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广平
从“一招鲜”到“上拼盘”“加点心”,《小人书大人物》实现了纸质书“一书多读”,电子书则将会是一本“自我生长”的数字图书。
我不会讲故事,但我乐意分享──《小人书大人物》背后的故事。
故事之一:“连环画”还是“小人书”?
首先与大家分享《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书名的由来。一本书的书名之所以让出版方如此煞费苦心,不仅是为了让书籍被更好地认知,更是因为书名确实与销售有很大关系。这是编辑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对编辑基本功要求颇高。精推细敲标题,让读者或者说目标用户激发阅读兴趣甚至一见倾心,这也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去年在北京拜访本书作者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林阳先生时拿到电子文档起,我从对图书构架的初步了解到对文字内容的反复研读,感觉随着阅读的深入,小人书伴随自己的童年记忆被逐步唤醒。以忠实读者身份进入本书的阅读,到转为本书的责任编辑身份这一过程很有趣,也让我对图书的读者群越来越清晰。正如当代中国画大家冯远先生定义:“连环画,俗称‘小人书,为二十世纪几代人喜闻乐见,图文并茂,价廉物值,广为流传于乡间街肆、学舍邻里,是融合了娱乐、教育功能的普及性文化读本。”结合本书以介绍连环画家为主的特点,图书读者定位为连环画迷、连友会,主要集中在“50~70后”人群,书名要有一见如故的怀旧情绪但又要契合当下热词稍有新意,要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又要有书卷气质、文化品味。
经过作者、编辑、设计师乃至社领导的十余次讨论、推敲,《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从《连环画的黄金时代》《连环画十五家》等一众书名中脱颖而出。书中篇章标题的确定,则难在既要能总揽全篇又需凝练精要。
书中从15篇介绍每位连环画家的文章中提炼出来的篇章标题,有些取自他评、公认,有些源自画家自勉的诗词、画论心得,尽量做到接近原汁原味。如徐燕孙先生篇章页标题“绘事谁称一代工”取自启功先生在徐先生所绘制白描长卷作品《无双谱》中所题“绘事谁称一代工?十年城北识徐公。胸藏丘壑江南少,眼底骊黄海内空。……”王叔晖先生篇章标题“画到西厢玉绝瑕”取自沈鹏先生写给她的悼诗,任率英先生篇章标题“作画就是要让老百姓喜欢”就源自于他曾经说到而且做到的一句话,林锴先生篇章标题“日月斑斓纪岁华”源自于其《自题红梅图》,王弘力先生篇章页标题“道以艺为形,艺以道为神”则取自其为他人作序的文章。此外,刘继卣先生的篇章标题《笔造经典皆传神》则是我作为读者、编辑对他《鸡毛信》《武松打虎》《闹天宫》《筋斗云》等多部传世经典作品的致敬。
故事之二:“徐燕荪”还是“徐燕孙”?
《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的编辑工作历时一年有余,个人精力的投入就不言而喻,期间咬文嚼字的故事自是不少,收获也颇丰。从作者最初给的部分文章开始书稿电子文档的整理,从介绍10位画家直至最后确定的15位,文字整理过程中遇到许多人名、地名、单位、机构名称和奖项名称的考据和核查,以及一些相关时间点、重要日期的核定,到作品、生活图片的搜集、图片出版授权等诸多工作都得到了作者林阳先生(书画家林锴先生之子)的鼎力支持,也获得其他多位画家亲属们的倾力相助。
“‘徐燕荪还是‘徐燕孙?”就是其中一例。我查阅资料、浏览网站时发现不管“徐燕荪”还是“徐燕孙”都使用较多,随意而混乱。于是我就溯本求源,向徐燕孙的孙女徐洁女士求证,她回复说应是“孙”,徐燕孙是因祖父之名而得字,为纪念祖父徐燕臣,取燕臣之孙的意思。在文字编辑过程中,类似情况不少。如《霜红楼画剩》还是《霜红楼画》?考虑到作品的年代性,我尊重作者的建议,选择保留繁体字,用了《霜红楼画》。
在作品、生活图片的搜集以及图片出版授权过程中,我有幸参观了“丹青世家·任率英艺术传承作品展”,结识了任率英先生的三子任梦熊(笔名林夕)先生一家人,获赠《任率英诞辰百年纪念集》等书籍、画册。在湖南大学岳麓讲坛之艺术人生论坛聆听了任梦熊先生《任率英绘画艺术及其美学意义》的讲座,更丰富了我对中国连环画黄金时代的认知,也了解到任率英先生三代后辈对其艺术的独特理解和传承。任率英先生之孙任术还提供了众多珍贵图片让我挑选,也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于是《嫦娥奔月》《百岁挂帅》等高清质优的作品图片收录书中。无独有偶,在取得15位连环画家图片使用授权的联系过程中,我或电联信访或找到机会登门拜访,在刘继卣先生旧居拜见了他的女儿刘蔷女士和女婿张锚先生。在那个四合院里,他们热情洋溢、娓娓道来。整整一下午,我知道了毛主席所说“刘门出人才”的刘门三代独创“劈笔丝毛”绘画技法的流传;慢慢翻阅、仔细欣赏了刘门三代的经典作品画册,大饱眼福。我还在刘继卣先生旧居的画室静坐一会,并征得刘、张两位老师的允许,轻轻抚摸了刘继卣先生当年创作《鸡毛信》《武松打虎》《闹天宫》等传世精品时所用的书桌,仿佛看到刘继卣先生伏案绘画的背影,留下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以前出版的画册中《闹天宫》系列一般只收录了6幅,这次在刘、张两位老师的帮助下,《小人书大人物——中国连环画大家群英谱》收齐了这一系列8幅。编者之幸!读者之幸!
