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江
摘要:本文以贵州山区支教队伍为例,通过研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群体,分析了支教活动参与者志愿意愿的持续性以及支教项目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志愿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非精英的、大众型活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其中; 志愿活动参与者有着“利他”与“利己”的动机,并且其参与志愿活动的持续性 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 另外,志愿者角色的自我认同与团体语境中的激励制度也可能促进其不断地提供志愿服务,就支教而言,还可能面临支教地点因政策改变无法继续在原地点进行支教活动,而就志愿项目的持续性而言,资金支持、联络难易、投入需求等是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志愿者;持续性;支教;志愿服务
一、背景
近年来志愿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思潮,它体现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很多的活动都有着志愿者的身影,在我国的志愿者队伍中,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靠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引导来开展活动。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日益加快步伐。其中高校共青团的职能定位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种新的背景和形势,品牌高校共青团的志愿服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团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十六大的部署,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按照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新要求,认真总结志愿服务发展十五年的经验和启示,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手段,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加强志愿服务基本建设,全面深化各项重点工作,在做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做强青年志愿者事业,继续引领和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继续保持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而高校品牌志愿服务可以成为创新团组织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有成效的活动,在创新中出特色、在落实中出成效,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团组织活动。
志愿行动往往面临着人员流失、项目中断等持续性不长的问题 。中国青年的志愿行动也不例外。因此,保持人员与项目的相对稳定性是志愿行动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特定志愿行动的成败,也关系到志愿精神的坚持以及社会组织的建设。
本文主要以黑龙江大学朝阳爱心志愿服务队赴贵州支教队伍为例,通过对朝阳爱心志愿服务队组织的了解,以及对支教队员的访谈,对志愿服务的持续性行为进行研究。
二、志愿服务的动机
1.利己
利己指有利于自己,事物是否利己是由主体的目的决定的,对于主体目的的达成起积极作用的是有利主体的,反之则不是。然而事物总是矛盾体,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诸多矛盾,主体的目的也不是单一或者单纯的。就支教志愿者而言,在朝阳爱心志愿服务队面试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人希望去贵州支教主要是出于利己的动机,利己动机则主要体现在支教为这部分人带来他们期望的好处,例如有支教经验的人对将来去学校面试研究生支教团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一部分人支教是为了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的人是希望在自己将来的简历中多一点社会实践经验,有的人则是希望能有一次支教的体验,这些利益能促使这部分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服务持续性的一部分。
2.利他
利他指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尊重他人利益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
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
③自愿的;
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二个特征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然而,人们利他行为的动机很少如此单纯。通常的利他行为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己的因素。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如此说来,利他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行为是以利他为手段、以利己为目的,有些行为有微妙的利己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助人,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但利他行为是符合志愿者精神的,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很多时候志愿服务活动是以利他为主要出发点的,而赴贵州支教也是为了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带去走出大山的希望。志愿者利他行为的出发点是为了从道德上得到一种认同,受道德舆论的影响较大。道德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志愿行为的持续性。
三、所处社会网络对志愿服务的影响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而志愿者也会能动地在志愿 行为中开辟、建立新的社会网络,或者将其原有的社会网络纳入到志愿行为中来。潜在的志愿者在社会网络中获得志愿信息,从而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去,为了维持新的朋友圈,又继续在志愿团队中服务、奉献。就贵州支教队伍而言,社会网络主要指的是队员的人际关系,例如队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山区的孩子之间,队员与其他的社会群体之间。在这些關系网络中,队员与队员之间以及队员与山区孩子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队员是否支教或再次支教的关键性因素,比如有部分队员支教过后与山区的孩子建立了友谊,或者在支教过程中与队员共同面对支教中遇到的困难,这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促使志愿者希望能有机会再进行支教活动,使得支教行为得以持续。
四、激励制度对志愿服务的影响
“激励制度”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团体语境通过激励制度来影响志愿者的持续意愿。高校通过对支教项目的激励政策,例如保研政策、鼓励荣誉等影响大学生对于支教活动的定位和理解。这些对于支教者树立志愿行为的动机、认同支教者团队都有直接作用。对于志愿者来说,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支教后所能取得的奖项和荣誉,例如在赴贵州支教后志愿者所获得的春晖助学使者的称号,三下乡优秀个人的奖项,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励了志愿者进行支教活动。但是相对其它影响因素,就朝阳来说,激励制度是在支教后获得的,所以影响相对其它因素来说较小。endprint
五、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
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来说,资金支持相对来说较小,朝阳进行支教活动的费用多数是由队员自己来支付的,进行一次支教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基础,而有些志愿服务会有相应的少量补助,比如哈尔滨洽谈会的志愿者,所以相对来说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相对较小,志愿者可能因为经济原因而被迫放弃志愿活动。就资金支持来说,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少,不利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
六、志愿服务联络的难易
组织者如何管理、设计支教活动对于支教项目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具有稳定的专项经费支持与长期合作的受援学校,对于支教项目提升其在潜在志愿者群体中的影响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志愿服务的联络对于志愿活动来说是相对重要的事情了,它是志愿服务的开始,志愿服务的进行需要对所涉及的地点有良好的联络,而在朝阳的第十三期十四期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由于贵州省从江县教育局出台政策,不允许进行短期支教,在朝阳十三期的联络方面就出现了问题,在与从江县停洞镇九曰,加哨,东岑三个村小学联系的过程中,只有九曰小学愿意接收志愿者前去支教,剩余两个村子都以教育局出台相关政策为由,拒绝接收志愿者进行短期支教,最终我们和从江县教育局局长取得联系,表达了我们希望前去支教的意愿,征得教育局局长的同意后,十三期得以在从江县三所小学进行支教,但在朝阳第十四期的时候,教育局局长由于怕担责,也拒绝了朝阳前去支教,最终只能进行新的支教点的开辟,所以志愿服务中,联络的难易也是影响志愿者持续进行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
结论
本文针对中国志愿者中最为庞大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分析了支教活动参与者志愿意愿以及支教项目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非精英的、大众型活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参与者都积极参与其中; 志愿活动参与者有着“利他”与“利己”的動机,并且其参与志愿活动的持续性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 另外,对志愿者角色的认同与团体语境中的激励制度也会促进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就志愿项目的持续性而言,资金支持、联络难易、投入需求等也都是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并未区分志愿行为的产生机制与持续机制。从理论逻辑上讲,两者的区分需要通过志愿者与非志愿者的对比研究才能得到。因此,未来研究中需要纳入志愿参与者、志愿流失者、不参与者三类群体。
参考文献:
[1]邓国胜,2002,《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2]靳利飞,2009,《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北京市 1752 份
[3]相关调 查问卷的分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4]李迎生,2005,《志愿服务与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教学与研究》第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