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迅速发展的高科技背景下,物联网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类型,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对物联网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浅析
电子信息技术是现当代科学技术的一种,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如今兴起不久的互联网也将跟上时代的步伐,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于物联网中,促进物联网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物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述
1、物联网
物联网本是互联网的一种延伸方式,其具体定义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说法。我国对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和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等,利用相应的手段将人和物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控制人与物、物与物,并让信息进行传递的方式。物联网系统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三个层次的信息处理。其结构又分为信息数据传输、信息感应、应用终端、信息数据处理(云计算平台)。物联网不仅能涵盖各种私有化的网络内容,还可以根据这些私有化内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远在他乡的人们可根据物联网进行远程交流、信息交流与沟通交流。且不仅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也可以让物与物之间,甚至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通信。当然,在物联网运行过程中,只有对物品的感应和信息传递的隐私权以及物联网的安全性能达标,才能够对所有物品进行控制,所以人们对物品进行控制时才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从而促成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2、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指的是利用文字、信号与数据等各种形式来转化传递与处理的对象,从而描述事物状态的普遍形式。而能够实现信息迅速传递,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来处理电子信息的方式即为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所出现的新型高科技之一,其发展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向前并不断普及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行业在用不同的形式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而让其成为市场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子信息技术主要类型有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且计算机计划迟早会朝着智能化、集成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发展[1]。
二、物联网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1、电子订货系统
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运行方式很多,其中一种便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企业的网络终端查看相应的货源,从而对货物进行远程订购。不过这样的方式虽然方便了货物的供应商和经销商,但同样也会给订货者带来不安全的问题。所以针对现如今的电子订货系统,要实施之前首先要保证该互联网环境的安全化。其次发货者需将货物资料传至相应的区域,并将交易的资料相对标准化。
2、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是能够快速识别相应符号,并编码到技术中最终传到相应终端的编码技术。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商品识别已经提升到了电子识别的方式,条形码便是这样一种可以让很多企业将商品信息傳送到网络客户端,并可以让顾客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相应的仪器来进行整理和识别的电子识别技术。运用于物联网中的电子信息技术,条形码技术所组合的用以识别的数字,让每一个商品的条形码都用不同宽度的线条组合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标识。人们可以从条形码中轻而易举读取数据,让人们能够从中迅速读取相关产品。这样,人们便可以在拥有相关条形码的时候准确识别相关产品。
3、通信技术
在我国,通信技术有电话、传真、计算机、QQ、微信、脸书等各种语音通话软件。甚至还可以编辑文字来进行一些相应的连接。将该类型的电子信息技术运用于物联网中,便可以让人们对物联网进行有效的商品信息传递,买卖货物者之间的顺利沟通。因此,互联网很多人员都已经开始利用通信技术对货物进行整理和掌控[2]。
4、卫星定位技术
卫星定位技术是利用两万米高空的卫星对地球上的相关地点进行掌控和处理的导航。通过卫星定位技术,管理者可以通过相应的导航更好地了解货物的整体情况,甚至还可以通过此技术了解到相应的物品信息、数量、重量等,对卫星定位系统做出相应的指挥,寻找合理的货物储存地点以及通过卫星技术对物品进行行之有效的跟踪。但如此在运用过程中难免产生相应较高的费用成本,物联网在运用过程中成本费用也随之增高,所以物联网中卫星定位系统应用的较少。
5、传感器技术应用
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转化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路四部分构成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以感受到被检测的信息,还能将检测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律转化为电信号和其他所需信息形式,并可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储存和记录等需求。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应用到传感器的地方越来越多,且更新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如通过图像分析、视频分析的方法,实现传感传送。且该传感技术随着不断发展更新变化,开始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安防等多种领域。让物与物之间拥有一个可识别身份证,并作为连接万物的实用性关键技术,开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物联网革命的浪潮不断翻新下,物联网中加入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在某一种意义上其实是延伸了物联网的发展空间。但物联网产业链极为复杂,所以想要发展的更安全更具有技术性,则需要加入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革新。
参考文献:
[1]陈海明,崔莉,谢开斌.物联网体系结构与实现方法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3,36(01):168-188.
[2]徐杨,王晓峰,何清漪.物联网环境下多智能体决策信息支持技术[J].软件学报,2014,25(10):2325-2345.
作者简介:房志成(2000.04.29—)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高中学历,研究方向:自动化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