故事之三:“一招鲜”还是“上拼盘”?
记得最初接触作者林阳先生的时候,我还在北京挂职学习。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次见面后,只拿到了书稿部分电子文档和少量图片。我对连环画画家题材的书籍比较陌生,加之出于不影响挂职学习的考虑,我当时就想既然印象中连环画大多数是黑白线描图片,干脆“一招鲜”,封面、版式以及开本均可参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系列,就做一本小32开、黑白单色、硬壳简精装图书,做成一本纸张印刷低成本、简洁而朴素的人文读本。
随着图片资料的增多,我对连环画图书也开始留心关注。记得有好几个周末,我在中国书店“小人书”专柜翻阅了大量连环画彩色读本,并且询问店员后得知彩版连环画销量远高于黑白版连环画。于是我重新思考图书的整体设计,封面改为彩色、内页黑白印刷,还是全书四色彩印?如何超越同类竞品?
经挂职导师冯宏声先生点拨后,我决定放弃“一招鲜”而“上拼盘”,在原有图片基础上,再对每篇文章中提及的作品列出图片需求表,通过网络搜图、作者提供,连环画家本人及家属提供等方式收集、筛选15位连环画家的代表作、精品力作以及重要生活照片。
我将“上拼盘”策划成“一书多读”,即一本书,提供多种阅读方式:第一种阅读方式是读篇章页,以人物素描手法简述,让读者快速浏览画家生平、艺术简介、代表作。第二種阅读方式是文字讲述,以故事形式详细回顾连环画的兴起、巅峰盛况、式微求变进程中的画坛趣闻、名家往事、名作典故,并附上一些珍贵的年代老照片。第三种阅读方式是连环画展,以小型画展的形式将画家作品图片页面有节奏地穿插在全书之中。在连环画家的篇章页提取其代表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与画家简介融合。如徐燕孙篇章页人物取自《天乐图》中仕女形象,任率英篇章页人物形象取自《携婴图》中母亲形象……在内页作品图片页面上解说每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及绘画特色,还在特别重要的作品展示页辅以文字注解,重温经典、致敬大家!这三种阅读方式在书目页、篇章页及内文页中通过字体字号的不同设计加以区别。
这样就有了现在这本彩图四色、裸背胶装图书。“上拼盘”之后可以再加“点心”,如果计划顺利进行,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同步进行,纸书先发行,电子书推迟3~6月再面市。电子书会有二维码,二维码链接的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将会是一本“自我生长”的数字图书。
小人书是我难忘的“小美好”,它应该不只有收藏价值,还有艺术价值、史料价值、研究价值等,值得更多的关注。小人书里是有“大情怀”的,我们不仅仅是通过这一册册巴掌大的连环画怀旧少年时光,还有对历史的悉心回望。只因所有对历史的回顾都是为了今天,今天需要从历史汲取营养和理想的力量。
出版当随时代。冯宏声先生常谈:“出版人要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脚踏实地的执行力,找到知识服务与新出版的未来。”我乐见连环画从收藏纸质书升级为可读、可听、可视融媒体产品,成为“故事+”“知识+”知识服务新产品;也愿意与出版同仁一道共同努力,迎接未来!endprint