钢架或锚杆上。量测数据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及时对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指导洞内施工。

对涌水量较大的隧道在洞口修筑三角堰,每天对涌水量进行记录,为治水方案的制定提供原始数据。endprint

4.7工序衔接、后勤保障控制要点

4.7.1工序衔接。

隧道施工,抓好工序衔接是重中之重。工序衔接好,隧道施工才有进度。加大对值班调度人员奖罚力度,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待遇养人,制度管人。要对值班调度进行考核,严格记录每道工序起止时间。值班调度交接工作时,对洞内施工情况及存在问题要详细说明。对保证施工质量前提下,提前完成工序内容的工班操作人员进行奖励。进尺超过1000米的隧道,安排车辆接送工人上下班。

4.7.2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机械设备使用后,及时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做到不影响施工现场随时调用。每辆机械设备安排一名司机做设备维修保养负责人。切勿发生出碴前车辆加油、推碴场;喷锚开始时,在洞内更换喷锚机配件等现象。并设有备用设备,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

4.7.3加强通风。

鼓风机风袋口,尽量靠近掌子面,提高洞内作业面排烟效率,缩短通风时间。按时在洞内洒水降尘,提高洞内空气质量。

4.8施工步距控制要点

隧道衬砌施工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求初期支护监控量测数据趋于稳定后,即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 mm/d,可施作拱墙二次衬砌;二是在围岩松散、破碎,初期支护变形量大的隧道,如以页岩为主的胡家湾隧道出口段,页岩与空气接处15d后完全崩化,初期支护施作完毕后围岩变形速率无减缓趋势,初期支护暴露时间加长后,初期支护混凝土表面开始出现开裂现象,这种情况下应提前施作二次衬砌。

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以施工步距为红线,衬砌紧跟。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施工步距按设计围岩级别低一个等级控制,如Ⅳ级围岩施工时按Ⅴ级围岩施工步距控制,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5.结论

隧道施工,测量和开挖两施工工序是重中之重。通过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确定隧道的掘进方向,保证隧道顺利贯通;通过施工放样,控制开挖轮廓,布设炮眼位置;通过监控量测,确定隧道开挖预留变形量大小,调整支护参数;通过光面爆破和预留合理的变形量,控制好隧道开挖轮廓;开挖轮廓控制好以后,会大大缩短其它工序的循环时间、节省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用混凝土、避免应力集中,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希望本文能为其它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规范》JTG/F60-2009.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4]《公路工程混凝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工工序公路隧道控制要点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工序及安装通病及预防
园林施工中栽植技术及具体施工工序的研究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研究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
某黄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方案之得失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甘肃省公路隧道运营防灾及安全保障综合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